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難忘的潑水節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部編二年級上冊課文17難忘的潑水節-浙江省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版部編二年級上冊課文17難忘的潑水節-浙江省
17難忘的潑水節
教學目標:
1. 會讀本課的詞語,會寫“度”“潑”“炮”三個生字;
2. 學習第三自然段,從人們的行為表現中感受潑水節的隆重、熱鬧; 3. 借助動詞說說潑水節的隆重場面。
教學重點:抓住重點詞句,通過朗讀,體會課文的文字之美,感受潑水節的隆重熱鬧。 教學難點:借助動詞說說潑水節的隆重場面。 課時: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
1.談談過春節的事兒。
2.介紹苗族、水族、哈尼族、獨龍族的新年。 (一)情系新年,激趣導入。
1. 課件出示課題。過渡: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就跟傣族的潑水節有關。 2. 出示課題中的兩個生字“忘”“潑”。交流自己的發現。 (1)做潑水的動作。
(2)誰有好辦法記住它?(水把頭發都潑濕了。) (3)教師范寫“潑”(三點水,長又瘦,要給發字讓讓路。左窄右寬放放好,最后一點不要漏。)學生練寫。評價。
3.聯系生活實際理解 “難忘”。
4.指名讀課題,齊讀。注意“的”讀得又輕又短。 5.讀題質疑: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嗎? (二)說文解字,聊“潑水節”。
1.初讀課文。過渡: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呢?請小朋友們拿出課文紙,大聲讀讀課文,讀通讀順,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讀完以后,思考剛才提出的兩個問題。
2.課件出示詞語:
傣族人民 一年一度
象腳鼓 鳳凰花 龍船 花炮 銀碗 柏樹枝 周總理 笑容滿面 祝福 健康長壽 (1)指名分別讀三排詞語。 (2)字理識記“族”。
(3)出示其中的四字詞語,理解詞語意思。 笑容滿面(指名表情理解) 一年一度(聯系學校生活理解)
健康長壽(你在什么時候聽過這個詞?課件出示壽星,老人) (4)出示表示潑水節中事物的詞語。學習生字“碗”。
(5)為什么要用銀碗蘸了清水向人民潑灑呢?(課件播放微課) 3.齊讀詞語。
4.解惑:這個潑水節為什么難忘?你從哪兒知道的?(課件出示第二自然段)后半句很
長,指名讀通順。指名交流傣族人民是怎樣過潑水節的,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三)迎周總理,讀句悟情。
1. 交流這個潑水節給你留下了這樣的印象。
2.讀讀課文第三自然段,找一找,從哪些地方感受到了潑水節的隆重、熱鬧?
句子一:那天早晨,人們敲起象腳鼓,從四面八方趕來了。
(1)交流“敲起象腳鼓”。
①(板書:敲起,課件出示“敲”)教師解說:左邊是高高的城墻,右邊一只手拿著武器防御前來入侵的敵人,就是“敲”。現在我們會說“敲”什么?
②這里還有一個表示動作的詞,板書“趕來”。“趕”與“走”區分,讀句子。 ③小結:這兩個表示動作的詞,用的真好!學著老師的樣子把它們全出來。 (2)交流“四面八方”。 ①理解“四面八方”。人們可能是從哪里趕來的?
②過渡:人們紛紛從寨子里,坪壩里,從各個地方趕來。很多人在天還沒亮就打著火把出發了,走了好幾個小時才趕到。齊讀句子。
句子二:為了歡迎周總理,人們在地上撒滿了鳳凰花的花瓣,好像鋪上了鮮紅的地毯。
(1)說一說,從哪里感受到這個節日的隆重,在什么情況下會鋪上鮮紅的地毯?(特別隆重的場合,迎接最尊貴的客人)
①師生交流:鳳凰花的花瓣和紅地毯有什么地方相似?有多紅?你怎么知道的?(課件出示課文第一自然段)
②“火紅火紅”: 老師把它改一改,感覺上有什么不一樣?同樣的詞語連用兩個,程度就更深了。(出示句子“火紅火紅的鳳凰花開了”)比較“火紅的鳳凰花”“火紅火紅的鳳凰花”
③教師引導,齊讀。
(2)為什么傣族人民用這么隆重的禮儀歡迎周總理?(課件出示,周總理簡介)學生談感受。指名讀句子,齊讀。
句子三:一條條龍船駛過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1)讀出節奏感
①這兩句話你讀得真有節奏感。讓我看到了很多龍船,很多花炮。 ②指名再讀,說說自己的發現。 (2)理解并板書“駛過”。(馬兒跑得快,很迅速) ①給“駛”組詞。(駕駛,行駛)
②出示一本駕駛證,指名讀上面的字。(課件出示) ③生活中我們也經常用到“駛”,有一句俗話叫“小心駛得萬年船”,里面就有“駛”這個字,這句話是說做任何事都要深思熟慮的意思。
(3)交流“一條條”“一串串”。
①過渡:課文中駛過江面的有幾條船?你猜。說說從哪兒讀出來的。(板書:一條條)那天可能有很多條船,但絕對不會是一條船。指名說原因。
②這句話中,還有一個這樣的詞,是——告訴我們什么?
③交流這場面給你什么感覺?(課件出示圖片)指名再讀。男生讀,女生讀,齊讀。
句子四:人們歡呼著:“周總理來了!”
(1)交流“歡呼”。
①討論:什么時候會歡呼?怎么樣叫“歡呼”? ②指名歡呼文中的這句話。 ③評價句子是否讀到位。“!”讀出傣族人民激動的心情。指名三人讀。第一組,第二組,全班。
(2)教師小結:我們不但可以通過動詞讀出潑水節的隆重,還可以通過疊詞讀出潑水節的隆重、熱鬧,甚至從標點符號中也能讀出人們的心情。我們的文字真奇妙!齊讀第三自然段。
3.創設情境:很多傣族孩子也參加了歡迎活動,他們很想把歡迎周總理的情景說給大家聽。小朋友,你能幫幫他嗎嗎?借助黑板上的板書,試著說一說。 4.同桌互相練說。指名說。 (四)端正書寫,小結全文。
1.(課件出示“度”“炮”)他們分別是什么結構的? 要注意什么呢? 2. 教師范寫“度”。廣字旁,里面是個“廿”,下面一個“又”。“又”在甲骨文中是手的意思。古代多用手或手臂來測量長度,所以“度”的下面是一個“又”字。(一點一橫剛剛好,一撇舒展長又長。里面是個廿和又,躲在屋下別露頭)
3. 教師范寫“炮”(火字旁,有點胖,短撇長撇別相撞。擠一擠,讓一讓,炮字寫得真漂亮)
4. 學生各練寫一個。評議。
5. 小結全文:潑水節的難忘僅僅是在迎接周總理的時候嗎?我們下節課再學習。
板書設計: 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
敲起 趕來 火紅火紅 (度、潑) 撒滿 駛過 一條條 升上 歡呼 一串串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