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纜車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音版五年級上冊第6課《纜車》浙江省 - 麗水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欣賞《纜車》
一、教學目標:
1. 通過聆聽,讓學生感受到管弦樂《纜車》中各樂器音色之美、對比之美,以及同一首音樂不同的表現形式,使學生能慢慢愛上經典音樂。 2. 通過學習,能夠聽辨、演唱樂曲《纜車》的兩個主題音樂,并知道出現的順序,了解樂曲的結構,培養學生的音樂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現力。 3. 在聆聽、律動、模擬演奏等活動中,學會主動認真的聆聽音樂、參與音樂各項活動的學習,并能關注音樂要素在音樂表現中的作用。 二、教學過程設計 (一)律動導入
師:同學們!讓我們用音樂的方式進入我們的學習吧!(主題二的節奏練習)
(二)聆聽男聲合唱版《纜車》
1. 師:“今天,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首意大利名曲《纜車》。我國的男高音歌唱家趙登峰在1993曾經憑借這首歌在維也納的百樂宮獲得了世界最佳男高音歌唱家的稱號,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他那高亢明亮激動的演唱。”
2. 生聆聽,感受領唱和齊唱兩種演唱形式。 3. 師生嘗試領唱、齊唱。
提問:“ 我和你的演唱產生了一種什么樣的感覺?” (對唱、呼應)
(三)聆聽主題一
1.聆聽主題一,感受呼應的感覺,并用動作表示。
2. 出示主題一樂譜,師邊彈邊唱,請學生找出呼應的旋律,并師生對唱。 3. 了解演奏樂器,感受音樂的呼應: (1)聆聽主題一(長笛+大提琴)
A.提問:“音樂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
B.生答,出示長笛,簡介,并一起模擬長笛演奏,用“DU”模唱。 C.再聽,找出另外一種樂器——大提琴,引導學生從音色上聽辨
并說出原因。
D.出示大提琴及演奏圖,探索大提琴的大小和音色特點。并模擬
大提琴的演奏,感受管樂和弦樂演奏方法的不同及音色的不同。
(2)聆聽主題一(大提琴+長笛)
師:“如果說音樂由弱到強表現出的是纜車上行的感覺,那么這
段音樂帶給我們是什么感覺?為什么?”
生:大提琴音色低沉,帶給我們下行的感覺。 (3)從旋律走向感受纜車的上行和下行:
A.師:“先長笛再大提琴,讓我們感受到纜車上行;先大提琴奏再長笛演奏,帶給我們的又是纜車下行的感覺。可是,拋開樂器和音色的不同,其實作曲家在旋律中就已經告訴了我們上行和下行。”
B.師范唱,生說出上行和下行,并試著唱一唱。
4.聆聽全曲,找出主題一一共出現了幾次。
A.生答,并說出兩次主題長笛和大提琴出現的不同順序。 B.聽辨樂曲結尾處的樂器,說說表現了什么。 (四)聆聽主題二 1.師唱歌詞引出主題二。 2.出示樂譜,師生一起跟琴演唱。
3.提問:“這段樂曲帶給我們什么樣的感覺,表現了什么情境?” 生答:激動、興奮…… 4. 聽辨主奏樂器:
5. 出示小提琴,模擬小提琴的演奏,并看小提琴和大提琴的演奏對比圖。 6. 聽音樂演奏,小結主題二的特點。 (五)完整聆聽全曲:
1. 師:“層次豐富、相互呼應的主題一和明亮、激動的主題二,就構成了管弦樂曲《纜車》。接下來,讓我們來聆聽全曲,聽聽兩個主題出現的順序是怎樣的,讓我們用動作和筆記錄下來。” 2. 聆聽全曲,可做律動和模擬各種樂器的演奏。 3. 師生一起完成歌曲的結構記錄。 引子+1.2.2+間奏+1.2.2+尾聲
師:“為什么會出現這種像歌曲一樣的結構?” 4. 介紹樂曲的創作背景: (六)拓展延伸:
一起聆聽由帕瓦羅蒂和流行音樂組合及童聲合唱團一起合作演唱的
《纜車》,感受其世界名曲的魅力。 (七)小結結束:
師:“柴可夫斯基曾經說過,音樂是上天帶給人類最偉大的禮物。今天我把這個禮物送給大家,希望同學們能喜歡這個禮物,并愛上這個禮物!”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