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已知一個數,幾分之幾,求這個數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
“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三單元分數除法解決問題(一)第37頁例4。 【教材分析】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學過分數除法的意義和計算法則、分數乘法應用題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類應用題歷來是學生學習的難點。教材安排采用列方程求解的方法,加強了與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乘法應用題的聯系,重點幫助學生分析題里的數量關系,特別是對單位“1”的量的準確分析,明確它是已知還是未知,以此來確定怎樣用方程解。
本節課是分數除法解決問題的起始課,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運用分數乘法解決問題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前面已經學習了如何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問題,例4是分數乘法中 “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逆向問題,學好了本節課內容對下一個例題的學習就會水到渠成,用算術方法解決這些實際問題,需要逆向思考,即從“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角度去理解數量關系和算理,較難理解,因為單位“1”較難判斷,數量關系也較復雜,所以教材采用方程解法,只要根據分數乘法的意義,順向思考,就能找到等量關系并列出方程。本節課是學生接觸單位“1”是未知情況的開始,這是本節課要為學生展示的地方,同時也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因此,教學時仍以方程法為主,根據分數乘法的意義,利用已有知識畫
線段圖,找到數量關系,列出方程,并解方程。這樣思考問題的思路與相應的分數乘法問題完全一致,只是參與列式的是未知數而已。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學習了運用分數乘法解決問題,有了一定的知識基礎,前面已經學習了如何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問題,已經會找關鍵句、單位“1”,會畫線段圖幫助分析題意,并且已經學會利用“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用乘法計算”列式。學生已經掌握了分數除法的意義與計算法則,并且會解方程及會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只是學生覺得方程的解題過程過于繁瑣,解答過程又很麻煩,所以不太愿意用方程去解答實際問題。學習過程中經過對比,會發現新知識思考問題的思路與相應的分數乘法問題完全一致,只是參與列式的是未知數而已,自覺提高列方程解決問題意識。 【目標確定的依據】
《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有關本課的要求是: 1、能解決分數的簡單實際問題。
2、在具體運算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乘與除的互逆關系。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會用方程解答“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經歷問題解決的過程,分析問題時,能運用畫線段圖的方法表示題中的數量關系,寫出等量關系式,建立解決問題的模型。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學習過程中,感悟通過知識的遷移解決分數乘、除法的問題,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能運用畫線段圖的方法分析問題,找出等量關系,正確列出方程。
難點:通過新、舊知識的對比,感悟知識的遷移,建立解決問題的模型。
【教學用具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導學單、三角尺。 學生準備:課本、畫圖工具(鉛筆、直尺等)。
【設計理念】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堅持“教為主導、學為主體,以學定教”、“自主合作、探究領先、突出過程”、“學導結合、講練結合”的原則,強調師生間、學生間的動態信息交流,實現師生互動,相互溝通、相互影響、相互補充。合理確定教學起點落實以學定教,學情調查是落實以學定教的前提,做好學情調查,教師務必弄明白三個問題:“學生已經知道了什么?學生還想知道什么?學生自己能夠解決什么?”。學情調查不單指課前的一次性結果性調查,它應該是貫穿高效課堂每個教學環節的過程性調查,前一個環節是后一個環節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方法的基礎和依據。課前,教師可以通過前測情況,來確定這堂課的教學起點;課中,教師通過抽查學習小組自學完成導學案的情況,在學生獨學、對學時,通過巡視指導或小組匯報等形式
來把握學習進程和問題解決情況。導學案是落實以學定教的抓手,無論是確定以學定教的內容,還是教學進程、教學方式方法,乃至具體的教學對象,都可以通過導學案來確定。獨學、對學、群學是落實以學定教的手段。由獨學到對學、群學的過程通常體現了由個性問題到共性問題解決的過程,也體現了問題難易程度的逐級提升過程。 【教學方法】
課前準備、自主學習 、合作交流、 講練結合 【教學過程】
一、前測回顧,復習鋪墊
課前,教師通過前測情況,來確定這堂課的教學起點。 前測重點:復習分數乘法解決問題
一個兒童重35千克,他體內所含的水分占體重的5
4 。他體內的水分是多少千克?
(1)關鍵句是 ( ) 單位“1”是( )。 (2)求他體內的水分是多少千克?也就是求 ( )的5
4
是多少。 (3)畫線段圖
(4)等量關系式是 (5)列式
教師:你是怎樣畫線段圖的?請學生說一說。 師追問:問號為什么標在 下面?師:(手指線段圖)這么看來體重的 就和什么相等?所以等量關系式是?
生:小明的體重× =體內水分質量
師:小明的體重是?(35千克)求什么?(體內水分質量)也就是求?(35的是多少)用(乘法)計算。
通過問答,激活學生通過線段圖幫助分析題意找等量關系的經驗,“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用乘法計算”的認知。 二、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1、出示學習目標,解讀學習目標。
2、課件出示主題圖:例4:根據測定,成人體內的水分約占體重的2/3 ,而兒童體內的水分約占體重的 4/5 ,六年級學生小明的體重為28千克,他體內的水分有多少千克? 3、閱讀與理解:
閱讀題目,獲取信息、篩選信息。 4、獨立學習:
(1)在預習的基礎上,獨立思考,完成《導學單》獨立學習板塊上的內容。
(2)有疑問的地方,標注“?”,便于討論交流。 5、同桌交流。 (1)要求:
、積極交流獨立學習時遇上的問題,一人先發言,另一個同學補充,
認真傾聽。
、互幫互助,解決不了的問題劃下來,在班級展示時,提出疑惑,交流解決。
、交流結束,擊掌坐正。 (2)教師巡視指導。 6、師生互助:
教師在學生獨學、對學時,通過巡視指導把握學習進程和問題解決情況,請學生上臺展示交流解題思路,然后教師在帶領學生理一理思維過程,展示的學生能講清楚、學生易理解的,教師簡單帶過,在本課的重點、學生易出問題的地方有針對性的設疑追問。
師:這道題的關鍵句是? 師:你怎么理解這句話的? 師:線段圖怎么畫?
師追問:咦,你怎么知道問號標這里? 生:因為小明體重不知道
師:也就是什么不知道?(單位“1”)對,單位“1”不知道...(.語氣加重)標上問號。
師接著追問:為什么28千克水分標在 下面? 生:體重的 正好是28千克水
師:哇!又是這樣體重的 正好是28千克水分,等量關系式是?
生:小明的體重× =體內水分的質量
師:(手指關系式)小明的體重是? (生:不知道)體內的水分的質量是?(28Kg)今天我們學習的就是“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問題。(把課題粘貼在黑板上)齊讀一遍課題。
師:既然小明的體重不知道,可以用什么表示?(x)可以?生接上:列方程解答。
師:除了用方程解答,還可以用? 生:除法解答 三、總結提升。
1、例4與前測復習題相比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你有什么發現? 2、學生暢聊通過對比得出的解題策略。 3、師引導幫助,梳理、總結出解決問題的策略。
解決“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要根據問題,找關鍵句,找單位“1”,然后畫出線段圖幫助理解題意,根據線段圖找出等量關系,再用方程或算術法解答) 四、學以致用,當堂檢測。 1、說一說解題思路。
一本故事書看了45頁,看了的占總頁數的43,這本故事書有多少頁?
2、當堂檢測。
六一班有40人參加興趣小組,參加興趣小組的人數占全班人數
的 3
2
,六一班有多少人?(只畫線段圖和列方程,不解答。)
線段圖: 等量關系式: 方程:
3、教師巡視,批閱作業,收集典型錯誤,及時糾錯。 五、總結評價。
在對練習情況的評價中結束全課。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