視頻標簽:美麗的小興安嶺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美麗的小興安嶺》第二課時_廣西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美麗的小興安嶺》第二課時教案
一、教學目標
1.繼續學習課文2~6自然段。了解小興安嶺四季的特點。體會它的美麗和富饒。 2.總結全文,體會作者對祖國壯麗河山的熱愛。
3.學習作者運用“總——分——總”結構的寫法,抓住景物特點進行習作遷移,指導小練筆。 二、教學重難點:體會美,習作遷移。 三、準備:課件。 四、課時:二課時 五、教學過程(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一)談話: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美麗的小興安嶺》,老師想考考大家,誰還記得文章的中心句是哪一句?(生:小興安嶺一年四季景色誘人,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也是一座巨大的寶庫。) 課文圍繞著中心句,分別寫了一年四季的景色,這節課,讓我們繼續走進小興安嶺,去領略那誘人的美景吧!
二、學習第1段,明確總起句的作用。
(一)談話:課文的第一段就直接寫了小興安嶺最典型的一種景物,你們知道是什么嗎?(樹木)打開課本讀一讀。(生讀課文)
(二)思考:從這段話里你知道了什么?(預設:數不清、幾百里、綠色的海洋。相機歸納為:樹多、景美)
小結:第一段就告訴我們小興安嶺的特點是:樹多、景美,后面再分別寫,這樣的段落,就叫總起段。
三、學習2-5段,學習分寫特點
(一)談話:那么,作者是怎樣在春夏秋冬分別寫樹多景美的呢?請大家默讀課文2-5自然段,用波浪線劃出描寫樹木的句子。看誰默讀的效率最高。 (二)反饋:誰找到了句子? (1人)
1. 春天,樹木抽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
2. 夏天,樹木長得蔥蔥蘢蘢,密密層層的枝葉把森林封得嚴嚴實實的,擋住了人們的視線,遮住了藍藍的天空。
3. 秋天,白樺樹和櫟樹的葉子變黃了,松柏顯得更蒼翠了。秋風吹來,落葉在林間飛舞。 4. 冬天,雪花在空中飛舞。樹上積滿了白雪。
(三)品讀:春夏秋冬都有關于樹的描寫,你最喜歡哪個季節的樹?說說你的理由? 預設:1、2、3、4(引導體會“抽出”“蔥蔥蘢蘢”“飛舞”“積滿”都是寫“樹多景美”)
總結:這樣的景色太美了,所以才說這里“一年四季景色誘人。”
(四)研讀:小興安嶺僅僅是樹美嗎?一年四季里還有哪些美景?請你再去默讀2-5自然段,看看你的眼睛能不能發現更多的美景。
(五)反饋:(3人)先讀一讀你覺得美的句子,再說一說為什么你覺得這里寫得美。
(預設:溪水、小鹿、榛子、松果、小松鼠„„相機小結:怪不得說這里是大花園/真是一座巨大的寶庫)
(六)小結:小興安嶺不但景色誘人,而且物產豐富,所以最后一段這樣寫(出示PPT)——讀 這是對課文的總結。
四、把握結構,學寫總分總的文章
(一)過渡:這篇課文開頭先總的講小興安嶺的樹多、景美;然后按時間的順序分別具體敘述小興安嶺四季景色;最后總寫小興安嶺的特點—景色美麗、物產豐富。這樣先總寫,再分述,最后又總結的結構,我們把它叫做:“總—分—總”的結構 (二)引導練習
1.接下來,我們也牛刀小試,你們都去過青秀山嗎?如果請你用一句話先總說青秀山的特點,你會嗎?(青秀山綠樹成蔭,各種各樣的樹木裝點其中。)
2.四人小組討論討論,你們打算從哪幾個方面分別寫青秀山綠樹成蔭,樹木繁多? 3.反饋:(預設:1、2、3) 4.交流:(2組)
5.給這篇文章一個總結:最好能模仿課文的比喻。 (三)小練筆
談話:學會了總分總的文章結構,無論寫什么地方的景色,都可以用這樣的文章結構來寫。請你選擇一個你最想介紹的景色優美的地方,用“總分總”的結構列出提綱,可以寫青秀山,也可以寫其他地方。
我能選擇下面的一項內容,用“總—分—總”的結構列一個提綱,再和同桌說一說我打算怎么寫。 1.青秀山是一個風景優美的地方。…… 2.南湖可真美啊!……
3.我們的校園( )啊!……
(四)展示:選擇一個總分總最突出的學生進行展示,點評。
五、總結:只要我們善于觀察、發現,家鄉每一處景物都有自己的特點,我們要抓住景物的特點來表達,把自己從本課中學習到的表達方法運用到這一篇的小練筆中。相信,同學們筆下的家鄉一定會很美麗。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