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大象的耳朵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19.《大象的耳朵》湖南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大象的耳朵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
1.會認7個生字,重點指導寫好半包圍結構的字“痛、遇”,掌握2個多音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問句。 3.能說出大象的想法是怎樣改變的。 過程和方法:
抓重點句理解課文內容,想象小鹿、小馬和小老鼠會對大象說什么,怎么說?在情境中遷移運用問句。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掌握半包圍結構的書寫規律,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教學難、重點
1、會認7個生字,會寫“痛、遇、兔”3個生字,掌握2個多音字。 2、讀通課文,指導讀好問句。 教學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看圖猜字。
大家猜一猜,這是什么字呢?(象)你是從哪里猜出來它是象字的?(長鼻子),大象有一個長長的鼻子,這是它的特點,其實,大象不僅僅是鼻子與眾不同,它的耳朵也很有意思。關于大象的耳朵,還有一個很有趣的故事,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童話故事《大象的耳朵》。
1、板書課題。跟老師一起寫課題,先寫象的角,再寫象頭,口字要寫得扁平,接著寫象鼻子,這一撇要從頭上撇出來,該寫身子了,最后尾巴甩一甩,捺要寫舒展。
2、齊讀課題。(兩個輕聲:的、朵,發音要短而輕,再讀) 過渡:大象的耳朵是什么樣子的? 二、檢查預學、初步感知 (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課前,老師布置了預學,要求: ① 讀一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② 找一找:課文哪句話向我們介紹了,大象耳朵的樣子呢? 1、(出示):跳舞、頭痛、心煩(學生認讀生字)
(1):認識“舞”。數數“舞”的上半部分,共有幾豎?(四豎)我們可以用什么辦法記住這四豎?學習就是要肯動腦筋,解決難題! (2):認識“煩”“痛”。你是怎么記住這兩個字的呢?
痛:帶上這個“疒”字旁的字,一般都是生病了。你能說出帶“疒”的字嗎?(出示:病、疾、疼、癢、)
煩:頁在古時候表示頭的意思,頭著火了,發熱了,表示非常的難受。(出示:頁的甲骨文)
哎呀,調皮的生字寶寶藏進句子中了,你們會讀這個句子嗎?(學生讀句子),嗯,字音是讀準了,可是讀得很吃力,不太通順。它是全文最長的一個句子。竟然是長句子,就應該注意停頓,這樣才能把句子讀得更連貫。(出示:節奏線),
出示:可是,大象的耳朵眼兒里,經常有小蟲子飛進去,還在里面跳舞,吵得他又頭痛,又心煩。
老師再請一個同學們讀讀這個句子。(學生讀文)聽起來順暢多了!大家再試試。(學生齊讀)抑揚頓挫,好聽極了! 3、了解大象耳朵的樣子。
那么,課文哪句話向我們介紹了,大象耳朵的樣子呢? 出示:大象有一對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著。
(1)、認讀多音字“似”。誰來讀一讀這句話。(學生讀)讀得真好,你把這個多音字讀得真準。(出示:似)似特別有趣,平時它都讀平舌音sì,比如我們在第一課就學到了“二月春風似剪刀”。但是他和“的”交朋友時,就讀翹舌音shì。(齊讀)這里是說大象的耳朵像什么似的?(扇子)
這就是大象的耳朵,它和扇子哪里像?(大小、形狀)這就是比喻句的妙處,你還能說出(出示:像......似的)的句子嗎?(學生說比喻句)瞧,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句子就更生動了。
誰能再把這句話讀一讀,把大象的“大”讀出來?(越讀越大了)我們一起來讀讀。
似 shì( ) 扇 shān( )
sì( ) shàn( )
(2)、認識“耷”。
孩子們請看“耷”字,(板書:耷)你是怎么記住它的?(大耳朵)不錯,這就是它的本意,大耳朵!現在我們指大耳朵怎么樣?(大耳朵向下垂著)耳朵向下垂就是耷拉著的意思(板書:拉著),兩個輕聲“拉、著”,注意讀得輕快。把這個詞送進句子,我們再讀一次。
(3)、認識“豎”。
和耷拉著意思相反的詞就是——豎著(板書:豎著)你們怎么理解這個“豎”字?(筆直的站立著)根據字形理解意思,這個方法很巧妙。 4、了解大象耳朵的作用。
老師在課文中還發現了一個“扇”字,這個句子有點長,誰來?(學生讀文) 出示:有蟲子來的話,大象只要把他的大耳朵一扇,就能把他們趕跑。 你發現,這句話中的“扇”和上面一句的扇有什么變化?(讀音不一樣,是多音字)
當它表示扇子的時候,讀四聲;當它表示動作的時候,讀第一聲。
接下來,就這兩句話我來提問,你們用原文回答,敢接受老師的挑戰嗎?請豎起你們的小耳朵,做好準備,請問,大象的耳朵長什么樣?一起讀! 大象的大耳朵,有什么作用?(讀)原來大象這耷拉著的大耳朵,還能趕蟲子呢!是有作用的!
大象耷拉著他的大耳朵,走啊走啊,它都遇到了誰呢? 指導難寫的字:半包圍結構的字(遇)
老師寫遇字。你們告訴我應該注意什么?(一看結構,他是半包圍結構,二看關鍵筆畫,禺字的橫折鉤,要橫在橫中線上。三看起筆一豎,豎在左上格。)
外面的走之兒底,起筆要低,捺要舒展,把整個字要托起來。
課文中的生字表中,還有兩個半包圍的字,你們找到了嗎?(痛、扇)老師把他們分為了兩類,有什么不同?(“痛、扇”是先寫外面,“遇”先寫里面)你觀察到他們的筆順不同,你看看包圍的方向,你能概括出寫字的方法嗎?上面包圍下面,我們要先外面再里面,下面包圍上面,要先里面再外面。
拿出書自己寫一寫遇字,寫兩個。注意你的寫字姿勢(出示寫字姿勢),一拳一尺一寸,要記牢。它會保護你的眼睛、脊背。 三、合作探究、品讀感悟 1、小組探究學習。
組內自學:快速讀課文的1到8自然段。邊讀邊想:大象遇到了誰?小動物們都說了什么?用橫線劃出其他小動物說的話,用波浪線劃出大象的話。
小組互學:分角色演一演小動物們說的話。 2、學生匯報交流。 匯報交流一:了解動物。 老師引導:大象遇到的是誰?
(學生匯報),原來大象在這個故事中一共遇到了5個動物,他們是(板書:小兔、小羊、小鹿、小馬、小老鼠)
運用“還有”,把這個五個動物連起來說一說。(大象遇到了 。) 匯報交流二:讀好問句。
老師引導:小兔、小羊他們都對大象說了什么呢?
出示:小兔子說:“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來了?”
小羊也說:“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著的呢?”
大象最先遇到的是誰?(小兔子)瞧,古時候的“兔”字和我么現在的兔字很像,上面是“兔”頭,中間是“兔身”,下面是“兔”的腳。那一點是兔子的“尾巴”,千萬不要忘記了,兔字有一點。
讀讀他們說的話,你有什么發現?(問了同樣的問題)
從哪個標點知道他們在問?(問號)句子的最后用上了問號,表示這兩個句子都是問句。你們看看,這兩句話中,哪些字,哪些詞,表示他們特別奇怪,在問大象呢?(咦,呢)你怎么記住咦字?(出示:生字卡)他是語氣詞,表示很
奇怪,請你讀讀這個字。(學生讀:咦)你看,還帶上了動作呢!有模有樣了!
還有哪個詞表示問呢?(怎么)關注了這幾個詞,就能把這個動物問大象的話讀好。首先我們先讀讀小兔子的話!他是怎么問的(學生讀)
眼睛瞪得大大的,不僅讀準了,而且有表情呢!現在把你自己當成小兔子,前面四個字不說,直接看到大象就開始問,甚至可以把我當成大象,用你的手來指一指,說一說。誰敢來問。(學生問)他用手指著我的大耳朵,因為它發現我的耳朵不一樣。誰還有不同的動作。(學生讀)雙手攤開,就表示自己內心的一種困惑。
下面是小羊,這次我提高要求,誰也不知道你是小羊,你得用自己的動作,或者加上叫聲,讓我明白,你就是那個疑惑、好奇地小羊。誰敢來試試。(學生模擬動物的叫聲問。)你們知道他是誰嗎?模擬動物的動作,叫聲,你就把課文讀得更好了。
遷移運用。
接下來三個動物出現了,也許你是小鹿,也許你是小馬,也許你是那只可愛的老鼠,我完全不知道你變成了誰,你能不能用你的動作,你的聲音,用自己的話,也來問問我。看誰能一邊演,一邊編。
學生演。 課中操。
小兔、小羊碰碰跳,小馬、小鹿快快跑,小老鼠吱吱叫,我們的耳朵豎起來。大象,大象真奇怪,它的耳朵耷下來。
休息了一會,繼續回到座位上來。面對小動物們的問題,大象是怎么想,怎么說的?
匯報交流三:大象是怎么想,怎么說的? 大象是怎么說的?(學生匯報) 出示:
大象說:“我生來就是這樣啊!”
大象也不安起來,他自言自語地說:“他們都這么說,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讓我的耳朵豎起來。”
從這句話中,你知道這是一頭怎樣的大象?現在你就是大象,請你自信地說!
(學生讀。)聲音響亮,非常自信!我們一起來說——(大象的話)奇怪的是后來大象發生了改變,他覺得自己耳朵有病了,他為什么覺得自己的耳朵有病了? (學生說:其他動物的耳朵都是豎起來的)擔心、懷疑,這就是不安,大家的耳朵都是豎著的,只有大象的耳朵是耷拉著的,現在,你還有那么自信嗎?誰來?出示:大象也不安起來,他自言自語地說:“他們都這么說,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讓我的耳朵豎起來。”(學生讀)自言自語就是(自己對自己說話)哎呀,大象自卑得只能小聲對自己說話啦,請你再自言自語地說。(學生讀。)像這樣的詞還有哪些?(自作自受、自吹自擂) 2、分角色朗讀2-8段。
老師讀旁白,女生做小兔子,男孩子做小羊,一位同學讀大象。注意讀好問句。
四、總結全課、拓展閱讀
大象怎么讓自己的耳朵豎起來呢?我們下節課再學習。
冰波:他是我國一級作家,寫了180多本童話書,2000多篇童話故事。《大象的耳朵》收錄了他33片童話故事,二年級上冊時讀過《企鵝寄冰》的故事。 五、板書
19、大象的耳朵
耷拉著 豎著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