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軸對稱圖形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北京課標版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軸對稱圖形》河北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軸對稱圖形》教學設計
內容 北京課標版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
課時 1課時 單位
教學 背景
“對稱”是學習空間與圖形知識的必要基礎,對于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本課作為第一學段的內容,對學生的要求僅僅是直觀理解軸對稱圖形的特征,即沿對稱軸對折兩邊完全重合。而不要求學生畫出對稱軸及在方格紙上畫出軸對稱圖形
的另一半。 二年級的學生的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在學習抽象的幾何概念時需要直觀形象的支撐。他們在生活中已經積累了一些“對稱”的感性經驗,學過一些平面圖形的特征,具有一定的空間觀念,這對本課的學習奠定了基礎。教學中應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入手,通過觀察和動手操作幫助學生理解,落實教學目標。
教學 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直觀認識軸對稱圖形,能在諸多圖形中辨別軸對稱圖形。
2.經歷觀察、操作、想象、自主探究等活動,發展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3.聯系生活實際培養學生認識、發現、探索美的能力,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學數學、愛數學的情感。
重點 認識并理解軸對稱圖形的特點。 難點
能準確判斷軸對稱圖形。
教學 策略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
義的……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
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教學時利用猜一猜、折一折、畫一畫、
剪一剪等方式,提供多次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讓學生通過實踐操作、
觀察、比較、歸納等學法掌握新知。學生在玩中學,在做中得到體驗和發展。
~ 2 ~
教學
準備
課件、彩紙、剪刀、樣圖、展示板等。
活動內容
設計意圖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以游戲的方式
導入,既活躍
了課堂氛圍,
又激活了學生的生活經驗,讓游戲的趣味
性和思維性巧妙融合。為認
識軸對稱圖形的教學作好鋪墊。
通過觀察和操
作讓學生在活動中獨立思考,理解 “完全重合”的含義。培養學生
一、創設情境,初步感知。 1.剪一剪(個別):
觀察心形氣球和剪紙圖片,學生找
方法嘗試剪紙。
2.比一比:
誰剪的形狀更像實物?
3.說一說:
為什么他的作品更像實物?引出 “對稱”這一特點。 剪出對稱作品的關鍵步驟是什么?引出“對折”、“兩邊完全重合”。 另一個作品有什么缺點?對比理解“兩邊完全重合”的含義。 4.剪一剪(全體):
剪一個自己喜歡的軸對稱圖形。 二、探究判斷軸對稱圖形的方法。 1.看一看:
收集學生作品,提問:它們是軸對稱圖形嗎?為什么?探究判斷軸對稱
圖形的方法。
2.說一說:
觀察實物和圖形特點,思考剪紙方法。一生操作剪紙,其他學生觀察。
對比觀察。
各抒己見,表明觀點。
動手操作。
觀察、思考,組織語言、說
明理由。
~ 3 ~
用對折的方法檢驗同桌的圖形是不是軸對稱圖形。說一說是怎樣判斷的。
三、認識對稱軸: 1.看一看:
對折產生的折痕,是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2.找一找:
在自己和同桌的軸對稱圖形上找
出對稱軸。
四、展示作品,階段小結。
五、鞏固練習,強化表象。
1.判斷軸對稱圖形(長方形、圓形等)。 2.判斷軸對稱圖形(眼睛、天安門、鑰
匙等)
3.說一說:生活中你見過哪些軸對稱的
現象。
六、欣賞生活中的對稱現象。
同桌合作交流。
觀察折痕。書空畫對稱軸。
同桌合作交流,指出對稱軸。
小組合作,展示作品。
折一折,判斷軸對稱圖形。說明理由。
快速識別軸對稱圖形。不是軸對稱圖形的說明哪里不能完全重合。
各抒己見。
欣賞。
動手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實踐操作中鞏
固對概念的認
識,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培養學生認識、發現、探
索美的能力,
激發學生學數學、愛數學的
情感。
通過練習活
動,鞏固對軸對稱圖形特征的認識。從借
助學具到直接辨識,提升學生的認識高
度。從數學知
識到生活實
際,感受數學
與生活的密切
聯系。
~ 4 ~
引領學生發現身邊的軸對稱現象。激發學生課后繼續探索知識的興趣。
板
書
設
計
軸對稱圖形
對折 兩邊完全重合
對稱軸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