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小寶寶睡著了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音樂人音版一年級下冊6美好的夜《小寶寶睡著了》遼寧省級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小學音樂人音版一年級下冊6美好的夜《小寶寶睡著了》遼寧省級優課
《小寶寶睡著了》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1、《小寶寶睡著了》是一首搖籃曲,2/4拍,五聲宮調式,曲調優美抒情,描繪了靜靜的夜晚,小寶寶在悠蕩的搖籃里,聽著媽媽甜美的歌聲,漸漸入睡的情景。
2、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具有天真活潑、好玩好動、好奇心強、想象力也很豐富的特點,歌唱表演處于初級階段,感受和聆聽音樂還處于未知階段,并且他們的注意力常常容易分散。因此,積極調動學生積極地投入學習,培養他們良好的聆聽演唱習慣,使他們感受到音樂的美,是我這節課的主要解決的問題。
3、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能用柔和的、充滿愛的聲音演唱歌曲《小寶寶睡著了》,體會媽媽深深的愛。
2、過程與方法:在感受、模仿、對比、探究、表演等學習過程中多方位體驗歌曲并表現歌曲。
3、知識與技能:感受搖籃曲優美抒情、輕柔安定的意境,并能用動作和歌聲表現自己感受到的情感和意境。
4、教學重難點
感受搖籃曲優美抒情、輕柔安寧的意境,用柔和的、充滿感情的聲音演唱歌曲《小寶寶睡著了》。
5、教學策略
情景創設、引導啟發、聽賞感知、對比體驗、聯想模仿、情感渲染
6、教學準備
電子琴、課件、卡片板書、音像資料、布娃娃等
7、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創設情境
1、 師:“同學們好!快樂的音樂課又要開始了,老師今天給你帶來了禮物,你們看這是什么?(出示月亮卡片)這些又是什么?(出示小星星)你們喜歡這彎彎的月亮、閃爍的小星嗎?( 師邊問邊把月亮、星星卡片貼在黑板上)
2、月亮和星星在天空出現的時候,就表示什么時間來臨了? 生:晚上
3、現在就讓老師為你們布置一個美麗的夜空好嗎?
老師在《小寶寶睡著了》的音樂背景下,操作課件創設夜的氛圍。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營造靜靜的夜晚的氛圍,讓學生形象直觀的感受歌曲的情調。 二、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 教師范唱歌曲
師:“多美的夜啊,月亮出來了,星星眨著眼睛,外面靜悄悄的。這時從遠處的房子里傳來了一陣動聽的歌聲,請同學們閉上眼睛靜靜地聽一聽,猜猜這首歌是唱給誰的?” 2、 引導學生回答
(1)是誰在這靜靜的夜晚給小寶寶唱歌呢? (2)小寶寶聽完媽媽的歌怎樣了? 3、 揭示課題
師:“這是媽媽哄小寶寶入睡時唱的一首搖籃曲,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小寶寶睡著了》。請跟老師一起來讀一讀!” 4、 探索魔力
師:“媽媽的歌聲有什么魔力,為什么小寶寶聽著聽著就睡著了?”
【設計意圖】:通過老師的唱、肢體動作,使學生在聆聽的過程中,激發出對音樂的學習興趣。 三、聆聽感受,熟悉旋律
1、 對比聽賞,引導學生感受歌曲“舒緩”的特點。
(1)教師改變速度和力度來范唱歌曲。
(2)師:大家聽聽剛才老師演唱的歌曲在速度、情緒、聲音力度上發生了什么變化?這樣唱小寶寶聽了能睡著嗎?我們應該用什么樣的速度和聲音來演唱搖籃曲呢?
總結:慢速和輕柔是搖籃曲的主要特點,也是媽媽歌聲中的重要魔力。(帖黑板 輕柔)
(3)師:媽媽的歌聲還有很多魔力,讓我們一起去聽一聽、找一找,比一比誰找得最多。
【設計意圖】:對比聆聽、音畫結合聆聽,輕松體驗媽媽歌聲的魔力——慢速和輕柔……,并從中感受搖籃曲的特點。
2、“搖搖籃”活動,引導學生體驗搖籃曲的輕柔感,初次模唱歌曲旋律。
(1) 設問:搖籃是什么?誰見過搖籃?怎樣可以搭成一個搖籃?(同座兩人搭搖籃)
(2) 試一試:搖籃是怎么搖動的?怎樣搖可以讓寶寶感到舒服哪? (3) 生感受:隨著音樂一起輕輕搖動搖籃,并用“呣”來為寶寶哼唱搖籃曲……
【設計意圖】:用肢體體驗、感受搖籃的搖蕩感,引導學生感受歌曲的速度和節奏,同時初步熟悉歌曲的旋律。
3、 劃旋律線,引導學生感悟媽媽歌聲的平穩、連貫,讓學生進一步熟悉歌曲的旋律。
(1)師:搖籃搖來搖去,像什么?
生:像小船
(2) 師:搖籃搖來搖去像小船,那媽媽的歌聲變成了航行路線!可是該怎么走呢?師畫出三條航行路線(旋律線),哪一條是媽媽歌聲變的呢?請大家來猜一猜,幫忙選一選吧。
總結:第一條線起伏太大,高低不平,不平穩;第二條線斷開了,不連貫;第三條線最合適,既平穩又連貫。同學們,我們又找了媽媽歌聲中的兩個魔力:平穩、連貫。(貼黑板)
(3)師:請同學們舉起右手作為小船的船槳,沿著小船的航行路線擺動手臂,身體要隨著小船起伏;劃船的同時,我們用“嗚”來為小寶寶哼唱搖籃曲。
【設計意圖】:在劃旋律線環節,教師將搖籃生動地喻為小船,并通過選擇用肢體劃路線 (旋律線)的方式,讓學生感受媽媽歌聲的特點——平穩、連貫,從而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使學生在體驗活動中形象地感受歌曲旋律的走向。 四、總結體會,學唱歌詞
1、 熟悉音樂內容,按節奏讀歌詞。
師:媽媽可真了不起,用歌聲哄睡了可愛的小寶寶,媽媽到底唱了些什么呢?我們跟著伴奏音樂一起來讀讀歌詞吧! 2、 學唱歌曲。
(1)師:讀歌詞的時候,有的同學已經迫不及待地開始學唱媽媽的歌了,別著急,現在老師就把這首歌教給大家,檢驗一下你們唱得是不是正確。
(2)讓學生隨琴,跟著教師一句一句地學唱 (3)重點解決最后一句,糾正學生,唱四拍。
(4)整句連起來隨琴唱一遍。體會越來越輕,越來越慢。 (5)完整地跟琴唱一遍。注意聲音輕柔。
(6)教師及時處理演唱中的問題。
(7)回顧媽媽的魔力,帶著媽媽的這些魔力完整演唱歌曲!驹O計意圖】:從熟悉旋律、熟悉歌詞、學唱歌曲,從簡到難層層遞進,符合小學一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以逐句學唱、集體演唱等方式學唱歌詞,避免學唱的過程枯燥、單一。 3、 綜合表演(分組表演唱和加入伴奏樂器)
師:歌曲里都唱到了誰呀?
(1) 分角色表演,商量誰來扮演媽媽、小寶寶、搖籃? (2) 老師和學生一起邊表演邊唱。
(3) 出示打擊樂器碰鈴,學生討論怎樣為歌曲伴奏? (4) 分別用兩種方法為歌曲伴奏。(課件出示伴奏方法) (5)老師為你們歌聲和伴奏聲陶醉了,讓我想起了媽媽小時候哄我入睡的情景了,老師這里有一個布娃娃,誰能上來模仿一下,我們小的時候,媽媽是怎樣哄我們入睡的呢?
(6)師:讓我們也來做一次媽媽,哄自己的寶寶睡覺吧。一起伴著輕柔的碰鈴聲和輕柔的動作,甜甜地來為可愛的小寶寶唱首搖籃曲吧! 【設計意圖】:回憶、模仿媽媽哄寶寶唱搖籃曲的情境,將具體的生活場景融入到歌曲表演唱中,直觀形象地啟發學生從模仿中表現媽媽歌聲中的魔力。 五、情感升華,拓展延伸 滲透人文主題——母愛
1、 師:媽媽賦予我們生命,哺育我們長大,教我們學說話,學走路,
輔導我們學習,教育我們成才,媽媽為我們付出了太多太多……此刻,你有什么話想對媽媽說嗎?
2、 師:讓我們在美麗的星空下大聲地對媽媽說一聲:媽媽,我愛
您!
【設計意圖】:運用拓展延伸的情感教學,滲透人文主題——母愛,從媽媽照顧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入手,使學生由衷地感受到母愛的偉大,讓孩子們在感動和幸福的氛圍中體會到媽媽歌聲的最大特點——充滿了愛。并引導學生回報媽媽的愛。 六、結束部分,教師小結
師:孩子們,今天你們讓老師很感動,老師感覺到了你們對媽媽深深的愛,媽媽對我們的愛是媽媽歌聲中最大的魔力,這是因為媽媽用心、用愛為我們唱搖籃曲,所以我們才能睡的那樣甜、那樣香。 世界上有無數的媽媽,就有無數深情的歌聲。最后,讓我們再次 唱響《小寶寶睡著了》這首歌。讓我們在媽媽的搖籃曲中,輕輕地走出教室,把媽媽的歌聲帶到校園的每一個角落,讓我們永遠銘記媽媽對我們深深的愛!
【設計意圖】這樣結課,緊扣歌曲的主題,使學生帶著滿懷喜悅、滿懷收獲的愉悅心情,離開教室。從而讓學生產生一種情感滿足而又流連忘返、意猶未盡的感覺。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