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認識面積
視頻課題:北京版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認識面積》江西省 - 宜春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lián)本站系客服
《認識面積》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1、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結合實例使學生初步認識面積的含義,知道用正方形作面積單位最合適,能用正方形作單位表征簡單圖形的面積。 (2)過程與方法
讓學生在觀察、比較、拼擺、度量等數(shù)學活動中,進一步理解面積的含義,知道確定面積單位的方法,培養(yǎng)初步的度量意識。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在用不同圖形作單位度量面積的過程中,感受用正方形作面積單位的合理性。
2、內(nèi)容分析:
主要是這兩個內(nèi)容:認識面積,探索比較面積大小的方法。本課內(nèi)容是在學生學了長方形和正方形以及它們周長計算的基礎上來進行教學的。通過學生觀察、觸摸和比較所熟悉的物體表面的大小來理解面積,從而概括出面積的含義。學習本課內(nèi)容,為以后學習長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幾何圖形的面積打下基礎。
3、學情分析:
“面積”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是一個既陌生而又熟悉的內(nèi)容。學生在三年級上冊已學習了“周長”,對正方形、長方形的周長及其計算已經(jīng)掌握。學生從學習長度到學習面積,是
空間形式認識發(fā)展上的一次飛躍,學生理解概念有一定的難度。
4、設計思路:
本節(jié)課主要內(nèi)容是認識面積及探索比較面積大小的方法,由于小學三年級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還很薄弱,對“面積”概念比較難把握,因此我主要通過用手摸一摸活動,讓學生充分感知面積的含義。再經(jīng)歷比較各類兩個圖形面積大小的過程,結合游戲,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體驗比較策略的多樣性。
5、教學重點:結合實例使學生初步認識面積的含義。
教學難點:度量意識的培養(yǎng)
5、教學準備:課件,測量用圖,圓片、三角形、正方形若干
二、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聽歌曲《幸福拍手歌》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復習舊知,引出新知 出示班集體照片。
師:老師想把照片洗出來掛在班里,你們說還缺了個什么? 生:相框。
江西省高安市第七小學 吳婷婷
師:廣告公司老板說邊框按長度收費,玻璃按大小收費。你知道邊框的長度指的是哪?玻璃的大小又指的哪嗎? 請生上臺來指一指。
師:其實邊框的長度就是這個相框的周長,而邊框圍起來的這個部分,像刷子刷過的部分就是這個玻璃的面。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探究有關“面”的知識——認識面積。(板書:認識面積)
(設計意圖:通過具體情境,引導學生回憶以前的舊知——周長,為后面的學習做好積極的鋪墊,而后通過玻璃的面引出課題。)
2、調(diào)查學情,歸納問題
師:孩子們,你們聽說過面積嗎?關于面積,你有什么想了解的嗎?
生1:什么是面積? 生2:面積有多大?
師:看來你們都是愛學習會思考的孩子!哪我們先來解決第一個基礎問題:到底什么是面積呢?
孩子們準備好開啟本次的探秘之旅嗎?出發(fā)吧!
(設計意圖:通過摸排學情,可以清楚了解孩子們的問題所在,這樣可以更加有效的來解決問題。)
江西省高安市第七小學 吳婷婷
二、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1、找一找: (1)感知“面” (課件出示“面”)
師:認識這個字嗎?會讀嗎?生:會。 拿出數(shù)學書,師問:數(shù)學書有面嗎? 生:有。
師:我們一起把它的面請到屏幕上,好嗎? 請學生上臺來摸一摸數(shù)學書的面。 師:他摸對了嗎? 生:對!
師:這個小老師教的不錯。我想請教你:請問數(shù)學書的面有范圍嗎?在哪?請你指一指在哪個范圍內(nèi)才是數(shù)學書的面呢?
伸出手來,我們一起指一指:“這——里面就是數(shù)學書的面”。
請學生邊指邊找出其他的面。 生1:這里面就是桌子的面。 生2:這里面就是黑板的面。 。。。
江西省高安市第七小學 吳婷婷
生3:這里面就是文具盒的面。(師強調(diào)有的物體會有多面)
(2)感知“平面“和”曲面“ 師:你們身上有面嗎? 生:手掌面。腳掌面。
師:聽口令:一手摸臉面,一手摸桌面,看看有什么區(qū)別? 生1:桌面是平平的,硬硬的。 生2:臉面是軟軟的,凹凸不平。
師:沒錯,桌面和臉面我們感覺出了不同,其實桌面我們可以稱為——平面,而臉面不平,在數(shù)學上,我們稱為——曲面。
師:再考考你們,蘋果有沒有面? 生:蘋果皮這部分就是它的面。 師:她是個什么面? 生:曲面。
師:不管是平面還是曲面,這些面的存在都離不開什么? 生:物體。
師:所以,我們把這些都叫做物體的面。 師:沒有物體會有這些面嗎? 生:不會。
江西省高安市第七小學 吳婷婷
師:而且這些面我們都能看得見摸的著,像這些能摸得到或看的到的面,我們稱之為物體的——。
生:表面。
師:你的總結能力真強!擊個掌慶祝一下! 掌門挨在一起,請學生觀察。 師:你們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生:老師的掌面大,**同學的掌面小。 師:也就是說物體的表面都有大有小。
其實“物體表面的大小就是指它們的面積。” 師:孩子們,面積就這樣慢慢向我們走來,你們是否已經(jīng)有了點感覺?那我們趕快去下一站看看吧!
(設計意圖: 學生的建構不是教師傳授的結果,而是親身經(jīng)歷,通過與學習環(huán)境的交互作用來實現(xiàn)的。面是什么?說不清、道不明,但只要動手“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學生就能做心中有數(shù)了。在大量直觀的體驗活動中,學生能實實在在的觸摸到面是什么。)
2.說一說
師:我們已經(jīng)知道物體表面的大小就是指它們的面積,你能說一說什么是數(shù)學書封面的面積嗎?
生:數(shù)學書封面的大小就是數(shù)學書封面的面積。 師:課桌面的大小就是指——生:課桌面的面積。
江西省高安市第七小學 吳婷婷
師:文具盒表面的大小就是指——生:文具盒表面的面積。 師:你能照樣子說一說嗎? 生匯報。
師:你們都能結合身邊的具體事例來描述什么是面積,真棒!哪我們可以出發(fā)去下一站啦!
(設計意圖:面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本環(huán)節(jié)加強了直觀教學,豐富學生的直接經(jīng)驗。通過設計找、摸、看、比、舉例等多種 活動,結合身邊具體事物來描述什么是面積,通過活動感知平面物體和曲面物體都有面積。)
3.涂一涂
師:我們來玩?zhèn)涂色游戲比賽,好嗎?那女生pk給面積上色。要求:涂得又快又好的一方獲勝!
師:在哪涂色呢? 生:黑板上。
師:那這樣,你們指揮老師在黑板上圍出2個面積好嗎? 生說開始,封閉起來后生說停。
老師引導學生說出圍出的線其實就是周長,周長里面的部分就是面積。
老師故意圍出兩個大小不一樣的封閉圖形,由不公平的涂色引出再玩一局。
江西省高安市第七小學 吳婷婷
第二局老師故意畫了一個不是封閉的圖形,引出了學生的疑問。
師:為什么不能繼續(xù)比呢?老師這也帶來了一些圖形,我們一起來探究一下。
出示2類圖形,討論怎么分類。
師:我們把封閉圖形刷上顏色好嗎?一起說“刷——” 隨后討論能不能給不封閉圖形刷上色。
師:所以說只有封閉圖形才有大小。我們把封閉圖形的大小就叫做它們的面積。
師:現(xiàn)在我們知道什么是面積了,有幾層含義? 生:2層。 師:一起讀一讀。
恭喜你們對面積有了更深的認識,接下來就帶著我們的收貨一起去下一站吧:比一比!
(設計意圖:通過有趣的涂色比賽,讓學生認識到只有封閉圖形才有面積,從而得到面積的第二層含義。)
4、比一比
師:看看這幾個封閉圖形,哪個面積最大?哪個面積最小? 生:②號正方形最大,④號圓形最小。
師:在數(shù)學里我們把看一眼就能比較出的方法稱為觀察法。
江西省高安市第七小學 吳婷婷
師:瞧,這兩圖形哪個面積大? 生1:紅色大。 生2:藍色大。 生3:一樣大。
師:同學們的答案不統(tǒng)一,看來用觀察法不能一眼判斷出這兩個圖形的大小,想想還有什么好辦法? 生:可以將這兩個圖形重疊在一起比較。 師:重疊是個好辦法,我們來試試。
課件演示重疊過程。
師:下面這兩個圖形哪個面積大?用觀察法能一眼看出來嗎? 生:不能,因為兩個長方形一個更長,一個更寬。 師:那我們用重疊法試試。 生:不行。
課件演示。
師:用觀察法、重疊法都不能解決這個問題,我們請學具來幫忙,好不好?
師:老師給每個小組都發(fā)了兩個長方形,準備了一個學具袋,請四人一小組,借助這些學具擺一擺,想辦法比較出兩個圖形的面積的大小。
江西省高安市第七小學 吳婷婷
師:在同學們齊心協(xié)力的合作中比較出了兩個圖形的大小,都認為藍色長方形的面積更大。
(設計意圖:通過安排一系列的活動,學生經(jīng)歷了“猜想—動手操作—驗證”的全過程,在動手、動腦、合作交流中享受展示自我的信心。)
5、猜一猜:請男生女生閉眼分別觀察兩個圖形的大小,最后猜一猜誰看到的圖形面積大。
師:正因為小正方形的大小不一樣就不好比較,也就是說要比較兩個圖形的面積的大小,要用統(tǒng)一的標準測量。 師:看來你們這次探秘之旅的收貨可真不少。
(本環(huán)節(jié)通過設計比較兩個長方形的面積的大小,分別采用觀察法、重疊法、測量法使學生體會產(chǎn)生面積單位的必要性,豐富了學生建立面積單位的表象。學生通過認知統(tǒng)一圖形后,猜想是不是正方形的個數(shù)越多,這個圖形的面積就越大。對學生來說,具有挑戰(zhàn)性,產(chǎn)生認知沖突,加速了運用統(tǒng)一的標準來測量即建立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6.談收獲
師:你們現(xiàn)在能回答開課前提的問題了嗎? 生:我知道了什么是面積。 生:我知道了面積有大有小。 7.唱一唱
江西省高安市第七小學 吳婷婷
師:是啊,面積無處不在,只要我們用心就會發(fā)現(xiàn)它就在我們身邊,讓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吧!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將學生所學的知識改編成熟悉的歌謠《面積在哪里》,讓學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感悟學習數(shù)學的價值。)
結束語:伴隨這歡快的歌聲結束了我們這節(jié)課的學習之旅,愿同學們能用數(shù)學的眼光去看世界。
視頻來源:優(yōu)質(zhì)課網(wǎng) www.jixiangsibao.com
首頁 | 網(wǎng)站地圖| 關于會員| 移動設備| 購買本站VIP會員
本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共享上傳,除本站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和本站聯(lián)系并提供相關證據(jù),我們將在3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
Copyright© 2011-2021 優(yōu)質(zhì)課網(wǎng) 版權所有 by dedecms&zz 豫ICP備11000100號
工作時間: AM9:00-PM6:00 優(yōu)質(zhì)課網(wǎng)QQ客服:983228566 投稿信箱:983228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