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寓言二則,揠苗助長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yōu)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語文第12課《寓言二則》揠苗助長-重慶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lián)本站系客服
部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語文第12課《寓言二則》揠苗助長- 重慶市潼南區(qū)朝陽小學校
義務教育教科書統(tǒng)編教材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12課
揠苗助長
一、教材分析
統(tǒng)編教材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五單元以“故事’為人文主題,引導孩子動腦筋,想辦法,選編了《寓言二則》《畫楊桃》《小馬過河》三篇生動而有趣的故事。《揠苗助長》這則寓言主要講古時候有個人,看見禾苗一點兒不長高,十分焦急,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結果,禾苗都枯死了。借用這個故事,旨在讓讀者閱讀后,由此明白:急于求成反而壞事,欲速不達等道理。《揠苗助長》需要落實的語文要素是體會用上“焦急”等詞語,句子會有什么不同,引導孩子說說“揠苗助長”的意思,為中段學習寓言,感悟寓意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學情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喜歡讀有趣的故事,他們對學習這篇課文,有較強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本則寓言要求學生會認“焦、筋、疲、喘、截”會寫“筋、疲”二個字。本課會認的生字多由熟悉的部件構成,有的能據(jù)形識義,有的在生活中常見。學生在隨文識字中,能結合上下文的意思,或猜字,或讀詞,或連句來學習字詞。
在學習過程中,還需要老師指導關鍵字詞的辨析,解決課后第二題,說說有了“焦急”和沒有“焦急”的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需要進一步引導孩子關注“疲”的間架結構,將這個半包圍結構的字與第一單元《語文園地》“書寫指導”中半包圍結構的字進行比對,發(fā)現(xiàn)其異同,規(guī)范地書寫。
二年級學生要讀懂這篇課文,說說揠苗助長的意思是有難度的,所以要借助故事的本身,來了解揠苗助長的意思,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在爸爸和兒子的對話中初步感受寓意。
三、教學目標
1.認識“焦、筋、疲、喘、截”5個生字,會寫“筋、疲”2個生字, 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在讀詞、讀句讀文中理解“筋疲力盡”“一大截”等詞語,體會“焦急”
2
在句子中的作用。
3.在故事情境里,用自己的話說出“揠苗助長”的意思,了解寓意。 【教學重難點】
掌握字詞,說說解揠苗助長的意思,了解寓意。 四、教學準備:PPT課件 五、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孩子們,喜歡讀寓言故事嗎?每個寓言故事都很有趣,今天,讓我們來學習一則新的寓言故事,齊讀課題。
因為這是一個故事,所以請你用講故事的語氣讀,做到不拖拉。(抽生讀)。
【設計理念:激活學生對寓言的認知儲備,引領孩子讀好課題,確定讀寓
言這一文體的基調。】
環(huán)節(jié)二: 初讀故事,識詞讀句
(一)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1.教師示范講故事
孩子們,故事開頭這樣寫道:古時候,有個人巴望自己的禾苗長得快些,他怎么做的?想知道答案嗎?讓我們走進故事里。
2.學生自讀課文,認識生字。 出示PPT
(二)多種方法識字,讀好長句子。 1.小組合作學習生字新詞
生詞:焦急 枯死 一大截 精疲力盡
(1)出示PPT
合作要求
①在小組內認識生字新詞,讀準字音,教一教不會讀的小朋友。
②小組展示時可以每個成員讀一個詞,也可以全組齊讀詞語。
閱讀提示 自由朗讀課文,圈出生字詞,讀準字音, 讀通句子。
3
2.小組展示學習情況
(1)教師相機引領小組之間、學生之間思維碰撞,認讀生字詞。 (2)辨析讀好詞語。引導:二字詞語“焦急、枯死”讀準確,“一大截”三字詞語讀連貫,“精疲力盡”四字詞語讀得字正腔圓,讀準前鼻音。 3.去掉拼音帽子,開火車讀一讀。
4.讀好長句子。 PPT出示:
師:把詞語寶寶送回句子,你還認識嗎?這兩個句子字詞比較集中,先看第一句,你來試試。其他的孩子仔細聽,聽聽生詞的字音讀準了沒?
師:焦急這個生詞讀準了嗎?
師:像這樣的長句子咱們不但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還要注意停頓,讀出節(jié)奏。聽老師讀,你再讀一讀,(表揚進步)。誰還想讀?
師:第二個句子更長了,誰想試試?
師:哦,你兩個生字詞都讀準了耶,學著他的樣子,我們一起讀一讀,每個詞2遍(喘氣,一大截)。
師:運用剛才讀長句子的方法,再讀一讀。
【設計理念:開課確定寓言這一類文體怎么讀的基調,教師示范講故事給了孩子閱讀寓言一把鑰匙,努力把課堂懷給孩子,讓孩子自己先去讀文學詞,再同伴互助,小組學詞,以學生為主體,在小組展示中引領孩子讀準字音;抓住字詞集中的長句子,引領孩子讀好,為朗讀課文打基礎。】
環(huán)節(jié)三:細讀故事,學詞寫字 (一)學習一自然段
1.理解“巴望”,感受“焦急”。
學詞讀句
1.他在田邊焦急地轉來轉去,自言自語地說:“我得想辦法幫它們長。” 2.他回到家里,一邊喘氣一邊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力氣總算沒有白費,禾苗都長高了一大截。”
4
種田人天天到田邊去看,你猜猜“巴望”是什么意思?
一天,兩天,三天,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長高,想象一下,那個人第一天到田邊會做什么、說什么,第二天呢?第三天呢?
2.追朔字源,理解“焦急”。
師:古時候焦,上面這個是“鳥”、 下面的是“火”,焦合起來表示“火在燒烤鳥”,一直演變成了現(xiàn)在的樣子。你能猜出焦急的意思嗎?
師:知道了“焦急”的意思,你能讀讀“他在田邊焦急地轉來轉去”這句話嗎?
3.辨析句子,理解“焦急”。 比較下面這兩句話的區(qū)別。
PPT出示:
(1)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兩句話不同之處,并帶著自己的發(fā)現(xiàn)讀一讀。 第二句話沒有“焦急”這兩個字,這是字數(shù)上的不同;意思上不同的是:第一句加上“焦急”我們感受到那個人十分著急。 (2)結合生活經驗體會“焦急”在句子中的作用。
師:你焦急了會有什么表情,做一個看看?抽生帶著表情讀一讀。
師:你焦急了可能做了什么動作,手怎么樣?腳怎么樣?頭怎么樣?故事里那個人做的什么動作?(轉來轉去)抽生加上動作讀一讀。
(3)緊扣文本體會“焦急”在句子中的作用。 課文還有哪里體現(xiàn)那個人很焦急?
種田人天天到田邊去看,因為禾苗不長高,急得自言自語起來,帶著自己的體會,讀出種田人的焦急。
(二)學習二自然段
1.“截”字開花理解“一大截”
師:種田人往上拔高了多少?
通過引領孩子說截斷、半截、一截等詞語認識“截”。
比較句子
1.他在田邊焦急地轉來轉去。 2.他在田邊轉來轉去。
5
2.創(chuàng)設情境理解“筋疲力盡”
師:現(xiàn)在,我們都是種田人,我們也巴望自己的禾苗長得高高的,讓我們一起去拔一拔禾苗,比一比,誰的表演符合當時的情境。
老師誦讀,孩子表演。
師:有一天呀,那個人終于想出了辦法,就急急忙忙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拔呀拔呀,拔呀拔呀……從中午一直忙到太陽落山,弄得精疲力盡。
師采訪:種田人,拔了這半天,你有什么感覺?手怎么樣、腿怎么樣?腳怎么樣?腰怎么樣?課文中哪個詞能夠表達你的感受?(筋疲力盡)
師小結:孩子們,原來呀,當我們很累很累的時候就可以用上“筋疲力盡”這個詞。
(三)比較辨析,指導書寫
1.引導把字寫正確
理解了“筋疲力盡”的意思,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兩個筆畫多的字,相信你們能夠寫正確,做到筆畫,別漏掉,筆順,要有序。
2.指導把字寫好看。
(1)指導觀察筋是什么結構,該怎么占位。
(2)對比分析半包圍結構的“疲”部件如何搭配更好看。 師:疲是什么結構的字?由哪兩個部件組成?
師:看看老師手里的兩個字,哪個字好看,為什么?(出示生字卡) 師:是呀,“疲”是半包圍結構,“語文園地一”中就提示了我們寫好半包圍結構字的方法,還記得嗎?來,讀泡泡里的話(左上包圍結構的字,包圍部分的筆畫寫得伸展。)
師:這個小竅門,你們都知道。“疲”字有多撇,怎么寫才好看呢?(抽生) 師:這病字旁的撇、皮的撇,橫撇都要舒展,捺和撇畫大致在一條橫線上。 (3)范寫“疲”,孩子書空,總結寫法。
咱們寫疲這種合體字的時候,更多的是要觀察它們部件的位置,注意它們之間的距離。 3.自主書寫
6
4.評議書寫
評價標準: 寫正確
寫好看
(四)學習三、四自然段
1.再回故事,理解“精疲力盡”。
我們知道“筋疲力盡”的意思,還能把“筋、疲”寫好看,讓我們回到故事,看看種田人回到家里一邊喘氣,一邊說什么呢?請繼續(xù)用朗讀體現(xiàn)他的精疲力盡。(讀三自然段)
2.引導孩子遇到困難想合適的辦法。
那個人很高興,遇到困難的時候積極想辦法,可是,這個辦法卻不合適,造成了他沒想到的后果,是什么呢?看課文最后1自然段,你就知道了。 【設計理念:緊扣文本,通過追朔字源、辨析句子、對比朗讀理解“焦急”在句中的作用;通過擴詞、讀詞認識“一大截”;通過情境表演、親身體驗理解“筋疲力盡”,抓住時機指導寫“筋、疲”,打破將寫字環(huán)節(jié)放到結課前的常規(guī)。】
環(huán)節(jié)四:巧讀故事,了解寓意
(一)理解“揠苗助長”意思
1.回憶故事,說說“揠”和 “助”的意思。
2.看著板書(生詞:焦急、一大截、精疲力盡、枯死),講講揠苗助長這個故事。
那個人看見禾苗一點兒也不長高,十分焦急,于是,就去拔苗幫它長,他把禾苗向上拔了一大截,累得精疲力盡,最后禾苗都枯死了。
小結:其實這個故事的本身也是揠苗助長的意思, 3.抽生用自己的話說說揠苗助長的意思。 (二)創(chuàng)設情境,了解寓意 1.角色扮演感受寓意。
禾苗都枯死了,爸爸得到了教訓,如果你是那個人的兒子,你會對他怎么說,
7
現(xiàn)在我是爸爸,請你你對我說。
2.教師小結了解寓意
寓言呀,就像一面鏡子,告訴我們生活的道理,以后我們可不能干揠苗助長的事情呀。
【設計理念:低段不能把寓意拎出來教,如何落實語文要素“說說揠苗助長的意思”,利用生詞、看著板書講一講故事,就是說出了 “揠苗助長”的意思。孩子們在與爸爸對話中進一步感受寓意,為中段學習寓言奠定堅實的基礎。】
環(huán)節(jié)五:朗讀故事,推薦寓言
1.師生合作朗讀故事。
伴隨音樂,教師帶著孩子讀出寓言這一文體的味道。 2.意猶未盡推薦讀物。
這樣有趣的故事,孩子們還想讀嗎?推薦你們課后去讀一讀《中國寓言故事》,很多有趣的故事等著你哦。
【設計理念:師生合作,讓孩子進一步讀好寓言故事,興趣盎然時進行閱讀推薦,引發(fā)閱讀期待。】 板書設計
揠苗助長
焦 急 拔 幫 一大截
筋疲力盡 枯 死
視頻來源:優(yōu)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