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賣火柴的小女孩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四組14賣火柴的小女孩-重慶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四組14賣火柴的小女孩-重慶
賣火柴的小女孩(2017.1.5)
教學目標:
1.借助梳理主要情節的表格,認識反復。
2.通過對比閱讀,討論交流,朗讀感悟,體會反復的表達效果及特點,并從中感知賣火柴的小女孩這一經典形象。
3.借助學生作品,能夠遷移對反復的認識和對其表達效果的體會,部分學生能夠學習遷移于習作中。
教學重難點:
通過對比閱讀,討論交流,朗讀感悟,體會反復的表達效果及特點,并從中感知賣火柴的小女孩這一經典形象。
教學準備:
1.白板。2.調查問卷。 教學過程:
一、反饋問卷,談話導入
1.師:同學們,看老師這給你們帶來了一幅畫,畫中的這個小女孩是安徒生筆下的一個童話人物,猜猜她是誰?(賣火柴的小女孩)。是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六年級下冊的14課,請齊讀課題。 2.生讀題。
3.師:課前,林老師就今天的學習內容作了個簡單的調查采訪,這是第一個問題,(出示第一題)請你讀題。(隨機喊一個學生)
(1)隨機訪問身邊的2個人,知道(讀過或聽說過)這個童話故事嗎? A、都不知道 B、1人知道 C、都知道 (抽生讀題,公布答案)
(2)你同情這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嗎?
A、不太同情 B、比較同情 C、非常同情 (抽生讀題,公布答案)
4、由此看來,這真是一篇打動人心的經典童話故事。那么,安徒生究竟用了什么方法塑造出這樣一個經典形象呢?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走進故事。 二、迅速瀏覽課文,給課文分段。
請同學們迅速瀏覽課文,看看課文可以分成幾部分。
2
第一部分(1—4自然段):大年夜,又冷又餓的小女孩在街頭賣火柴。 第二部分(5—10自然段):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五次產生幻象。 第三部分(11—12自然段):小女孩凍死在街頭。 三、借助表格,梳理故事,認識反復敘事
(一)合作梳理故事情節
師:課文可以分成三部分,其中哪一部分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寫了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她分別想象到了什么,結果怎樣。(分別出示字)
擦火柴 想象到什么
結果如何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出示合作學習(一)要求:根據課文五到十自然段,小組合作填寫表格,梳理故事情節。
1. 組員依次交流預習單,相同的意見不重復交流,不同的意見討論后達成 共識。
2. 組長作好記錄,并作好展學準備(可以一人匯報,也可以小組分工匯報)。 (二)展學,導學
根據學生回答,完善表格。 擦火柴 想象到什么 結 果
第一次 火爐 火柴滅了,火爐不見了。 第二次 烤鵝 火柴滅了,烤鵝不見了。 第三次 圣誕樹 火柴滅了,圣誕樹不見了。 第四次 奶奶 叫奶奶,讓奶奶帶她走。
第五次 奶奶
跟奶奶飛走了。
預設:
3
(1)第一組說前三次。一二三次學生說完后,有不同意見,教師出示下面段落(9自然段,氣泡):
(2)第二組說四五次。
(三)借助表格,認識反復敘事的寫作手法。
1.師:來,咱們借助表格再來回顧一下課文的主要情節。(老師說第一欄和第三欄,學生說第二欄。)
2.橫著看表格(手指表頭上的欄目,慢),關注每次擦火柴的敘述順序,有什么發現?
3. 每次都是按照“擦火柴——想象——結果”的敘述順序來寫的。(出現不同顏色)像這樣,重復地書寫情節或結構相似的段落,叫反復敘事(板書)。
三、通過對比和朗讀,感悟反復敘事的表達效果。
1.安徒生正是用了反復敘事的寫作方法,對五次擦火柴做了細致的描述。 2.咦?僅僅擦火柴這一件事,就重復寫了5次,這樣會不會啰嗦呢?帶著疑問,老師去掉了5-10自然段中重復的內容,來了個五合一,我們一起讀讀。出示PPT
她終于下定決心抽出火柴,一根接一根地擦亮,從火光中,她仿佛看到了溫暖的火爐,看到了噴香的烤鵝,看到了美麗的圣誕樹,還看到了慈祥的奶奶,最后她和奶奶一起飛到了沒有寒冷、沒有饑餓的天堂里去了。
3.把上面這段文字和課文的5—10自然段作對比,你認為哪種寫法更能凸顯小女孩的命運?為什么?請四人小組就此展開討論,作好展學準備。
合作學習
她終于下定決心抽出火柴,一根接一根地擦亮,從火光中,她仿佛看到了溫暖的火爐,看到了噴香的烤鵝,看到了美麗的圣誕樹,還看到了慈祥的奶奶,最后她和奶奶一起飛到了沒有寒冷、沒有饑餓的天堂里去了。
把上面這段文字和課文的5—10自然段作對比,你認為哪種寫法更能凸顯小女孩的命運?為什么?
小組成員依次交流,作好展學準備。 4.抽生交流反饋。
正如大家所說,一次一次的重復,小女孩的悲慘命運一次一次地撞擊心門!來,一起讀。
5.讓我們在朗讀中再去體會、感悟吧!
4
⑴天寒地凍的大年夜,小女孩穿著單薄的衣服在墻角坐下,她快要凍僵了,只好擦燃了第一根火柴。(請你讀)
⑵她大概好幾天沒吃過任何東西,她餓極了,于是擦燃了一根火柴。(小組讀) ⑶同學們,這可是大年夜呀!家家戶戶都擺放著掛滿禮物的圣誕樹,但沒有一棵圣誕樹屬于她,沒有一份禮物是為她準備的。她只能擦燃火柴。(女生讀) ⑷萬家團聚,歡聲笑語,小女孩的孤獨有誰能懂。火柴又擦燃了。(男生讀) ⑸她想要留住這一切美好的幻象。于是她擦燃了一大把火柴。(全班齊讀) 6.小結:書中的反復更突出了小女孩命運的悲慘,激起了我們更深切的同情! 這就是反復的魅力!
四、借助學生作品,遷移認識——適度
1..這個遭遇了太多的不幸小女孩,她的內心一定還會有許多渴望啊!在一班上這一課時,同學們就展開了大膽的想象,還仿寫了這樣兩個片段(出示,抽生讀)
2.討論交流:挺感人的片段,你覺得可以加入課文么?
明白:反復不是無休止的重復,重復次數也要合理適度。(板書) 五、總結拓展,運用反復。
1、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發現了,安徒生用反復敘事凸顯了小女孩悲慘的命運,(引讀板書),創作出這個經典的童話故事。
2、正因為如此,在很多經典的童話故事中,都用了這寫作方法。推薦閱讀:《漁夫與金魚的故事》《活了100萬次的貓》《犟龜》《愛心樹》„„
3、反復,不僅普遍運用在童話故事中,在小說、散文、詩歌中也經常出現。 4、結語:孩子們,以后我們在閱讀中可以對反復的手法多加關注,也可以大膽地在自己的寫作中去運用! 就像安徒生這樣的大師一樣,創造經典。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