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小步舞曲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音樂人教版(簡譜)五年級上冊唱歌小步舞曲-內蒙古 - 鄂爾多斯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小學音樂人教版(簡譜)五年級上冊唱歌小步舞曲-內蒙古 - 鄂爾多斯
基于課標的課堂教學設計
課題名稱:《小步舞曲》 設 計 者:王麗玲
授課年級:五年級
章節名稱 第三單元:歡快的舞步 學 時 第四課時 課標要求 1.演唱歌曲《小步舞曲》,能表現出小步舞曲的風格特點。 2.知道音樂家巴赫的相關知識。 內容與學情分析 內容分析 1.這首《小步舞曲》是在巴赫器樂作品基礎上改編、填詞而成,是一首二聲部的合唱作品。全曲包括四句,高聲部第一句和第三句完全一樣,第二句和第四句在結尾有一些變化。2.低聲部與高聲部形成對比,在節奏、旋律、情緒上都有所不同,起到對比呼應的作用。 教學重點 1.低聲部的演唱與音準,讓低聲部旋律熟練于心,是合唱的關鍵所在。 2.注意兩聲部演唱時要有所差別,高聲部輕快活潑,低聲部優雅抒情。 教學難點 1.演唱時注意發生位置,不喊唱。
2.合唱教學環節:合唱時盡量做到聲音統一,注意演唱時的音準和學生對聲音的控制能力。
學情分析 1.本次屬于借班上課,學生和我是第一次配合,學生和教師之間的默契度不夠。
2.這個班級沒有進行過二聲部的合唱教學訓練,這是學生們第一次嘗試合唱,這也增大了此次合唱教學的難度,因此我把二聲部的演唱降
低了難度,把二聲部第三句和第四句的旋律做了改動,采用了和高聲部旋律一樣的格式:第一句和第三句完全一樣,第二句和第四句在結尾有一些變化。這樣容易讓學生品嘗到成功的喜悅。教材中設計的原二聲部旋律,讓本班教師進行第二課時的教學時學習,這樣循序漸進,易于“零” 合唱基礎班級合唱教學的開展。 3.喊唱嚴重,要努力克服。
教學目標 1.不喊唱,能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整體表現出小步舞曲優雅歡快的風格特點。 2.合唱時盡量做到聲音統一,盡量提高學生對聲音的控制能力。 3.注意兩聲部演唱時要有所差別,高聲部輕快活潑,低聲部優雅抒情。 4.簡單了解音樂家巴赫。
學生課前需要做的準備工作 1.讓他們知道唱歌不能喊唱,這樣所謂的聲音“洪亮”不是音樂要表達的美。
2.知道兩個聲部要合作,聲音盡量統一。 教學策略 1.設疑法、引導法、實踐法。2.多種形式實踐感受音樂:邊聽音樂 邊打節奏、劃拍、畫旋律線、用律動表現音樂等;邊清唱邊用柯爾文手勢、用手臂上的音階表現音樂等。 3.BINGO兒歌的運用,既是導
入課題的方式,又是貫穿進行三拍子恒拍訓練、及二聲部發聲訓練一條線,既能引起學生學習興趣,又為下面的合唱教學打下扎實的基礎。 4.清唱、范唱、跟琴唱、跟伴奏唱、糾錯、反復在實踐中完善演唱。
教學環節
學習任務設計與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設計
設計意圖 落實目標 導入新課 (讓學生知道要到哪里去) 1. BINGO兒歌導入,進行三拍子節奏恒拍訓練。(師:按三拍子節奏邊打節奏邊有節奏地朗讀兒歌。) 2.唱音階、進行二聲部合唱訓練。(師:由有節奏的邊打
三拍子節奏邊朗讀兒歌,直接過渡到唱三拍子的音階,再直接過渡到分聲部進行簡單的三拍子的二聲部和聲訓練。注意:及時糾正音準和發聲,強調聲音的和諧統一。)
3. 導入并板書課題。(師:BINGO 不僅給我們帶來了好聽的音階歌,還帶來了另一首好聽的合唱歌曲。導入并板書課題:《小步舞曲》) 1.(1)隨教師打三拍子的節奏。(2)隨教師按三拍子節奏邊打節奏邊有節奏地朗讀兒歌。
2.隨教師由有節奏的邊打三拍子節奏邊朗讀兒歌,自然地過渡到唱三拍子音階,再自然地過渡到 進行簡單的三拍子的二聲部和聲訓練,并及時糾錯。
3.聽、領會、讀課題。
BINGO兒歌的運用,既是導入課題的方式,又是貫穿進行三拍子恒拍訓練、及二聲部和聲訓練的一條 “線”,這樣循序漸進,既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又為下面唱歌教學的節奏、音準、合唱等方面打下扎實的基礎。
環節一 (學習任務與學習目標相對應)
低聲部的教學:
(一)學習低聲部旋律 1.多種方式感受音樂,不同形式的反復聽、唱。(師:指導學生按以下方式聽、唱低聲部旋律,并及時糾錯,及時提醒學生正確發聲:靜聽晃動身體、邊聽音樂邊打節奏、邊聽音樂邊劃拍邊視唱(清唱)曲譜、邊清唱邊用科爾文手勢表現音樂、邊清唱邊用手臂上的音階表現音樂、跟琴唱。)
2.引導學生用優雅抒情的情緒表現低聲部旋律。(師:在以上聽、唱低聲部旋律的過程中,隨著學生逐漸熟悉旋律,讓學生深深感受到低聲部的情緒特點,逐步引導學生唱出優雅抒情的情緒。)
1.在教師的引導下,隨著教師用以下多種形式聽、唱低聲部旋律:靜聽晃動身體、邊聽音樂邊打節奏、邊聽音樂邊劃拍邊視唱(清唱)曲譜、邊清唱邊用科爾文手勢表現音樂、邊清唱邊用手臂上的音階表現音樂、跟琴唱。并在教師指導下及時改錯。
2.(1)回答問題 (2)通過逐步感受音樂,唱出優雅抒情的情緒。
多種方式感受音樂,不同形式的反復聽、唱,讓低聲部旋律熟記于心,并能用優雅抒情的情緒演唱低聲部旋律,為以下的合唱教學做好充分的準備。
教學環節 學習任務設計與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設計
設計意圖 落實目標
環節一 (學習任務與學習目標相對應)
(二)加唱低聲部歌詞 能用優雅、抒情的聲音演唱低聲部。(師:用柯爾文手勢指導學生清唱;彈琴,組織學生跟琴唱。并及時糾錯,指導學生用連貫的聲音唱出低聲部優雅抒情的情緒。)
1. 隨教師指導清唱加唱
歌詞。并及時改錯。 2.隨琴加唱歌詞,并及時改錯。
3.通過自己感受和教師指導唱出優雅抒情的情緒。
能用自然的聲音,優雅抒情的情緒演唱低聲部。
環節二 (學習任務與學習目標相對應)
高聲部的教學
(一)通過多種形式的聽、唱,感受高聲部與低聲部的不同。(師:師范唱高聲部歌詞,學生靜聽;邊劃拍邊唱;邊畫旋律線邊唱;邊做律動邊唱、彈琴讓學生隨琴唱等方式直接學唱高聲部歌詞。并及時糾錯。)
(二)引導學生用歡快的情緒,輕快跳躍的聲音演唱高聲部。(師:在以上聽、唱高聲部的過程中,讓學生深深感受到高聲部的情緒特點,唱出歡快活潑的情緒。)
1.靜聽師范唱,回答高聲部與低聲部情緒的不同。 2.隨教師邊劃拍邊唱、邊畫旋律線邊唱、邊做律動邊唱高聲部,并及時糾錯,唱出歡快活潑的情緒。
1. 清唱。 2. 跟琴唱。 3. 及時糾錯。
通過多種形式的聽、唱, 能聽辨出高聲部在節奏、旋律、情緒上與低聲部的不同,并用輕快跳躍的聲音唱出高聲部歡快的情緒。
環節三 (學習任務與學習目標相對應)
合唱部分的教學
(一)聽合唱范唱后,請說出你認為怎樣才能唱好合唱。(師:播放合唱范唱,問:怎樣才能唱好合唱?組織回答并總結。)
(二)合唱此歌。唱出高低聲部情緒的不同,注意音準和聲音的統一。(師:分出高低聲部,組織合唱,用柯爾文手勢指揮低聲部,隨時注意適時指揮高聲部,反復進行合唱練習,每唱一遍及時指出錯誤、缺點與不足,并反復練習此部分。)
1. 認真聽。
2. 回答,各抒己見。 3. 聽教師總結。
1. 用心合唱(清唱)。 2. 高、低聲部及時糾錯。 3. 跟伴奏合唱。
4.不喊唱,注意發聲正確,唱出高低聲部情緒的對比,盡量用統一的聲音合唱此歌。
不喊唱,能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整體表現出小步舞曲優雅歡快的風格特點。合唱時盡量做到聲音統一,盡量提高學生對聲音的控制能力。
教學環節 學習任務設計與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設計
設計意圖 落實目標
環節四 (學習任務與學習目標相對應) 簡單了解音樂家巴赫。 (師:大屏幕出示巴赫簡介,組織學生朗讀) 朗讀大屏幕上音樂家巴赫的資料,了解、記憶。 知道音樂家巴赫的相關知識。 環節五 (學習任務與學習目標相對應) 課堂小結。(師:1.你覺得我們班本節課合唱效果如何?2.播放《小步舞曲》音樂伴奏,在歌聲中結束本課。 1. 說出自己的想法。 2.邊唱邊做律動結束本課。 讓學生對全班的合唱有一個真實的評價。歡樂的歌聲中結束本課,讓
學生更加喜歡音樂。
達標檢測
由于是這個班的第一次合唱,所以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你覺得我
們班本節課的合唱效果如何?(讓學生在成功的喜悅中體會收獲,并發現問題,增強自信,為以后的合唱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板書設計 小步舞曲 高聲部旋律線(電子版無法顯示)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