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列表法解決問題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列表法解決問題》浙江省 - 溫州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列表法解決問題》浙江省 - 溫州
《列表法解決問題》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教科書 數學》(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
【教材分析】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把“問題解決”作為課程目標,由過去的“解決問題”目標改為“問題解決”目標。這啟示我們,在教學解決問題時,要注重學生探究過程的自主空間和“問題意識”的培養。
例9解決的是與噸有關的實際問題,介紹列表法的運用且有關兩個變量。教材由運煤方案的例題引入,滲透并引導學生按照三個步驟進行思考。閱讀與分析:即從例題中找出數學信息和所求的問題。分析與解答:即用列表法解決問題。回顧與反思:即檢驗結果的正確性。列表法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比較簡便的方法,其可將所有的可能情況一一列舉出來,使所有數據不重復、不遺漏。但其蘊含的數學思考,指向學生的有序思維的培養和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
教學通過三個板塊的活動,旨在讓學生從形象表征到抽象表格的過程中,循序漸進地體會如何對兩個變量進行有序思考,找出所有可能的方案,同時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知如何進行方法的優化和策略的選擇。
【學情分析】
從知識技能層面分析,學生在一二年級已對列舉法解決問題有初步的接觸,只是沒有用表格的形式呈現。而學生的有序思維也有一定的思維基礎。因而教學例題時讓學生弄清題意,指導學生通過表格按順序依次枚舉,有序且完整地思考問題。
列表是解決這一問題的一種表征形式,學生很容易接受,但本節課的難點在于,在具體解決這一問題時,策略的選擇。三年級孩子的思維往往是正向嘗試思維,將兩個部分量之和與題中要求的總量進行比較。因此,在觀察和交流中,要引導學生在思考方案時,學會靈活調整。
【教學目標】
1、結合“運煤”的實際情境,學會整理分析數量關系,通過列表法找出所有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
2、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學會有條理地思考,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3、經歷從形象到抽象的數學研究過程,初步感知問題解決的策略意識,在循序漸進的思維過程中,逐步優化解決問題的方法。
4、結合具體情境,體會用列表進行解決問題的全面性,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提升問題研究意識,提高數學學習興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學會用列表法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能夠有序思考出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案。 【教學過程】
一、單一車型問題解決
有8噸煤,若用載質量為2噸的車來運,需要運幾次?若用載質量為3噸的車來運呢?
【設計意圖】:用一種車載運貨來喚起學生的舊知,為下面兩種車型運貨的問題解決奠定基礎。
二、探究新知,有序思考初感知
出示例題9:用下面兩種車運煤,如果每次每輛車都裝滿,怎樣安排能恰好運完8噸煤?
1、明確題意
(1)從題目中,你讀到了哪些信息?(有兩種車,載質量為2噸和載質量為3噸車,每次每輛車都要裝滿)
(2)“恰好運完8噸煤”是什么意思?(不能少運,也不可超出,正好將8噸煤運完。)
2、嘗試探究
(1)猜測一下,會有幾種方案? (2)圈一圈,嘗試找出所有方案。
在學習單上試著用圈一圈的方式,找出所有的方案。2噸車就兩個一圈,三噸車就3個一圈。將你的思考過程保留下來,可行的方案,在( )里打“√”,不可行的打“×”。
(3)反饋
同時呈現多幅作品,讓學生觀察、對比、分析。
學情預設:學生初次嘗試解決這樣的問題,在弄清題意的情況下,很多學生的思維方式,是將2噸車和3噸車的數量進行湊,但也有部分學生,在思考的時候是能夠有序去思考問題,能將不可行的方案進行排除。
因此,學生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4)小組討論,對比不同思考過程。
對以上的幾種情況,你有什么看法?(小組討論、交流)
學情預設:通過對比多種情況,去初步感知有序思考問題的全面性。學生通過小組的交流分享,可能會對方案有以下的評價:
生1:我想來評價一下第一個。他這里第一種情況和第三種情況重復了。這其實是同一種方案。
生2:我看不懂第三個同學的思考過程。
生3:我想來說說第三個方案。我覺得他考慮問題很全面,他從3噸車兩輛開始思考,然后按照2輛、1輛、0輛依次去考慮,這樣就把所有的方案都考慮了一遍。
總結:像這樣,按照一種車進行有序思考,就把所有的情況都列出來,不重復、不遺漏找到所有可能的方案。
3、引出列表法,揭示課題 (1)繪制表格
我們還可以把這樣的過程用表格的形式羅列出來。那這個表格我們可以怎么來列呢?(第一列:方案、第二列:3噸車、第三列:2噸車、第四列:總噸數)
(2)記錄表格
將有序思考的過程,記錄在表格中。呈現完整的表格。 方案 3噸車 2噸車 總噸數 ① 2輛 1輛 8噸(√) ② 1輛 3輛 9噸(×) ③
0輛
4輛
8噸(√)
追問:還需要繼續往下思考嗎?
【設計意圖】用這個圈一圈的方法,給孩子一個形象的直觀,能夠看到8噸煤的總量下,如何分配車輛。初步體會有序思考問題時,要把所有的情況羅列出來。再者,用8噸煤,能更直觀展現派車方案,又能體現總量一定。
二、抽象提升,用表格體會有序思考和策略 1、出示題目,嘗試解答
用下面兩種車運煤,如果每次每輛車都裝滿,怎樣安排能恰好運完13噸煤? 請你直接在表格上寫出你的思考過程。 2、學生反饋,探究策略
對比不同學生的思考過程,在對比、引導、分析中,引導學生學會如何去分析兩個量,如何進行有序思考和方法最優化的選擇。
學情預設:學生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一一進行分析比較。 ①兩種車型的輛數同時有序 生:我是從3噸車5輛開始思考的,然后3噸車依次減少一輛,2噸車依次增加一輛,再算出它們不同方案下的總噸數,看看哪個恰好是13噸的。所以,我找到了一種方案。
②3噸車輛數有序思考,2噸車靈活調整 生:我也是從3噸車5輛開始思考的,但我的2噸車沒有按照順序,而是看3噸車運了以后,2噸車還需要多少輛能夠將13噸煤運完,去計算出2噸車的輛數。這樣我找到了2種方案。
派車方案
3噸車 2噸車 能運的總噸數
① 5 0 15噸 ② 4 1 14噸 ③ 3 2 13噸(√)
④ 2 3 12噸 ⑤ 1 4 11噸 ⑥
0
5
10噸
派車方案
3噸車 2噸車 能運的總噸數
① 5 0 15噸 ② 4 1 14噸 ③ 3 2 13噸(√)
④ 2 4 14噸 ⑤ 1 5 13噸(√)
⑥
0
7
14噸
師提問:這兩種方法,都是從3噸車開始有序思考,怎么會不一樣?第一種方法怎么會漏掉一種呢?
生1:因為他把兩邊都有順序去安排了,而第二個同學是左邊有順序,右邊根據左邊來湊。
生2:因為第一個同學,他沒有考慮到總共的13噸要運完,當3噸車1輛的時候,2噸車需要5輛,這樣才能運完13噸煤。
師總結策略:當一種車有序的時候,另一種車輛數要根據情況進行調整,盡可能把13噸煤運完。
③2噸車有序思考,對比兩種思考方式 生:我是從2噸車開始有序思考的,將2噸車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進行思考,然后看看3噸車需要幾輛能將13噸煤運完,這樣也找到了2種方案。
師提問:你看懂他的方法了嗎?他的方法和前一個孩子的方法哪里不一樣? 生:一個是從3噸車開始有序思考的,一個是從2噸車開始有序思考的。 師追問:對比這兩種方法,你有什么發現?
生:從2噸車開始思考,需要考慮8次,但從3噸車開始思考,只需要考慮5次。
師追問:這是為什么?
生:因為3噸車能運的數量多一些,從3噸車開始思考,只需要從5輛到0輛這幾種方案,而2噸車需要從7輛開始思考,因此,要考慮的方案更多一些。
師總結策略:從載質量多的車開始思考,需要思考的方案會少一些。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