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筆算除法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數學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除法》天津市 - 濱海新區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數學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除法》天津市 - 濱海新區
《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除法》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表內除法和除數是一位數的口算除法的基礎上展開教學的。學好本節課,對學生進一步學習“一位數除三位數”和“除數是兩位數的筆算除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本節課的特殊性,為學生提供開放的課堂、愉悅的氛圍,幫助學生理解筆算除法的算理,并在學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探索并發現用豎式計算的方法,充分理解筆算除法的順序。 二、設計理念
本節課充分利用主題圖創設的植樹情境,意在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使學生體會植樹活動中也有數學,激活學生的問題意識,強化數學教學的育人功能。把操作過程和筆算豎式結合起來,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筆算除法的算理。 三、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有了口算除法和除法豎式的基礎,但是不理解算理,所以在教學中讓學生在動手擺小棒活動中理解筆算除法的算理 ,重視溝通算理與算法的聯系,為后面學習除數是多位數的除法奠定扎實的基礎。 四、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一位數除兩位數的筆算除法,并能快速準確地進行筆算。
2.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及初步的動手操作能力。
3.培養學生的收集數學信息、提出問題的能力。 4.培養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 五、教學重點
教學重點:掌握除數是一位數的筆算方法,特別是商的書寫位置。 教學難點: 理解每求出一位商后,如果有余數,應該與下一位上的數合在一起,繼續除的道理。 六、教學過程
(一)溝通舊知,建立聯系(3分鐘)
師: 同學們,你們知道孔子吧?他曾說過“溫故知新”(貼),知道什么意思嗎?我們要不斷地溫習所學過的知識,才能獲得新知識。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用舊知識解決新知識。口算,并說出口算過程:150÷3=,240÷6=
點評:你的口算速度可真快啊!你的口算掌握的也不錯!
【設計意圖:梳理,鞏固已有個知識經驗,為后面所學知識做好鋪墊。】 (二)創設情境,導入新課(1分鐘)
師:你們知道3月12日是什么節日?(播放視頻)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個用除法解決的數學問題嗎?
【設計意圖:利用植樹節進行導入,滲透環境教育,同時讓學生在解決植樹問題中學習新知。同時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學問題,在理解題意的基礎上,列出算式。】 (三)自主探究,領悟算法(26分鐘) 1. 教學例1: 42÷2(12分鐘)
(1)口算
師: 我們先來解決第一個問題。怎樣列式?(師板書42÷2)42÷2等于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生1:(配課件出示)42可以看成40和2,40÷2=20,2÷2=1,20+1=21。 師:你的口算能力可真強!結果對不對呢?我們能否借助小棒驗證它?請大家拿出42根小棒,動手分一分。 (2)分小棒
師:誰來展示自己的方法? 生用師的教具展示分法
師追問:你是怎么分的?(生匯報)和他分的一樣的舉手!我們一共分了幾次?引導:先分„再分„(整捆的→幾個十,單根的→幾個一) 【設計意圖:通過動手分小棒,讓學生明確算理掌握數學結合的數學思想。】 (3)探究豎式
師:其實,分小棒還可以寫成除法豎式呢!想不想嘗試?請大家現在學習單上嘗試的寫出豎式! 生1板書豎式
(4)結合豎式說算理和算法 ①小老師講解
師:下面我們以最熱烈的掌聲歡迎生1結合小棒圖講解自己的計算過程。
生1匯報:我分了兩次,第一次先分4個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得
2個十,對應豎式就是 先看十位,4÷2=2,2寫在十位上,表示每份是20。二二得四,在這里寫4,因為在十位上,就表示40了,表示第一次分掉了40根小棒。42-40=2,把2落下來,第二次是再把這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1根,對應豎式就是,2÷2=1,1就寫在個位上。一二得二,2表示第二次又分掉的2根小棒,2-2=0,0最后沒有剩余。
師點評:你真是位合格的小老師,思路特別的清晰。再次掌聲歡送他。 ②師追問意義 2表示什么?
2為什么要寫在十位上? 4表示什么? 這個2又表示什么?
1表示什么?為什么寫在個位上? 這個2和0又分別表示什么呢? ③生完整敘述計算過程
我們在分小棒時,分了幾次?哪兩次?那寫筆算時也要寫幾步?哪兩步?(引導概括回答:先看十位,商怎么寫?十位分完了,再看個位,商怎么寫?) ④錯誤資源展示
師:可是偏偏有同學是這樣寫的,可以嗎?為什么?(多數會喜歡第一種,簡單,豎式短)
師:這種方法雖然豎式很短,但是我們只能看到結果,看不出分小棒
的過程,所以說還是這種方法寫得比較完整、簡潔。 師:這道題寫完了嗎?提醒注意:補充單位、答話! ⑤及時鞏固練習
師:如果沒有小棒,你會計算嗎?69÷3,請大家快速用豎式計算。 展臺展示錯誤資源 (預設:只寫一半→只分了6個十,沒有分9個一,你沒分完。)
生匯報(課件展示筆算過程)
師:回顧一下,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都用了哪幾種方法?(口算、小棒、寫豎式)
【設計意圖:二年級下學期學生已經接觸過簡單的除法豎式,有一定的經驗。因此,先讓學生嘗試,展示他們有可能出現的各種不同方法,讓學生在區分和對比中明確正確、規范的除法豎式寫法,杜絕在以后的練習中學生有可能出現的錯誤。】 2. 教學例2: 52÷2(9分鐘) (1)自主探究豎式的計算方法
師:那接下來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解決52÷2=?提示:這個豎式計算和前面的有點不一樣,當你計算遇到困難時,可以借助小棒去驗證,然后再寫豎式。開始吧! (2)溝通算理和算法 ① 板書豎式(錯誤的)
(留下他,結合另一生分小棒,讓該生把豎式補充完整) 點評:你能及時改正自己的錯誤就是好學生。(拍拍肩)
② 分小棒(展臺)
師:那誰來借助小棒分一分?
生匯報→你們覺得有道理嗎?他分了幾次?在2次分的過程中,他有個動作特別重要?是什么?(拆、合)把誰拆了?(第一次分完后,剩余的1捆,也就是1個十)拆之后干什么?把誰合起來了?(1個十和2個一合起來)→大家觀察的可真仔細! 師:你能對照分小棒的過程,改正自己的豎式嗎? 師:你能借助小棒圖說說你的計算過程嗎?
【設計意圖:借助操作小棒,同時加上同步的板演,體現數形結合,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算理。】
③ 幫助學生進一步明確除法豎式的計算過程
師:誰能完整的說說計算過程?(生簡潔匯報)大家聽懂了嗎? 引導概括回答:先看十位,商怎么寫?再看個位,商怎么寫? 師:(指著被除數下面的4)這個4是怎么得到的?(2×20) 這個1是怎么來的?表示什么? 12是怎么得到的?表示什么? 這個12又是怎么得到的?(2×6) ④同桌互相說說計算過程
【設計意圖:全面放手讓學生獨立探究52÷2的筆算過程,培養轉化遷移的思想。遇到問題借助小棒分一分,通過數形結合的思想,強化筆算的過程。在分析算理的同時適時滲透、抽象、提煉算法,讓學生明白這時得到的4不僅表示4個十,而且還可以通過2乘2個十
得到,這里既是方法又是含義。有效的建模,并及時組織練習,讓學生從“感悟”算理到“生成”算法的跨越,引導學生逐步領悟算理的基礎上自己總結算法,實現由算理到算法的自然過渡。】 3. 比較例1與例2的異同(1分鐘)
師: (手指板書)同學們,我們再來觀察,這兩個除法豎式有什么不一樣呢?你的眼睛真明亮!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貼板書: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除法)
引導生看十位:例1十位能除盡,沒有余數;例2十位不夠除,有剩余。
師追問:當被除數的十位除后有余數怎么辦?(和個位合起來接著除)沒有剩余,接著除。
【設計意圖:在例1和例2兩個除法豎式的比較中,既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又能在理解算理的同時,歸納出筆算除法的計算方法。】 4.及時鞏固練習(4分鐘)
師:下面我們再來練一道。完成練習單92÷4,要求豎式計算,開始! 展示錯誤資源(針對有錯的地方讓生糾正) 課件出示筆算過程 (生匯報)
師:為了避免這些錯誤出現,我們在筆算兩位數除以一位數時應注意什么?
引導:筆算兩位數除以一位數,從哪一位開始除?每次的商寫在什么位置?(生匯報)
(四)鞏固練習,內化新知(5分鐘)
1.數學診所
下面讓我們快馬加鞭的走進數學診所,判斷對錯。(師適時追問錯題原因)
大家在計算時盡量避免這些這些錯誤的出現,一定要認真,認真,再認真。 2.解決問題
接下來,張老師就需要大家的幫助了。這是買飲料的購物小票,不小心把單價處弄臟了,你能幫我算出每箱飲料多少錢嗎?(生獨立解決問題)
生匯報算式及計算過程 謝謝你幫助我解決了問題。
【設計意圖: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設計意圖: “數學診所”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算理, “解決問題”體現了“算用結合”的思想。】
(五)總結反思,分享收獲(2分鐘)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新收獲?
師總結:“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除法”在生活中的用處有很多,希望這節課,能讓大家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如虎添翼,更上一層樓。 【設計意圖:既讓學生回顧所學的知識,又能重溫學習的過程和方法,還體現課堂的延伸,課堂不僅是解決問題的場所,也是產生問題和思想的源頭。】 (六)拓展(3分鐘)
最后留給大家一道思考題。想一想 里能填幾,比一比誰的答案多。你可以先獨立再小組討論。開始!
師引導:想想這道題的突破點在哪?(生匯報) 師追問:個位處理完了,十位上的數是隨便寫嗎?
【設計意圖:適度深化就是使學生的學習向更深的階段發展,目的是促進學生的認識水平不斷提高。在強化算理的同時也向學生們滲透逆向思維,打破了慣性思考。】
師:好了,有興趣的同學下課繼續思考。今天這節課就上到這里。再見!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