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我們眼中的,繽紛世界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統編語文三年級上冊第5單元我們眼中的繽紛世界-安徽省 - 安慶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統編語文三年級上冊第5單元我們眼中的繽紛世界-安徽省 - 安慶
觀察與表達
——統編本三上五單元習作“我眼中的繽紛世界”教學設計
教學解讀與目標分析:
本課是統編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習作。本單元是以觀察為
主題的習作單元,由兩篇精讀課文、交流平臺與初試身手版塊及習作版塊組成。學生在課文《搭船的鳥》、《金色的草地》的學習中已經發現并掌握了一些細致觀察與準確表達的方法。本節課將在前面課文學習的基礎上系統地梳理、提煉觀察方法與表達方法,并嘗試遷移運用。基于這樣的思考,本節課教學目標確定為:
1.通過對精讀課文的梳理、提煉,知道只要細心觀察和連續觀察就會有新的發現。
2.通過實物觀察和視頻介入的方式,掌握多感官、多角度的觀察方法和抓特點、抓動作的表達方法,并及時遷移運用。
教具準備:課件,香蕉,觀察單。 教學過程:
課前觀察:學生在課前觀察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并將所觀察的實物、圖片或記錄帶到學校。
一、 展示名言,導入新課
出示法國雕塑家羅丹的名言:“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讓學生明白生活中的美無處不在,這些美需要我們去觀察去發現。
二、 回顧課文,交流發現。
本組課文中的兩位小作者都有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留心觀察的小作者發現了什么?(發現了一只搭船的翠鳥和草地的變化)
1.搭船的翠鳥美在哪?(美在色彩艷麗、動作敏捷)請學生背誦相應的片段。作者是如何發現的呢?(細致觀察)
小結:通過細致觀察能獲得對事物新的認識。
2.作者還發現了草地的變化。草地有什么變化?是什么原因使草地發生變化的呢?作者為何有此發現?
小結:連續的觀察讓小作者發現了草地的變化。 三、聯系生活,交流發現。
同學們,在平時生活中,你們通過觀察又有什么有趣的發現呢? 學生拿出課前觀察的實物、圖片或觀察記錄,分享自己觀察中的發現。適時鼓勵學生向文中的小作者學習,在觀察中發現問題時可以詢問別人或查閱資料。
設計意圖:由本羅丹的名言導入新課,讓學生明白生活中的美無處不在,需要我們去觀察、去發現。緊接著回顧課文,知道細致觀察、連續觀察能有新的發現。再由課文走向生活,交流生活中觀察的發現。 四、觀察表達,總結方法
(一)觀察香蕉,學習方法。 1.多角度觀察:
觀察香蕉,請學生描述。(顏色、形狀、味道)
總根據學生描述,總結 :我們觀察物體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不
同方面進行觀察——多角度觀察。
2.多感官觀察:
顏色和形狀我們可以通過眼睛看到的,除了用眼睛進行觀察,我們還可以怎么觀察呢?(嘴嘗、手摸、心想)
總結觀察方法:我們可以運用多種感官對事物進行觀察——多感官觀察。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學生熟悉的水果學習觀察方法(多角度觀察、多感官觀察),貼近學生生活,能激起學生參與意識和表達欲望。
3.范文引路,連貫表達。
課件出示教材中描寫芒果的片段:表姐送我一個芒果。它的皮是黃色的,摸上去很光滑。放到鼻子邊聞,有一股淡淡的香味;剝開皮嘗一下,是一股很特殊的香甜的味道……
學生讀一讀,說說這個同學是怎樣對芒果進行觀察的。(運用了多種感官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的。)
引導學生仿照芒果片段對香蕉進行完整的描述,先和同位說說再交流匯報。
設計意圖:在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運用多種感官對香蕉進行觀察后出示范例,指導學生連句成段,按一定的順序對香蕉進行完整的口頭描述,為后面的書面表達(寫片段)做準備。
(二)你說我猜,抓住特點。
介紹游戲規則:一位同學來到臺前,背對展臺。課件依次出示圖片,臺下學生觀察圖片并抓住事物特點進行描述,臺上同學根據描述進行猜測。
1. 猜水果——西瓜
課件出示西瓜圖片,生觀察后根據提示描述。“這是一種水果,它__(形狀)。外面是__(顏色),切開后,里面是__(顏色)。嘗一口,__(味道)。”給學生提供語言支架,降低難度。
(這是一種水果,它大大的、圓圓的。外面是綠色的,有花紋,切開后,里面是紅色的。嘗一口,甜甜的。)
(西瓜)
詢問學生為什么猜測是西瓜,指出外面綠、里面紅,吃起來甜就是西瓜的特點,抓住事物特點進行描述,猜起來就容易多了。
2. 猜植物——荷花
課件出示荷花圖片及提示:“請描述這種花的生長環境、顏色以及它的葉子的顏色、形狀。”這次只給學生指出描述的方向,較第一幅圖稍稍提高難度。
(這種花生長在水中,它的花大大的,有的是粉色,有的是白色的。它的葉子圓圓的綠綠的。)
(荷花)
指出這位學生抓住了荷花的特點——生長在水中,葉子又大又綠,花是粉色和白色。
3. 猜動物——小狗
你們敢接受我的挑戰嗎?我來描述一種動物,看你們能不能猜出來。你們可以在我描述的過程中大膽說出你的猜測。
“它非常可愛。它的身子灰灰的,我喜歡叫他小灰,小小的腦袋上嵌著黑珍珠一樣的眼睛,兩只三角形的耳朵向上豎著,(兔子)四只短腳粗粗的,一根細細的尾巴總喜歡搖來搖去(貓)。每天我下班回家,它都會搖著尾巴跑來接我。但是如果遇到陌生人,它就會汪汪地叫個不停。(小狗!)”
你們怎么那么肯定是小狗呢?(因為只有小狗會汪汪叫。)是的,汪汪叫就是小狗的特點。只有抓住事物的特點,才能把事物描述得清楚明白。板書:抓特點。
設計意圖:用學生喜歡玩的猜測游戲對所學的兩種觀察方法進行檢測,形式由看圖描述猜測到聽老師講述猜測,內容由水果到植物再到動物,游戲難度逐漸提升。并在游戲過程中自然學習到了抓住特點對事物進行描述的表達方法。
(三)視頻介入,抓住動作。 觀看小狗藏食物的視頻
1. 一看視頻,搞清楚小狗干了件什么事。
這就是老師家的小狗——小灰。有一天我發現它干了一件特別有趣的事,想知道嗎?請看視頻。(生觀看視頻,回答:小灰埋骨頭。)
2. 再看視頻,注意觀察小狗的動作。
小灰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聰明、可愛)你從哪里可以看出它聰明?請再次觀察小狗藏食物的過程,注意觀察小狗的動作。把你觀察到的動作說一說。(觀看視頻,引導學生觀察小狗的動作,說說小灰有哪些動作。)
課件出示小狗的四幅動作截圖:銜著骨頭、雙腳挖洞、放下骨頭、用嘴拱土。
3.課件出示動詞,學生用上這些動詞把小灰藏食物的過程說一說。
同學們,你能用這些動詞把小灰藏食物的過程說一說嗎?先和同位說說,你可以用:“我家有只可愛的小狗叫小灰,有一天……”或“我家的小狗小灰特別聰明,有一天……”開頭。
(我家有只可愛的小狗叫小灰,有一天它嘴里銜著一塊骨頭,找到一塊菜地,用兩只前腳很快地挖了一個坑。它把骨頭放進坑里,再用嘴拱土埋好骨頭,然后小灰高興地搖著尾巴離開了。)
設計意圖:從猜小狗自然過度到觀察小狗藏食物的場景,引導學生抓住動作進行有序觀察與正確表達,由靜到動,由易到難,激發了學生的表達欲望。
五、遷移運用,指導寫作。
1.小狗埋骨頭真有趣,你平常觀察到了哪些有趣的事物或現象呢?
(我觀察了牽牛花,它早上開得很漂亮,但是中午就蔫了。我家小狗會捉老鼠。我觀察了我最愛吃的水果……)
2.同學們,你們不僅有一雙善于觀察的眼睛還有一張靈巧的嘴巴,想不想把有趣的事寫下來?
3.學生用剛才所學的觀察方法和表達方法寫片段,師巡視,適時指導。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