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森吉德瑪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蘇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七單元學唱內蒙古歌曲《森吉德瑪》微課片段_江蘇省 - 常州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七單元學唱內蒙古歌曲《森吉德瑪》微課片段_江蘇省 - 常州
森 吉 德 瑪
教學目標:
1、學唱內蒙古歌曲《森吉德瑪》,能用打擊樂器及聲勢動作伴奏等多種組合活動形式,再次感悟到民歌與專業音樂作品之間的淵源關系。
2、了解民族民間音樂是取之不盡的寶藏,音樂家們市場從民族民間音樂中獲取創作靈感,很多優秀的音樂作品都源于民族民間音樂。 教學重點:
1、歌曲的情感變化,起伏較大。
2、把握好歌曲六度、八度大跳音程的音準。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這節音樂課,老師將和同學們一起走進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民族,去了解和學習他們的音樂文化。是哪個民族呢?老師先說兩個這個民族的特點,請同學們猜一猜?1、他們民族有個“一代天驕成杰思汗”。2、他們民族有個特殊的樂器叫馬頭琴。(蒙古族)
2、師:你了解蒙古族嗎?(學生自由說說)
3、師:同學們的知識真豐富。下面就讓我們來通過大屏幕進一步了解蒙古族。出示圖片,解說:蒙古族是個歷史悠久的民族。千百年來,蒙古族人過著“逐水草而遷徙”的游牧生活。中國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跡,因而蒙古族被譽為“草原驕子”,也叫“馬背上的民族” 。蒙古包是他們游牧生活的伴侶,雪白的蒙古包就像草原上盛開的一朵朵白蓮花。蒙古族男女老幼一年四季都喜歡穿長袍,俗稱蒙古袍。他們喜愛摔跤運動,這也是他們的一種民族特色。馬頭琴是蒙古族最有代表性的樂器,它演奏的樂曲深沉粗狂,具有鮮明的草原風格。蒙古人個個能歌善舞,到處可以看到他們精彩的舞蹈,聽到他們美妙的歌聲。 (出示森吉德瑪圖片)其中《森吉德瑪》就是一首著名的蒙古族短調民歌。傳說,森吉德瑪是一位聰明而美麗的蒙古族姑娘,她愛上了一位勤勞的青年,但兩人的感情受到了阻擾,不能在一起,后來森吉德瑪不幸死去,這個青年為了紀念她,就寫下了《森吉德瑪》這首歌曲。下面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著名的蒙古族民歌。
二、新歌教學
1、請同學們仔細聽歌曲,這首歌曲的情緒怎樣?旋律線條?
(歌曲的曲調線條起伏很大,時而高亢激昂,時而低沉柔婉。故事雖然憂傷,但這一段是以小伙子的口吻贊美姑娘的美麗,要表達出一種愉快的情緒,同時也唱出了蒙古族人民熱愛草原,熱愛家鄉的心情。)
2、復聽。這首歌曲有幾個樂句組成?每句各表達了什么意思?(歌曲有三個樂句組成。第一句唱出了姑娘純潔,第二句唱出了姑娘的美麗,第三句唱出了對姑娘的思念。)
3、分析歌曲的節奏,什么節奏特別多?(附點節奏)像什么? 4、分句學唱歌譜,教師分句示范唱. 注意附點節奏的把握。
完整連唱三個樂句。指出不足,改正。再唱。 5、學唱歌詞
A學生嘗試填入歌詞,輕聲跟琴哼唱。
B讓學生指出難唱的地方,分別練習。第二句的連線和漸強記號的演唱,還有二個換氣記號的處理,第三句的切分節奏的演唱) c再次跟琴練習唱,聲音要統一。
d處理情緒(學生分析三個樂句的強弱處理。一二樂句用中強的力度,愉快的情緒,第三句用思念的情緒,漸弱。) e跟伴奏音樂有感情的演唱。
三、聲勢伴奏
1、師:蒙古族人民歌唱的時候都喜歡用優美的身體動作來伴奏,下面我們也來用一些簡單的聲勢動作為這首歌曲伴奏。 2、出示節奏譜,幫助學生看懂節奏譜。(邊哼唱邊練習) 3、聽范唱,學生伴奏。
4、我們還可以加入打擊樂器來為歌曲伴奏,讓歌曲更加豐富。 5、讓學生選擇適合節奏的打擊樂器。練習節奏。 6、學生唱老師伴奏,部分學生用打擊樂器伴奏。 7、全班合作。 8、教師評價。
四、拓展欣賞
1、師:優秀的民歌總會被人到處傳唱,下面我們就來欣賞蒙古族歌唱家騰格爾演唱的《森吉德瑪》,他又是如何演繹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情緒,速度又有了什么變化?
2、欣賞騰格爾的《森吉德瑪》。 3、學生發言。
4、教師小結。一首歌曲由不同的人,運用不同的演唱方法,比如速度的改變,情緒的改變,歌曲所表現的風格就會完全不一樣。
五、課堂總結 師:《森吉德瑪》這首民歌不僅被歌唱家們進行了各種演譯,更得到了許多音樂大師的喜愛,并進行了再次創作。著名的作曲家賀綠汀先生就非常喜歡這首民歌,他根據這首民歌的主旋律,改編一首具有民族風格的管弦樂,名字也叫《森吉德瑪》。我們再次聆聽這首歌曲。老師也希望你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大家都能來熱愛我們的民族藝術,發揚我們的民族音樂。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