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人民幣的,簡單計算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數學人教版一年級下冊5.人民幣的簡單計算-武漢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小學數學人教版一年級下冊5.人民幣的簡單計算-武漢市新洲區邾城街第二小學
在經歷中體驗 在創新中發展
——人民幣簡單的解決問題教學設計
一、立體剖析說教材
本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58頁例7。它屬于新課程標準第一學段“數與代數”中“常見的量”的教學內容。本課的學習是在了解了人民幣的基本知識,并會進行人民幣的簡單計算的基礎上,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本課要解決的問題是在錢數限定的條件下買需要的東西,重在豐富解決問題的策略。因此本課的教學既要重視解決問題步驟的指導,又要重視解決問題策略的引導,為后面學習解決問題打下基礎。
二、依托學情研目標
【學情分析】一年級的學生年齡小,只是初步理解了人民幣的基本知識,對于如何使用人民幣,缺乏實踐的經驗,所以在課前我給學生布置了一個任務:陪家人一起去購物。積累生活經驗,為學習新知作準備。本節課的教學,要求學生在模擬購物的情景中,展示自己的思維過程,了解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對于一年級的學生,還是有一定的困難。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在具體情境中讓學生了解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會運用策略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能力目標:讓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積累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經驗,豐富解決問題的策略,初步學會有序思考。
情感目標: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積極參與、勇于探索的精神,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了解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并會運用策略解決簡單的問題。
2
【教學難點】讓學生展示自己的思維過程,初步學會有序思考。 三、聚焦難點謀策略
【教具學具】為了豐富課堂教學,在教學信息和感知材料上我選用多媒體演示的方法,達到直觀易懂的效果;為體現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真實性,給每個學生準備了動物頭飾,給每組準備模具雜志書刊等學具。
(1)教具:多媒體課件、獎品若干。 (2)學具:動物頭飾、模擬書刊。 【教法學法】
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根據這一理念,我遵循(激、引、探、放)的原則,在教學中運用情景教學法,精心設計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采用遷移過渡法,降低學習難度,引導學生思考、操作;借助直觀教學法,引導學生合作交流,探究新知;最后結合實踐操作法,放手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大膽創新。
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在學習活動中參與狀態和參與度是決定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把學法滲透在學習活動中,因此在教學中利用學生喜愛的故事情景導入新課,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動手實踐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在玩中學、動中思、做中悟。 四、以學定教設流程
【教法程序】(第一環節)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大約5分鐘)
師:(課件出示情境圖)喜羊羊和美羊羊去超市購物,美羊羊說:“我有13元錢,正好可以買哪兩種雜志呢?”你們愿意幫助美羊羊解決問題嗎?(板書課題: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新課標》指出:數學教學必須注重從學生最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參與數學學習的機會。因此創設了一個購物的故事情景,點燃了學習的激情,激發強烈的參與欲望。)
(二)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大約20分鐘)
1.巧設問題 啟發思考
(1)問一問:設計3個問題,啟發學生的觀察與思考: (課件出示例題)
①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②題中的“正好”是什么意思? ③題中要我們解決什么問題呢?
(2)說一說:學生仔細觀察,全班交流以上的問題。 (3)做一做:學生獨立思考,匯報解答的情況。(由于數據較
小,學生一般能夠運用口算方法找出答案。)
(設計意圖:理解題意是解決問題的前提。這里精心設計3個問題,啟發學生的觀察與思考,抓住關鍵詞“正好”幫助學生正確理解題意,為后面解決問題作準備。)
2.設疑問難 激發探究
師:如果題中的數據較大時(課件出示數據較大的題目),你也
能口算出來嗎?
(設計意圖:設疑問難,引發認知沖突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意識,讓學生體會到數據較大時選擇最優策略的必要性。)
(1)想一想:讓學生再想一想,數據較大時還可以用什么方法
導
探
4
解決例題中的問題呢?(課件出示例題)
(2)議一議: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
(設計意圖:給學生充分的探究與合作交流的時間和空間,能達到一個內化提升的效果,會讓組內成員收獲不同的解題思路,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
2.引導探究 自主構建(“嘗試—調整”策略)
(1)展一展:鼓勵學生上臺展示,匯報自己的方法。(生邊說
邊板書)。
(3)看一看:為了加深對嘗試—調整策略的了解,學生觀看多媒體動態的演示。 (課件出示動態演示過程)
(4)比一比:通過課件演示和學生的匯報,學生進行對比觀察。(課件出示對比圖)自主發現運用嘗試--調整策略時應該注意什么?
(5)說一說:通過對比,讓學生說一說嘗試調整時的注意點。 (6)總一總:師生共同總結出“嘗試—調整”策略。
(7)練一練:讓學生用“嘗試—調整”的方法練一練。
(教師板書:嘗試--調整法 方向性)
(設計意圖: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為學生提供匯報交流的平臺,鼓勵學生上臺展示方法,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維過程;為了加深學生對嘗試—調整策略的了解,又借助多媒體動態的演示,達到直觀易懂的效果。再把課件的演示和學生的匯報,進行對比觀察,學生發現嘗試調整的方向性已是水到渠成。通過展、看、比、說、總、練等數學活動,循序漸進成功突破重難點。)
3.自主探究 共同構建(“有序羅列”策略) (1)想一想:啟發學生思考不同解決問題的方法。
(2)擺一擺: 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 (3)說一說:學生匯報自己發現的方法并進行展示。
探
合作交流 初步了解
鞏固策略 應用體驗
抽象歸納 初步構建
動手操作 自主發現
直觀演示 對比觀察
5
(4)做一做:讓學生用演示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老師巡視并收集有代表性的作品展示(課件出示學生作品) (5)評一評:讓學生互相評價,發現問題。
(6)說一說:全班匯報、交流想法。 (7)總一總:師生共同總結出羅列的有序性。
(教師板書:羅列法 有序性)
(設計意圖:在以上的新課學習中,為了突出重點,我讓學生通過想、擺、說、做、評、總等數學活動,以動手操作、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自主地探究、發現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先個別演示,再全班操作達到親身體驗、達到以點帶面的效果,再通過展示評價,讓學生體會到羅列的有序性,初步學會有序思考。為了突破難點,組織學生以自由說、同桌說、小組說、全班說的形式,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維過程,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和積極參與、勇于探索的精神。)
4.回顧反思 有效提升(課件出示檢驗的方法)
驗一驗: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檢驗,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設計意圖: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鞏固應用,拓展創新(大約10分鐘)
(練習題設計意圖:為了體現數學來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我設計了3個
層次的練習,由易到難、層層遞進,充分體現了層次性、開放性和創新性。)
1.課堂練習 加深認識(基礎練習)(課件出示做一做) (1)做一做:先獨立思考,再與同桌說一說。 (2)說一說:全班匯報,交流解題方法。
(設計意圖:讓學生鞏固新知,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獲得成功的體驗。)
親身體驗 以點帶面
互相評價 共同構建
6
2.課內鞏固 創造提升(變式練習)(課件出示練習題)
1.哪兩個班合乘①號車正好合適? 2.請你提一個數學問題并解答。
(1)看一看: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2)說一說:“限乘”是什么意思?
(3)做一做:獨立完成練習題,匯報交流答案。
(設計意圖:變式練習,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舉一反三。提高學生的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培養學生發現與提出問題的能力,分析與解答問題的能力。)
3.課外實踐 拓展創新(開放練習)(課件出示實踐活動要求)
(1)買一買:
在家人的陪同下,用10元錢購物,10元錢正好用完。
(2)說一說:
介紹10元正好買了什么物品及物品的用途。 (3)拍一拍:
讓家長拍成反饋視頻發到班級群中。
(設計意圖:開放練習把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有機的結合,
限乘15人 1號車
一(1)班 9人
限乘14人 2號車
一(2)班 8人
一(3)班 7人
一(4)班 5人
放
7
拓寬了學生的學習領域,發展了學生的個性品質和創新精神。)
(四)全課總結,知識延伸(大約5分鐘)(課件出示) (1)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呢? (2)在生活中哪些事情會用到今天學習的策略呢?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總結全課,列舉生活中的實例。目的是讓學生說收獲、談感想;并列舉生活中的實例,把知識延伸到課外,拓展學生的知識與思維,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
五、以學思教談反思 【教學反思】
整節課我遵循(激、導、探、放)的原則展開教學。以創設情境、激趣導入、動手操作、合作交流、展示匯報、課外延伸等手段,最大限度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愛數學、學數學、用數學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在練習的設計上,由課內向課外延伸,從加深認識到體驗創造再到拓展創新,增加學生實踐應用的機會,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和創新意識,讓學生“在經歷中體驗,在創新中發展”!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