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我們眼中的繽紛世界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統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習作《我們眼中的繽紛世界》河北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統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習作《我們眼中的繽紛世界》河北省優課
《我們眼中的繽紛世界》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眼看、耳聽、手摸、鼻聞等方法,觀察校園內的植物。 2.能把觀察到的內容寫清楚。 3.分享觀察所得,交流觀察方法。 4.感受觀察的樂趣,體會習作成功感。 教學重點:
通過眼看、耳聽、手摸、鼻聞等方法,觀察校園內的植物。 教學難點:
能把觀察到的內容寫清楚。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發散思維
(一)復習導入:同學們,還記得嗎?我們在二年級時,曾經學過《樹之歌》,一起回憶下吧!
【設計意圖】二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樹之歌》是一首介紹樹木特征的歸類識字兒歌,描寫了楊樹、榕樹、梧桐樹、楓樹、松樹、柏樹、木棉、樺樹、銀杏、水杉和桂花樹等11種樹木,表現了大自然樹木種類的豐富。課文每句話的觀察角度各不相同。第一句觀察樹木的形狀,描寫了楊樹的高大,榕樹的茁壯及梧桐樹葉像手掌的特征。第二句觀察樹葉的顏色,描寫了楓葉的火紅和松樹、柏樹的翠綠。在復習舊知的同時,與本課觀察、描寫的內容“樹”自然地連結在一起,學生也在齊讀中,飛快地進入了學習狀態。
(二)教師引導: 1.說說你所知道的樹。 2.樹有哪些部分?
3.樹可以給我們帶來什么?可以從不同季節,自己對樹的不同理解等方面說明。
4.樹上還可以看到哪些動物?
【設計意圖】關于“樹”的知識,對于“樹”的觀察有很多很多,但依三年級學生認知能力有限,生活經驗不足等特點,只從四個方面引導學生思考、表達——“樹”自身的特點、“樹”與大自然的關連、“樹”與我的關連,突出本課教學重點,培養發散
性思維。
(三)學生表達:
閉上眼,想象腦海中有一棵對,說說自己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教師可引導如:樹是大地上的棒棒糖。樹是喜鵲的家。樹是麻雀的旅店……)
【設計意圖】在學生充分思考、表達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用積累過的語言,用不同的語句描述自己對“樹”的認知、感受。每一句話,都是學生對“樹”的不同理解。并在分享中,完善、豐富自己對“樹”的認知。
二、校園觀察,自由寫作 (一)引導觀察
師生走到校園內的一棵樹下,請學生們表達: 1.說說看到了什么? 2.摸摸樹干,樹葉。
3.聞聞樹干、樹葉、周圍的空氣。 4.靜下心,閉上眼,聽聽有什么聲音。 5.可以嘗嘗樹葉的味道。
【設計意圖】本節課的觀察,側重依靠自己的“五感”,即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來觀察、想象。這五種感覺,是互相呼應的。
(二)自由寫作
學生可以圍在樹下,可以蹲在草地旁,可以坐在走廊里,有順序地把觀察、發現的內容寫清楚。
【設計意圖】學生在觀察的事物旁寫作,這不僅僅是新奇的體現,更是身心與大自然共處的愉快時間。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放松心態,運用語言描述自己的觀察、感受,自由寫作,是多么快樂!
三、組內交流,全班分享
1.請學生們在小組內,把自己認為寫得好的部分讀給同伴聽。 2.每組的發言人,向全班分享組內的優秀作品。
3.用一句話說說自己最近的觀察感受,并把這句話寫在貼紙上。
【設計意圖】交流與分享,傾聽與反饋,是學生自我評估、互相評估的過程,更是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的真誠對話。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