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美麗的小興安嶺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美麗的小興安嶺》第二課時_天津市 - 靜海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美麗的小興安嶺》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美麗的小興安嶺》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科書三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本組單元是圍繞“壯麗的祖國山河,培養學生愛祖國的思想感情”這一專題而編寫的。《美麗的小興安嶺》是一篇寫景課文。圍繞著“美麗”這個中心詞,作者按春、夏、秋、冬的順序,以“樹木”為主線,描寫了我國東北小興安嶺的美麗景色和豐富的物產,贊美了小興安嶺一年四季景色誘人,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也是一座巨大的寶庫。這篇文章文筆優美,語言生動,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小興安嶺的喜愛之情,抒發了作者對祖國壯麗河山的熱愛之情。
二、教學目標
根據本單元訓練重點和中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水平,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1.了解小興安嶺一年四季景色的美麗,物產豐富,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學習作者抓住景色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重點
感受小興安嶺四季美麗的景色,物產的豐富。體會用詞的準確、生動。 四、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抓住小興安嶺每個季節景色的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 五、學習目標
1.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
2.學習作者抓住景色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 六、學習者特征分析
三年級的語文教學正處于從低年級的識字教學向高年級的閱讀教學過渡的階段,在小學語文中處于承前啟后的作用。三年級主要任務是進行段的訓練,并在段的訓練中培養學生理解詞語、運用詞語的能力。但對剛上三年級不久的同學來說,如何根據課文特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準確地運用詞語、恰到好處地運用表達還處于學習和積累的階段,是他們的薄弱環節,而且他們的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也比較有限。還有待更多的閱讀實踐訓練,培養學生理解詞語,運用詞語的能力,激發學生的情感,讀出課文的韻味。
七、教學策略 教法: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要重視朗讀,讓學生充分得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在教學中我抓住教材文字優美、情景交融這一特點,采用情境教學法、語言描述法、質疑引探法、先扶后放、以讀代講的教學法,把不同形式的讀貫穿與教學的全過程,讓學生在讀中理解,
2
讀中感悟,使學生的情感得到升華,強化理解。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合理的引進適當的激勵和評價機制,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潛能。
學法:為了充分體現“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新理念,根據《語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不刻意追求知識的傳授,而重在學生感悟。這節課主要引導學生采用比較法、發現法與探究法的學習方式來學習,讓學生品詞析句,讀中感悟、自主閱讀,滲透“讀-畫-找-品-讀”的學法。通過學法指導讓學生真正懂得如何去觀察、思考、學習。增強語言積累,提高語言能力,發展創新思維。
八、教具準備 課件PPT
九、教學過程 教學 流程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
復
習 舊 知 , 情 境 導 入
1.復習字詞。
2.回憶課文內容,
說說作者是按什
么順序向我們介紹小興安嶺的?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3.課文中那句話也概括了小興安嶺的美麗和物產
豐富。
4、質疑。
1.談話:這節課繼續學習23課《美麗的小興安嶺》,板書課題。 2.教師根據學生回答隨機板書:春、夏、秋、冬
3.出示課文最后一段。
4.為什么說小興安嶺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也是一座巨大的寶庫?讓我們先一起走入小興安嶺美麗的春天。
1.齊讀課題。 2.開火車讀詞語 3.學生談印象。 4.指讀最后一段。
復習詞語,為了掃清讀文障礙,為下面的讀課文做好準備。
創設問題情境,明確學習目標,激發學生探究精神。
(二) 引 導 感 悟 , 欣 賞 美 讀
學習課文第二段
感悟春天的美麗。
(1)“春天,樹木抽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
(理解“抽出”一
詞,把“抽出”換成“長出”好不好,為什么?) (2)“山上的積雪融化了,雪水匯成小溪,淙淙地流著。溪里漲滿了春水。”(學生“匯成”、“淙淙”“漲滿”等詞語體會句
1.請同學們打開書91
頁,指名當小導游,介紹春天,其他同學邊聽邊畫出在小興安嶺春天這個美麗的大花園中,都有那些美麗的景物?
2.學生匯報,教師相機板書:樹木、積雪、小溪、小鹿。
3.隨著學生的匯報,多媒體隨機出示課件,理解重點詞句。 (1)理解“抽出”一詞,指導讀出自己的感受,體會用詞的準確、生動。 (2)師隨機播放淙淙的流水聲,指導學生
1.生讀課文。
2.學生用“——”畫出作者描寫了哪些景物?
3.學生自讀課文,畫出喜歡的句子,說自己喜歡的理由。
4.學生抓住“嫩綠”、“抽出”、“匯成”、“淙淙”“漲滿”、“散步”、“欣賞”。“俯下身子”、“側著腦
本課佳詞妙句隨處可見。重點訓練學生體會“用詞準確”的好處,用“學法指導”培養學生學習的能力和主動參與的意識。
學習這一部分內容,我主要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自主朗讀,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讓學生通過“讀、畫、找、品、讀”的方法學習課文,培養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 朗讀是積累語言,感悟情感的重要手段。多種形式
3
子)
(3)小鹿在溪邊散步,它們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側著腦袋欣賞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學生結合“欣賞”、“散步”等詞語談體會)
邊聽邊想象溪水流淌的畫面,讀出自己的體會。 (3)引導學生帶著自己的體會讀出小鹿可愛的樣子和高興的心情。
4.播放視頻。
5.出示圖文并茂春天段落。
6.教師小結:作者在描寫小興安嶺春季景色時,抓住了樹木、積雪、小溪、小鹿這幾種代表性的景物,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形象地寫出了春天景物的特點,讓我們如臨其境般地體會到春天真是個美麗的大花園。
袋”等詞語說出自己的體會。
5.學生帶著自己的體會多種形式朗讀:個人讀、賽讀、齊讀。
6.請學生欣賞小興安嶺的春天的美景。
7.配樂美讀感受春天景物特點以及它的美麗。
的朗讀訓練,讓學生感受小興安嶺的春天美。尤其是通過視頻欣賞春天的美景,配樂朗讀等多媒體課件輔助,激發了學生朗讀興趣,通過視覺、聽覺領悟到語言文字的優美。體會到春天各種景物的特點,以及那里的生機勃勃、春意盎然。
(三)
總 結 學 法 , 自 主 研 讀
運用學習春天的方法,自主學習小興安嶺的夏、秋、冬,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個季節。
1.師生共同總結學法:讀-畫-找-品-讀。 2.提出學習要求:運用學習春天的方法自主學習小興安嶺的夏、秋、冬,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個季節。
1.學生自由朗讀、圈畫喜歡的詞句。 2.結合詞語句子說自己的體會或喜歡的理由。
由扶到放,總結學法,學生運用“學習方法”去自學“夏、秋、冬”三個季節,培養自學能力,體現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收獲學習方法,學以致用。
(四) 合 作 交 流 , 成 果 展 示
匯報交流學習成果
1.交流夏天: (1)在夏天這個大花園中,你又看到哪些景象? (2)結合圖片,指導學生重點理解體會句子: A“夏天,樹木長得郁郁蔥蔥,密密層層的枝葉把森
根據學生匯報,隨機出示課件:夏、秋、冬三個季節的美麗景色。
1.出示課件:夏天圖畫和第三自然段課文。
(1)師隨機板書:樹木、霧、太陽、草地、野花。
(2)隨機出示句子。
1.學生抓住“蔥蔥蘢蘢”、“密密層層”、“嚴嚴實實”、“封、遮、擋”、“浸”、“像利劍一樣”、“各種各樣、紅的.....”等詞語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形象。感受到作者就
用以讀代講,采用開放式教學,通過出示圖文結合的教學課件,吸引學生注意力,直觀呈現教學內容,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發展學生思維能力,激發學生想象力,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突破教學重點。通過生生
4
林封得嚴嚴實實的,擋住了人們的視線,遮住了藍藍的天空。” B“早晨,霧從山谷升起來,整個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濃霧里。” C“太陽出來了,千萬縷像利劍一樣的金光,穿過樹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門前的草地上。”
D“草地上盛開著各種各樣的野花,紅的、白的、黃的、紫的,真像個美麗的大花壇。” 2.交流學習“秋天”:
(1)交流描寫那些景物?
(2)結合詞語、句子體會秋天的顏色美、動態美。 “秋天,白樺和櫟樹的葉子變黃了,松柏顯的更蒼翠了。秋風吹來,落葉在林間飛舞。” (3)欣賞圖片體會小興安嶺的物產豐富。
3.交流學習“冬天”:
(1)交流描寫那些景物? (2)結合句子“冬天,雪花在空中飛舞,樹上積滿了白雪。地上的雪厚厚的,又松又軟,常常沒過膝蓋。”抓住重點詞語體會冬天的特點。
(3)引導點撥,結合體會指導朗讀。 (4)朗讀評價。
(3)師生配樂朗讀夏天。
2.課件秋天畫面和第四段。
(1)指讀秋天。 (2)隨機板書:樹木、秋風、落葉、野果、藥材。
(3)隨機出示課件。 (4)出示圖片。 (5)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6)教師總結:小興安嶺的秋天真是碩果累累,遍地是名貴的藥材,蘊藏著無盡的寶藏,真不愧是一個巨大的寶庫。
3.師:秋天的山林向我們展示了獨特的美,在冰天雪地的冬天又有什么吸引你的? (1)課件出示冬天的畫面和第五段。 (2)根據匯報板書:樹木、雪花、西北風、動物。
(3)指導朗讀。 (4)小興安嶺的冬天冷得讓人無法出門,我們來看一下動物們是怎樣過冬的?(播放紫貂、黑熊、松鼠
是抓住“夏天樹木枝繁葉茂、遮天蔽日,早晨霧多霧濃,陽光強烈,鮮花盛開的特點、寫出了小興安嶺夏天的美麗。
2.學生帶著體會有感情地自由讀、齊讀、指讀、女生讀、師生配樂朗讀。
3.學生讀秋天段落。
4.學生抓住“變黃、蒼翠、飛舞”和“山葡萄......”等體會秋天的美麗和物產豐富。
5.學生抓住“飛舞、積滿、沒過膝蓋”體會小興安嶺冬天的美麗和冬天很冷、雪很大的特點。
互動、師生互動的
朗讀訓練,也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與內化。逐步培養學生閱讀、分析、思考的能力,體會文章語言美,積累語言。
通過學生對重點句段的朗讀品味,培養了對語言的感受能力。
朗讀評價,讓學生獲得學習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培養語感,讀中悟情,喜愛之情有感而發。
抓住詞語激發學生的想象,培養語感,激發喜愛之情。
插入視頻,播放小動物過冬方式,激發學生對小興安嶺冬天的喜愛之情。
5
過冬視頻)
(5)小結:小興安嶺的冬天雪花飛舞,銀裝素裹,可愛的小動物們以獨特的過冬方式增添了無窮的樂趣。小興安嶺的冬天多么令人向往!
(五) 總 結 歸 納 , 情 感 升 華
(六) 布
置 作 業 總結全文,齊讀最后一段。
1.背誦自己喜歡
的部分。
2.小練筆:我的家
鄉也很美!我要寫一寫家鄉的一處風景。
1.短短幾十分鐘,我們跟隨作者的描繪領略了小興安嶺的四季風光,感受到了小興安嶺風景的優美、物產的豐富,那里美麗的大花壇和巨大的寶庫。難怪作者由衷地發出贊嘆:課件出示最后一段。
2.總結全文:作者就是按照時間順序,通過細致地觀察,抓住了景物在不同季節的特點,運用了準確、生動的語言,描繪出小興安嶺一年四季柔韌的景色,既是美麗的大花壇,又是一座巨大的寶庫。今后在我們的寫作中也要學習這種寫法。
3.小興安嶺那么美麗那么富饒,我們的祖國真是山河壯麗,物產豐富。學完這課相信你一定深深愛上了這個地方,讓我們再一起美美地齊讀課題“美麗的小興安嶺”。
1.學生齊讀最后一段。
2.美讀課題。
自豪地朗讀最后一段,在朗讀過程中,進一步激發學生對小興安嶺的喜愛以及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總結全文,學習寫作方法,突出教學重難點,使學生學以致用。
作業設計體現對語言的積累以及對本課所學知識的拓展和延伸,培養學生語文實踐能力,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為終身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讓孩子們的學習由課內延伸到課外,從而激發了他們對家鄉的熱愛。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