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第五屆全國小學語文教學應用大賽一等獎視頻《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第五屆SMART杯交互式電子白板教學應用大獎賽
教學設計表
學校 | |||
課名 |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 教師 | |
學科(版本) | 人教版小學語文 | 章節 | 第六組 |
學時 | 第二學時 | 年級 | 四年級 |
教學目標 |
(一) 認知與能力: 1.認識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理解詩的內容,想象詩所描繪情景,體會朋友之間的深情。 (二) 過程與方法: 4.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做到讀有層次,讀有要求,讀有指導,讀有評價。以讀悟情,以讀入境。使學生不禁進入詩中意境,為情所動,隨情而讀!教學中讀寫結合,引導學生深入文本,超越文本,發揮想象,用自己的語言、動作、神情等,去再現這感人的“話別場面”。學生通過想象當時分別的情景,走進了詩句,走入了詩人的內心,品味到了詩人豐富的情感世界,感受到了兩位詩人濃厚的友情。 (三) 情感態度價值觀: 5、感悟詩歌的內容,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朋友之間的深厚情誼。 |
||
教學重點難點 以及措施 |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詩意,想像詩中描寫的情景,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感悟詩歌的內容,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朋友之間的深厚情誼,感受詩歌美的意境。 突破重難點的措施: 教學時,可用情境教學法突破重點——利用白板媒體播放創設情境,讓學生真切感受李白與孟浩然的深厚友誼,并通過抓重點詩句,讀思結合,突破課文重點,理解詩意、想像詩中描寫的情景;運用白板直觀、靈活、強大的表現力幫助學生理解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朋友之間的深厚情誼,感受詩歌美的意境。 |
||
學習者分析 | 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認知能力,他們正處于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度的時期,學生學習時不能一味地使用直觀,但在突破教學重難點時,也不能一味抽象,使學生喪失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因此,突破重難點時,可憑借白板的交互性、直觀性及強大功能為高效率地完成課文提供可能性。對于學生來說,初用白板,它的交互性也為學習增添了不少的樂趣,有了興趣學生會學得更加順暢。 |
教學環節 | 教學內容 | 活動設計 | 活動目標 | 媒體使用及分析(交互式電子白板使用功能) |
一、導入 |
1、歌曲導入送別詩 2、古詩導入新課 |
1、出示歌曲《送別》引出送別詩。 2、出示古詩《贈汪倫》引出李白。 |
1—2環節通過情景的創設進入教學氛圍。 |
1、運用白板的播放功能,出示歌曲《送別》將學生帶入情境。![]() 2、運用白板的拖動功能出示古詩《贈汪倫》,引出詩人李白。 ![]() |
二、釋詩題、明背景 |
1、齊讀課題。你從題目讀懂了什么?你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2、指導朗讀。 3. 簡介背景資料 |
1、出示古詩題目及作者 2、朗讀古詩題目。 3、李白年輕的時候風流瀟灑,挎一把寶劍、帶一個酒壺云游天下,路過湖北湘陽的時候,認識了當時名滿京城的大詩人孟浩然。他們一見如故,整天在一起飲酒作詩,成了無話不說的好朋友。有一年春天,孟浩然要到揚州做事,這對于多愁善感的詩人和朝夕相對的好朋友來說,真是難舍難分呀!為此李白寫了這首送別詩,這首詩引起了轟動,在文學史上堪稱千古一別啊。為什么這么著名呢?這里有四名,名人李白在名樓黃鶴樓,送名人孟浩然,到名地廣陵。論年齡,李白比孟浩然大十二歲,然而一樣的興趣愛好,一樣的才華橫溢,使他們互相仰慕,相見恨晚,即使是短暫的離別,也那么依依不舍。 |
1、通過質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揭示借助注釋學習古詩的方法。 2、通過朗讀體會古詩題目的意思。 3、通過背景資料的介紹讓學生理解李白與孟浩然的情誼,并認識李白、孟浩然、黃鶴樓、廣陵。 |
1、讓學生在質疑交流時理解古詩題目及學習方法。 2、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古詩題目的意思。 3、運用白板的圖片放大功能認識李白、孟浩然、黃鶴樓、廣陵,借助拖動功能,介紹李白、孟浩然、黃鶴樓、廣陵。 ![]() |
三、感悟古詩、檢查生字 |
1、出示古詩 2、出示生字 3、齊讀古詩 |
1、聽準字音 2 、正確讀出下列生字:孟、浩、陵、辭、唯、鶴 |
1、通過聽古詩朗讀,初步感悟古詩的意境。 2、檢查學習效果 |
1、運用淡入和播放音頻功能,讓學生整體感知古詩。![]() 2、學生利用白板的翻板功能,使學生認讀生字、讀準字音。 ![]() |
四、初讀古詩 |
1.指名讀 2.齊讀。 |
1—2環節朗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 | 1—2環節通過讀古詩,一來讀準字音,二來激發學生想象力,想象詩所描繪情景。 |
1、運用白板的淡入功能出示古詩。![]() |
五、再讀古詩、感悟詩境 |
1.師范讀 2.學著老師的樣子讀給你的同桌聽?凑l能讀出節奏美。 3.誰愿意展示給大家聽? 4.齊讀。 |
1、學會認真傾聽 2、標出停頓線 ,練習朗讀。 3、展示朗讀 4、匯報朗讀 |
1---4環節的多種形式朗讀,使學生走進古詩、感悟詩境。 |
1—4環節重在指導、訓練朗讀。![]() |
六、感悟詩境,品讀古詩。 |
(一)品讀一、二句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二)品讀第三句 孤帆遠影碧空盡 (三)品讀第四句 唯見長江天際流 |
1.浩浩蕩蕩的長江水自西向東流,順流而下就能到達廣陵。哪個同學能幫我找出黃鶴樓和揚州的位置?為什么貼在這兒呢?能結合詩句說一說嗎?指名說。 2、從這句中你們又知道了什么? 3、故人是什么意思?老朋友指誰?再讀讀這兩句詩。 4.煙花三月,那是春意盎然的時節。想去看看嗎?邊看邊想有哪些優美的詞語可以描繪這美麗的景色。你們的眼前是一個怎樣的煙花三月?哪個同學能用詩句來形容這美妙的春天?指名說,教師相機導讀。 1.孟浩然的船走了?衫畎走在黃鶴樓上久久的望啊望啊,他在看什么?詩人稱這只孤孤單單的船為? 2、可那是唐朝盛世啊!長江是主要的交通渠道。江上應該有許許多多來往的船,為什么李白只看見孟浩然的孤帆呢? 3、李白眼中只有——孟浩然,是因為李白的心里只有——孟浩然。看到的自然就只有孟浩然的——孤帆。盡千帆皆不見,一心只送孟浩然。這是多么深厚的友誼!誰來再讀讀,指名讀、個別讀、范讀、齊讀,相機指導朗讀。 1.孟浩然的孤帆漸漸遠去,漸漸消失了。李白還在看什么?師哪個詩句告訴我們?唯見是什么意思?只能看見江水了了為什么李白還不離開。窟@又是怎樣的情。 2、創設情境、指導朗讀。最后兩句寫出了送別的場景。怎樣才能讀出難分難舍的感情?老師導讀,學生分組讀、分男女生讀、賽讀、指名讀。 3.此時李白的心中在想些什么呢?讓我們一起再來感受那分別得畫面。帆盡了可情未盡。〈藭r,李白一定有千言萬語想對孟浩然說,拿起你手中的筆用幾句話寫出李白的心情。 4、學生交流李白此時的心情。 5、理解詩意。這深深地情,這濃濃的意化作了這首千古名詩。你能根據你的學習理解出詩意嗎? 6、感情朗讀。師范讀、生齊讀、師生配合讀。 |
1.通過此活動,讓學生弄清送別地點。 2、通過活動,讓學生弄清送別的時間和去向。 3、理解故人在此詩中的解釋。 4、通過本環節,讓學生積累有關春天的好詞佳句。 1、理解什么是“孤帆”? 2、理解李白所有的注意力和感情都在孟浩然身上。 3、體會李白與孟浩然的深厚友誼。 1、學習第四句古詩,體會李白和孟浩然依依惜別、難分難舍的情景,并體會借景抒情的寫作方法。 2、通過情境的創設,使學生體會李白與孟浩然難分難舍的送別場景。 3、體會李白“帆已盡、情未盡”的情懷。 4、體會李白不舍的心情。 5、幫助學生梳理、理解詩意,并引導學生說出總結詩意可以借助注釋。 |
1、通過白板的拖動功能、書寫功能,使學生弄清送別的地點及作者的位置。![]() 2、通過交流讓學生弄清送別的時間和去向。 3、通過單選功能,使學生讀準字音、區別字意。 ![]() 4、運用白板的圖片生成和文本生成功能,直觀的讓學生積累有關春天的優美詞語。 ![]() 1、體會李白對孟浩然的不舍。 2、運用白板的拖動功能,引出孤帆。 ![]() 3、運用白板的遮蓋功能體現孤帆。 ![]() 1、運用白板體會李白和孟浩然依依惜別、難分難舍的情景。 ![]() 2、通過情境的創設,體會李白與孟浩然難分難舍的送別場景。 3、運用白板的動畫演示功能,再現送別場景,使學生更好的體會兩位詩人的深厚情誼。 ![]() 4、運用白板的淡入功能,讓學生體會李白此時的心情。 ![]() 5、運用白板句子排序功能,幫助學生梳理、理解詩意。 ![]() |
七、拓展 |
1、出示《將下行》 《江下行》 李白 去年下揚州,江送黃鶴樓。 眼望帆去遠,心逐江水流。 |
1、黃鶴樓的這一別別出了李白與孟浩然的深情,別出了孟浩然與李白的厚誼。時隔一年李白仍久久不能忘懷,又為這次送別寫下了一首五言詩。 | 1、感受李白與孟浩然的深厚友情。 |
1、運用白板的淡入功能,體會李白與孟浩然的深厚友情。![]() |
八、課堂鞏固。 |
1、書寫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展示學生作品。 |
1、此時就讓我們在送別的歌聲中,用手中的筆一起書寫古詩,感受李白與孟浩然的真情,體會友誼給我們帶來的溫暖與感動。學生書寫、老師相機指導。 2、我發現你們寫得特別認真,真的是用心在寫,老師拍了幾位學生的作品進行展示,希望同學們相互學習,寫好鋼筆字。 |
1-2環節讀寫結合,鞏固古詩。 |
1、運用白板的拖動、書寫功能,在《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的歌聲中,讀寫結合、鞏固古詩。![]() 2、將白板和手機進行交互使用,解決實物展示的功能。 ![]() ![]() ![]() |
九、作業超市。 |
1、出示作業 |
1、讀一讀:閱讀李白和孟浩然寫的其他詩。 2、畫一畫:畫出自己想象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的畫面。 3、寫一寫:把詩歌編成一個小故事。 |
1、自選作業,激發學習興趣。 |
1、運用白板的淡入功能,出示作業。![]()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