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小步舞曲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音樂課例觀摩人音版四年級上冊《小步舞曲》北京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目標:
1.通過欣賞《小步舞曲》,感受樂曲端莊高雅,婉轉如歌的音樂情緒。
2.感受歐洲宮廷舞蹈的魅力,產生對西洋古典音樂的喜愛之情,樂于參與音樂活動。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兩個音樂主題的對比,學生掌握樂曲的曲式結構。
2.通過肢體參與聆聽,感受體驗各種音樂要素在“小步舞曲”中的作用,加深對音樂主題的記憶。
3. 通過老師講解介紹、觀看視頻等方式了解曲作者巴赫以及“歐洲古典”音樂風格。
(三)“知識與技能”目標:
知識目標:1、了解德國作曲家巴赫的簡要生平。2、通過聽辨、視譜等認知單二部曲式結構。
技能目標:1、通過聆聽、分析等方式,提高欣賞能力。2、在“肢體參與”描述音樂的活動中,提高表現力。
2學情分析
本課時授課對象為我校四年級(1)班學生。四年級學生經過四年的音樂學習,體驗、感受與探索創造的活動能力增強,對音樂也充滿了濃厚的興趣,學生擁有較為良好的音樂學習習慣和濃厚的學習興趣。
1.情感態度價值觀分析:四年級學生逐漸從童年期向少年期過渡,心智逐漸成熟,個性獨立,理性思維呈上升趨勢,善于觀察,思維活躍,樂于參與創造性活動。他們的合作意識和能力明顯增強,愿意并能夠與同伴共同完成實踐探索任務。本節授課班級的學生普遍對音樂的主動探索意識濃郁,愿意參與音樂活動,愛表現合作,歌唱及其他多種音樂學習習慣已基本形成。
2.知識與技能分析:就本節課的授課對象四年級1班學生而言,該班有一些學生為我校合唱團團員,對音樂的信息敏感,歌唱基本功較扎實,視唱能力及音樂節奏感較強。其他同學在外面也參與很多音樂器樂的學習,學習欲望和能力較強,對音樂的興趣很濃厚,能較為準確的運用肢體參與聆聽和表演。但對于歐洲古典音樂,學生了解的不是很多。
3.過程與方法分析:在實踐體驗中探索新知是學生喜愛的學習方式,對肢體參與描述音樂,演唱參與等實踐性學習過程非常感興趣,并能在聆聽中積極思維。
3
(一)教學重點:通過對音樂要素的“肢體體驗”,感受西洋古典音樂風格。
(二)教學難點:西洋古典音樂風格的感受和興趣。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活動1、 聆聽A主題
(1)分樂句:請同學們坐下來安靜聆聽樂曲分為幾個樂句,用手指數表示。
(2)感受樂句: 請學生腳踏穩定拍,每出現一個新的樂句請同學們換一個90度的方向表示。
(3)找節奏:請學生腳踏節奏,邊踏邊思考 :“哪個節奏出現的最多”?
最后得出結論:X XX XX 的節奏型用的最多。
(4)視唱A主題:找到旋律的規律——1、3樂句相同;2、4樂句相似。
(5)肢體描述樂句:學生用肢體動作完整的表現這段音樂。請同學們1、3樂句左右踏穩定拍,2、4樂句前后踏。
活動2【講授】活動2 、總結寫作特點,揭示樂曲名稱。
師:我們熟悉了這段音樂,你們說說樂曲的節奏有什么特點呢?它的旋律呢?
那聽到現在了,這段音樂使你聯想到什么?
師:你們說的真好,這段3/4拍的音樂正是一種源于法國的三拍子舞曲,那我們剛才說的這些特點正顯示了離我們有400多年之遠那個時期的特。在400多年前,那時的歐洲法國人們非常的古板、拘謹,但是在民間人們都非常愛跳舞,當時的國王路易十四又是個跳舞迷,所以這種民間舞就傳到宮廷中,被改編形成宮廷舞蹈,后因其舞蹈的步子較小而命名,這首樂曲名就叫做——《小步舞曲》。
活動3【講授】活動3、聆聽B主題
(1)完整聆聽樂曲,引入B樂段主題:老師給學生完整的彈奏一下這首樂曲,請同學們聽到新主題出現的時候舉手表示。(老師用鋼琴完整的來演奏一遍)
(2)揭示曲式結構:像這樣有兩個樂段的樂曲,稱為“單二部曲式結構”。
(3)分析B樂段的結構特點:通過聆聽,學生首先找到B樂段與A樂段的區別——音區變高了,提高了一個八度的音作為新樂段的開始音、感覺力度也增強許多,從而樂曲的情緒也變得熱烈許多,旋律的起伏更具有歌唱性,比之前的樂段顯得略帶動感些;再聽B樂段是由幾個樂句組成的,總結四個樂句。
(4)肢體感受一下B樂段的四個樂句:請同學們在教室中按穩定拍自由走,聽到一個新的樂句時,轉180度方向繼續走。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