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山谷靜悄悄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音版小學音樂四年級(下冊)第七課歌曲演唱《山谷靜悄悄》福建省 - 廈門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音版小學音樂四年級(下冊)第七課歌曲演唱《山谷靜悄悄》福建省 - 廈門
教學目標
1.通過學唱歌曲,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美景的熱愛和對歌曲的意境想象。
2.通過聽、唱、演多種音樂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感知歌曲的情緒以及了解歌曲所表達的意義。
3.注意休止符的運用、掌握頓音的唱法、認識力度記號“pp、p、mp”,實際演唱效果并能準確地運用。
2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活潑好動,自控能力還比較差,上課注意力難以集中。但是能在老師的提醒下及時糾正自己的開小差以及做小動作的行為。他們愿意積極參與各種音樂學習活動,能認真地感受與體驗樂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能比較大膽地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對歌曲的理解,如:舞蹈、繪畫等形式。他們愿意和同伴合作探究,主動創作。當然也有一些學生對音樂的興趣還沒有很好地被調動起來,學習習慣差,值得關注。
3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學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山谷靜悄悄》。
教學難點:按照力度記號的變化要求,有感情地唱出歌曲的意境。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一、教學導入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要帶著大家一起走進美麗的山谷,讓我們隨著美妙的音樂一起出發吧!(播放圖片及音樂《山谷靜悄悄》伴奏,隨著音樂來到了美麗的山谷)
〖教學意圖〗通過調動視覺、聽覺的體驗來感受音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組合作,體驗回聲
運用“你好”做回聲游戲,(一組一組,依次弱下去)
師:在靜悄悄的山谷里,除了回聲和美麗的景物,我們也即將聽到這樣的一種聲音,現在,請同學們靜靜地聆聽老師的范唱。
4/4 0 3 1 1 5(0 1 ¦ 5 0)5 3 3 1(0 3 ¦ 1 0)6 5— ¦ 5 0 5 1 0 ¦ ¦
叮咚叮咚 叮咚叮咚 叮咚 叮咚
師:同學們,當我們走在美麗幽靜的山谷中越走越遠了,那我們聽到的這“叮咚”聲,你們認為這力度變化應該是“由弱到強”,還是“由強到弱”呢?
(感受“叮咚”聲由強到弱的變化)
〖教學意圖〗通過情景創設,讓學生在富有意境的情境中感受力度記號的變化,為后面的歌唱教學做了鋪墊,并進行聲勢伴奏體驗,在此過程中提升學生的節奏感,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空間。
活動2【講授】二、新課教學
師:今天,我們一起走進了美麗的山谷,在山谷中,我們即將聽到一首非常好聽的歌曲,這首歌曲叫做《山谷靜悄悄》。
(一)聆聽感受
1.初聽歌曲,感受歌曲情緒。(輕柔,優美)
2.復聽歌曲,感受歌曲內容(邊聽音樂邊畫簡筆畫)。
設問:在聽音樂的過程中,你們看到了一幅怎樣的風景畫呢?聽到了什么聲音?
3.隨著音樂做體態律動,并加入打擊樂器(三角鐵)進一步感受歌曲的音樂情緒。
〖教學意圖〗通過調動視覺感知、動覺的體驗來感受歌曲,引導學生在反復聆聽中感知和熟悉歌曲。
(二)學唱旋律
1.師彈琴帶唱(關注旋律中的休止符)
2.學生通過“拍腿”、“拍肩”律動進一步體驗休止符。
(三)學唱歌詞
1.師范唱
2.跟著琴聲加入歌詞輕聲演唱(關注歌詞中的八分休止符)
3.師生合作,進行樂句接龍,鞏固學習。
4.歌曲完整演唱,引導學生進入情境,并用右手“畫旋律線”的方式感受歌曲的強弱變化。(關注休止符的運用、掌握頓音的唱法、力度記號“pp、p、mp”漸強、漸弱能運用到歌曲情景中。)
5.情感引導,對歌曲進行藝術處理,讓學生自主回答歌曲中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情緒的變化。
〖教學意圖〗學生通過體態律動、畫旋律線等方法,充分地感受體驗歌曲,解決了歌曲中的難點, 激發學生的集體參與意識,培養了師生的合作能力,從而更好地演唱歌曲。
活動3【活動】三、拓展表演
1.分組合作,分為歌唱組,表演組(可進行情景表演)伴奏組(加入打擊樂器三角鐵對歌曲進行伴奏)伴唱組(用“卡農”形式演唱歌曲第二部分的“叮咚”聲)
〖教學意圖〗引導學生通過歌唱表演、打擊樂器伴奏、體態律動等方式盡情地表現歌曲,進一步感受了歌曲的意境,在此過程中逐步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活動4【活動】四、課堂小結
師:在這美麗的山谷里,我們學會并演唱了這首動聽的歌曲,通過演唱這首歌曲,你感受到了什么?
師:這首歌曲不僅讓我們感受到了山谷里美麗的景色、奇妙的回聲,還了解到了地質隊叔叔長年在野外為祖國勘探寶藏和礦產資源辛勤的工作。美麗的大自然需要我們去用心愛護才會更加的美麗,讓我們用回聲的方式跟山谷說再見吧!(律動:“山谷,再見……”)。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