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賣火柴的小女孩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四組14賣火柴的小女孩-廣東省 - 東莞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四組14賣火柴的小女孩-廣東省 - 東莞
14賣火柴的小女孩
教學目標:
1、抓住關鍵詞句,繼續關注小女孩的命運,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以此來指導入情入境的朗讀。
2、引導學生重點學習二、三部分,感悟作者虛實結合的表達方法,體會這樣表達的效果,并從中感受童話神奇、善用反復且富于幻想的特點。
教學重點:
抓住關鍵詞句,繼續關注小女孩的命運,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以此來指導入情入境的朗讀。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重點學習二、三部分,感悟作者虛實結合的表達方法,體會這樣表達的效果,并從中感受童話神奇、善用反復且富于幻想的特點。
教學準備: 制作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顧。(5分鐘)
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世界童話大王安徒生的經典之作:《賣火柴的小女孩》,請看,這些詞語,你還記得嗎?(課件出示)一起來讀一讀吧!
2、聲音整齊響亮,不錯!但我還想加點難度,你能用這上面的詞語簡單說說課文的內容嗎?
3、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這篇課文主要描寫了一個人物,她就是?課文先講了她什么,再講她什么,最后她講什么?(先講小女孩賣火柴,再寫小女孩擦燃火柴,最后寫小女孩凍死街頭。)
4、在對課文第一部分的學習中,我們還知道了:安徒生通過對“一”這個詞語的反復使用,寫出了小女孩的可憐。讓我們再來讀一讀這些句子,在朗讀中感受安徒生童話的語言魅力。(PPT出示相關句子)。生讀。
5、聽到同學們的朗讀,我仿佛看到了一個,在大年夜,又冷又餓,哆哆嗦嗦在街上走著的孩子。多可憐的孩子啊!(PPT出示:小女孩的圖,要求動畫:雪飄,風呼呼地響),同學們,此刻,你覺得小女孩最需要的是什么嗎?(生自
由說:事先準備好回答的內容,與個別學生交流)
6、同學們說得真好,要是這些東西能馬上出現在小女孩的跟前,那該有多好呀!可是,小女孩什么都沒有,她唯一有的就是手頭上的——生接:“火柴”。
7、她敢擦燃一根火柴來給自己暖和一下嗎?
二、學習“擦燃火柴”,感受小女孩的悲慘命運,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 (一)感悟神奇。(8分鐘)
1、讓我們把目光投向故事的第二部分,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5-10自然段,想想小女孩一共擦了幾次火柴,在擦火柴的過程中,她分別看到了什么?待會兒我們來交流。
2、師生交流,教師隨機板書:
一擦火柴,小女孩看到了( )的( ); 二擦火柴,小女孩看到了( )的( ); 三擦火柴,小女孩看到了( )的( ); 四擦火柴,小女孩看到了( )的( )。
3、平常,你擦燃一根火柴,你能看到暖烘烘的烤爐嗎?能看噴香的烤鵝?或是美麗的圣誕樹?可是,可憐的小女孩卻看到了,這是多么的神奇呀!同學們,“神奇”可是童話的一大特點哦。(板書:神奇)
4、可是我們都清楚,這一切,都不是真實的,它們只是?
正是這些奇妙的景象,使得童話充滿了那么多的神奇,讓我們小朋友特別愛看。
5、同學們,我們在小學課本中,已學過了很多的童話,這些童話中的神奇表現在那兒呢?還記得嗎?有幻景嗎?(生思考片刻,約一分鐘,可事先準備)師提問。
6、匯報:
生1:有,比如《七顆鉆石》里面的水罐從銀的,變成金的,最后從罐子里面還跳出了七月顆鉆石。這些都是幻景。
生2、還有四年級學過的《巨人的花園》,小男孩子在的時候,花園是春天,不在的時候,是冬天。這些都是幻景。
7、師總結,同學們知識學得真牢固。這些由想象而看到的幻景,在童話的
表達上稱之為“幻想”,幻想也是童話的一個特點。(板書:幻想)
(二)學習“虛實結合”。(20分鐘)
1、在小女孩一次次擦火柴而產生的幻想中,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令人感到溫暖、幸福。然后,事實真的如此嗎?
2、讓我們把目光再回到第五自然段第一次擦火柴。
(1)默讀這個自然段,把小女孩看到的幻景用“﹏﹏”勾畫出來。 (2)指名讀勾畫的句子。(課件出示:多么溫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簡直像一支小小的蠟燭。這是一道奇異的火光!小女孩兒覺得自己好像坐在一個大火爐前面,火爐裝著閃亮的銅腳和銅把手,燒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 (3)自由讀一讀這些句子,然后說說:這些句子為我們描繪了一個怎樣的畫面?
(4)多么溫馨,令人感到幸福的場面啊!這一段的開頭說:她的一雙小手幾乎凍僵了。在這樣的狀況下,突然看到一個火燒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大火爐,小女孩會是什么心情?
(5)是的,小女孩會感到驚喜、開心、喜出望外!現在,你就是小女孩,請你把這樣的感受讀出來吧!先練一練!(指兩名,相機點評,并指導學生讀好兩個“多么”、“燒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
(6)可是,再美好的幻景也是不真實的,它是掩蓋不了殘酷的現實的!讓我們接著看這段話后面的句子。
哎,這是怎么回事呢?她剛把腳伸出去,想讓腳也暖和一下,火柴滅了,火爐不見了。她坐在那兒,手里只有一根燒過了的火柴梗。(師范讀)
(7)同學們,讀到這里,你什么感覺?能說具體一點嗎? 是啊,火柴滅了,火爐不見了,小女孩面臨的現實依然是受冷。(板書:受冷)小女孩該有多失望、多難過啊!來,咱們把這種感覺讀出來。
3、同學們,從剛才的學習中,我們知道了火柴一滅,火爐不見了,小女孩又要受冷了,她是多么的失望與難過啊!可是,這樣的失望與難過她僅僅只是承受了一次嗎?讓我們接著往下看,默讀6-10自然段,等下請你們自己來完成剩下的板書。
(1)交流:這個空誰來填?你是怎么想出來的?
(2)同學們,現在,讓我們來數數,到現在為止,可憐的小女孩已經失望幾次了?三次,是的,整整三次了!同學們,你們還忍心看到她繼續失望下去嗎?
(3)四擦火柴,慈愛的奶奶出現在亮光里,同學們,讀到這里,你的心底是否升起了一個希望,你希望什么?
(4)可是,殘酷的現實是不會因為我們的美好愿望而改變的,火柴一滅,仍然會發生什么事?是的,這世上唯一疼她愛她的奶奶也會再次離好而去,留給的她的依然是怎樣的現實?(孤獨)
(5)所以,小女孩不能再等著火柴熄滅了,(課件) “奶奶!”小女孩叫起來,“啊,請把我帶走吧!我知道,火柴一滅,您就會不見的,像那暖和的火爐,噴香的烤鵝,美麗的圣誕樹一個樣,就會不見的!”(指名讀) (6)從你的朗讀中,我聽出了急切!同學們,看看小女孩說的這幾句話,如果我把它們變一變,你們看好不好?
“奶奶,”小女孩說,“啊,請把我帶走吧。我知道,火柴一滅,您就會不見的,像那暖和的火爐,噴香的烤鵝,美麗的圣誕樹一個樣,就會不見的。”
為什么?(從這連續的三個感嘆句,再加上這一個“叫起來”,可見小女孩的情感是多么的強烈。此時的小女孩,多么的著急!多么地害怕!多么的恐慌!請你再來讀一讀!(指名讀)
可憐的小女孩,我們多希望你能把奶奶留住啊!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幫小女孩把奶奶留住吧!(齊讀)
4、同學們,讀著讀著,你的心情還能保持平靜嗎?你的心里在想什么? 5、是呀,這個可憐的小女孩的形象已經深深地印在我們的頭腦里了。可你知道我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受嗎?再仔細去讀一讀第二部分,看作者是怎么寫小女孩五次擦火柴的?這每一段是否都有相似的地方?(指名說)
你們真會觀察!(指板書)看,這里的每段都是先寫幻想,再接著寫現實,寫幻想、寫想象,我們把它叫做“虛寫”,(板書:虛)寫現實,我們稱為“實寫”,(板書:實)也就是說,作者運用“虛實結合”的寫法,并將幻想與現實放在一起,從而形成強烈的對比,(板書:對比)而且,這對比還不止一次呢!作者就是這樣,讓我們在這樣的一次次反復(板:反復)的對比中,感受到小女孩的命運一次比一次?同時,我們的心情也跟著這反復的對比,一次次從驚喜走向失望,再從失望走向驚喜,反反復復,曲曲折折,我們就不由自主地走進小女孩的心了!
(三)理解最后一次幻想的結尾。(7分鐘)
1、同學們,師指PPT,深情地引讀前半句,(悲傷音樂背景)。 PPT:暖烘烘的火爐不見了,小女孩又要受冷了。 香噴噴的烤鵝不見了,小女孩又要挨餓了。 美麗的圣誕樹不見了,小女孩又失去了快樂了。 慈愛的奶奶又要不見了,小女孩又沒人疼了。
一大把火柴滅了,奶奶把小女孩抱起來,摟在懷里。她倆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饑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2、理解句子(PPT: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饑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生讀完上面的句子后直接問:這句話,實際上告訴我們什么?(小女孩死了,) 三、學習第三部分內容,凍死街頭。
1、過渡:雖然我們和作者都不希望可憐的小女孩有如此悲慘的結局,可現實
卻是無情的,讓我們跟著音樂一起,帶著自己讀這篇文章的感受,一起來讀最后兩個自然段。
2、師動情地說:小女孩子死了(PPT圖)小女孩蜷縮在墻角里,死了。她大年夜,蜷縮在墻角里,死了。死的時候,她兩腮通紅,臉帶微笑。她曾經多么幸福,曾經看到——火爐,看到——烤鵝,看到——圣誕樹,還曾經見到了最疼愛她的——奶奶,她在幸福的幻想中,她跟著她奶奶一起走向了新年的幸福中去!新年里,小女孩怎樣了?可為什么說這也是一種幸福呢?在天堂,沒有?沒有?沒有?所以,這也是一種幸福!
四、作業
作業設計: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又一次走進了這篇經典的《賣火柴的小女孩》,我們知道了,在這個故事中,安徒生爺爺主要運用虛實結合的寫法,把神奇的幻想和冰冷的現實反復地進行對比,讓一個可憐的小女孩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我們的腦海里。其實,在他的其他作品里面,也經常用到這樣的寫法,課后請大家都去讀一讀,相信你一定會更新的感受,更多的收獲。
板書設計:
14.賣火柴的小女孩
賣火柴
火爐 受冷
烤鵝 挨餓 反復 可憐的 擦火柴圣誕樹 火柴滅 痛苦 神奇 小女孩 奶奶 孤獨 (幻想) 對比 (現實) 虛 結合 實
凍死街頭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