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小蝸牛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小蝸牛-山西省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部編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小蝸牛-山西省
14.小蝸牛
設計說明:
科普知識是一種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解釋種種科學現象和理論的知識文字。傳統的科普知識大都是枯燥的文字敘述,“科普童話”是在科學知識的普及基礎上加上一種具有濃厚幻想色彩的虛構故事,通過想象、幻想、夸張、象征的手段來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對兒童進行科普教育。其語言通俗生動,故事情節往往離奇曲折,引人入勝。本課就是一篇科普童話,本學案的設計抓住課文的特點,通過各種形式的讀一讀、演一演、說一說、練一練激發學生學習科普知識的興趣,感受大自然的美麗。 教學目標:
1.在語言環境中認識12個生字,會寫4個字。 2.正確地朗讀課文,初知課文大意。
3.通過朗讀、圖文對照,認識到珍惜時間,時間有限制的,生命也一樣,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做出無限的事。 教學重點:識字。
教學難點: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課前準備:
制作多媒體課件;制作蝸牛圖片、生字詞卡片和小蝸牛和蝸牛媽媽的頭飾。 教學流程:
一、猜謎導入,激發興趣
沒有腳,沒有手,背上房子到處走,有誰把它碰一碰,趕緊躲進房里頭。
二、出示課題
三、認識蝸牛,語言訓練 1.出示課件蝸牛
2.語言訓練:我眼中的蝸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初讀課文 1.標出自然段。
2.注音的字多讀幾次,圈出不認識的字,看圖猜一猜。 3.字能讀準,句子能讀通順。 4.檢查自讀情況。 5.欣賞課文連環畫。 五、互幫互助,識記生字 1.認一認
zhù hái zi wán ba fā yá 住在 孩 子 玩 吧 發 芽
pá ya hǎo jiǔ huí lai quán biàn 爬呀 好 久 回 來 全 變
2.指名開火車認讀,師生正音,注意下列生字的發音:“子”是平舌音,在“孩子”一詞中讀輕聲;“住”是翹舌音;“吧、 呀”是輕聲。有錯及時糾正。
強調形聲字識字法。 3.連一連
學生將蝸牛、發芽、草莓、蘑菇與相應圖片連接。 強調生字都是“草字頭”,講解“草字頭”。 4.在情境中理解提手旁 快去摘草莓,樹葉全掉了 5.指導寫“回” 六、小結
板書設計
14.小蝸牛
住在 孩子 玩吧 發芽 爬呀 好久 回來 全 變
教學反思:
《語文課程標準》中強調:“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并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教學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本節課我本著這一原則,在教學中把圖畫有效地融入到其中,使學生在歡快的情境、美麗的圖畫和豐富的想象中學習知識,了解課文,識記生字,讓語文課堂變得豐富多彩,提高了學習效率。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