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三角形的特性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三角形的特性-遼寧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三角形的特性-遼寧省 - 撫順
《三角形》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一課時P59-P60例1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境,使學生抽象概括出三角形的特征,認識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學習用字母表示三角形。
2.通過新舊知識的聯系,使學生理解三角形底和高的含義,會在三角形內畫高。 3.在動手操作、觀察比較中體驗幾何直觀的作用,感受逐步抽象的過程,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4.通過小組合作、抽象類推等數學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數學思考與語言表達能力,積累活動經驗。 教學重、難點:
重點:1.概括出三角形的特征,認識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學習用字母表示三角形。 2.理解三角形底和高的含義,會在三角形內畫高。 難點:理解三角形底和高的含義,會在三角形內畫高。 教學準備:PPT、三角板。 學具準備:三角板。 教學流程:
一、 情境導入、激趣引知
1. (PPT播放帶有三角形的圖片)學生欣賞帶有三角形的實物圖片,邊欣賞邊想:你都看到
了什么?
2. 引導學生從圖片中找到三角形,最終去情景抽象出三角形的幾何圖形。 3. 揭示課題。
教師:同學們對三角形并不陌生,我們在之前的學習中學習過三角形,在生活中也經常接觸三角形。今天,我們就繼續研究三角形。(板書課題——三角形)
(設計意圖:從現實中抽象出三角形,使學生感受三角形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喚起學生學習三角形的內驅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培養學生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發現事物的能力。)
二、觀察比較、生成概念
1.教師引導學生在頭腦中想象出一個三角形,并將想象出的三角形畫出來。
(設計意圖:通過“在圖中找到三角形—閉眼上眼睛想象三角形—在紙上畫出三角形”三次數學活動,增加學生對三角形特征的直觀感受,建立學生的空間觀念。) 2.通過觀察、比較等數學活動,歸納出三角形的概念。
教師:(實物展示)老師選取了幾個同學的作品,大家觀察一下,它們哪些是三角形?哪些不是三角形?
教師:說說你根據什么說它們不是三角形?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比較,找到不是三角形的原因,最終得到結論: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教師:觀察老師和同學畫的三角形,說說它們為什么是三角形?(它們都是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所以都是三角形。)
(設計意圖:在這里設計了一個判斷是否是三角形的數學活動,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判斷,逐步抽象出三角形的概念,分解了對“圍成”一詞的理解難度,再一次增加了學生對三角形特征的直觀感受,建立了學生的空間觀念。) 三、 小組合作、探究名稱
1. 教師:仔細觀察,剛剛老師和同學們畫出的三角形,還有從圖中找到的三角形,它們大小、
形狀各不相同,卻都是三角形。說明它們有相同之處。請你找到它們的相同之處。 2. 學生獨立思考后,進行小組交流。
3. 匯報交流。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對舊知“四邊形都有四條邊、四個角”的回顧,引導學生發
現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角、三個頂點。
4. 找出其它三角形的三條邊、三個角、三個頂點,加深三角形都有三條邊、三個角、三個頂
點的認識。
(設計意圖:教師有意引導學生對之前幾何圖形知識的回顧,感受知識間的聯系,并為下一步的知識遷移做好鋪墊。) 四、知識遷移、學畫底高 1. 鞏固練習,復習舊知
教師:找到這些圖形中的三角形,在括號中打√,并選擇一個三角形標出各部分名稱。
教師:這兩個圖形還記得它們嗎?(梯形,平行四邊形)
教師:上學期剛剛學習過的知識,溫故而知新,現在我們就來回顧一下有關它們的知識。
教師引導學生回顧有關四邊形底和高的知識
(設計意圖:復習以往學過的幾何知識的目的是:1.復習底和高的知識,降低后續學習三角形底和高的難點;2. 了解知識間的聯系,形成幾何知識體系;3. 為下一步的知識遷移做準備。) 2.知識遷移,學畫三角形的高。
教師:我們學過的這些四邊形都有底和高,由此你還能想到什么?(三角形也有底和高) 教師:請你仔細觀察,想一想老師是如何畫出三角形的一條高的? 教師畫高,學生觀察,明確三角形高的畫法。
(設計意圖:通過 “四邊形都有底和高” 推想出 “三角形也有底和高”幫助學生實現知識的正遷移。)
3.畫高擴展,學習字母表示三角形。
任選一個三角形畫出它的高。
①學生獨立畫高。
②匯報交流,學習字母表示三角形。 ③教師:三角形還可以怎樣畫高? 明確三角形有三條高、三條底。
④了解后兩個三角形畫高的方法,進行知識的擴展。
(設計意圖:通過對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如何畫高的了解,增加了本節課的知識量,拓展了學生學習的梯度。) 五、全課總結
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