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全國中小學美術,老廠房的新變化
所屬欄目:小學美術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全國中小學美術現場課觀摩優質課視頻《老廠房的新變化》上海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全國中小學美術現場課觀摩優質課視頻《老廠房的新變化》上海
《老廠房的新變化》教學設計
許佳君 上海市寶山區泗東小學
授課年級:五年級
課時:1
類型:設計與運用
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是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學美術教材第九冊第三單元中《學做建筑模型》一課的拓展延伸。通過對鈣塑板制作的“老廠房”進行墻面裝飾,使之變化為“文化創意園”,體驗“自主探索、設計創新”這樣一個美術學習的過程。
本節課主要是引導學生初步了解文化創意園的特點,知道建筑、環境與人們生活的關系;探索材料的材質、肌理和形態,體驗不同材料的形式美感。通過門窗的塊面組合設計、材料的選擇、利用,顏色的搭配表現,運用美術語言與基本的美術組織形式進行墻面設計與裝飾,激發學生的創意表現,并在“文化創意園”的創意設計中感受到社會的發展、時代的變遷,感受到美術設計給人們生活帶來的變化;通過視覺藝術實踐的經歷,使學生形成初步的設計意識。
學情分析:
學生在以往四年的美術學習中,對于綜合材料的運用與表現已經有所體驗——一年級《有趣的拓印》,二年級《夸張的面具》,三年級《美麗的路燈》,四年級《送給老師的花》等等,已經初步學習了點、線、面,虛實,疏密,對比,節奏等美術語言與組織形式,并嘗試過繪畫、拼貼等不同的美術表現形式。本課運用多種綜合材料對老廠房的墻面進行創意設計,不僅激發了學生探索與表現的藝術創作本能,培養學生的綜合表現能力,同時也試圖引發學生設計的意識與能力。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初步了解文化創意園的特點,體驗不同材質的變化,能選擇、利用合適的材料,進行塊面、色彩組合的有主題的設計。
過程與方法:
在欣賞、觀察、討論、分析、比較、交流的過程中,初步了解文化創意產業,學習選擇和運用各種材料,進行組合、拼貼的方法。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自主探索、創意表現,感受不同材質組合的形式美,激發創意設計的樂趣,初步形成設計意識,感受到設計讓人們的生活更美好。
教學重點:通過自主探索,有選擇地利用多種材料,進行組合拼貼。
教學難點:塊面的組合與拼貼。
教學準備:
教具:示范所需的工具、范例、多媒體課件等。
學具:各種紙張以及綜合材料、剪刀、膠水等。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設計意圖 |
欣 賞 與 導 入 |
一、欣賞——觀看新舊廠房對比錄像。 1、欣賞老廠房及改建后創意園區內的建筑外墻對比。 2、欣賞老廠房及新園區內不同的工作場景。 二、導入——“文化創意園”。 1、概念導入——“文化創意園”。 板書:老廠房 文化創意園 三、揭題——《老廠房的新變化》。 |
1、欣賞,感受新老廠房內不同的視覺景象。 |
通過比較新舊廠房圖片,感受老廠房外觀的變化,了解“文化創意園”的概念,對外墻設計形成初步的認知。 |
探 索 與 發 現 |
一、體驗——材料的選擇 1、出示各種材料裝飾的墻面照片。 2、教師小結:不同材料的裝飾設計會產生不同的風格。 3、要求學生將現有綜合材料與圖片中的墻面材料進行匹配。 板書:材料的選擇 3、歸納現有綜合材料與圖片中墻面裝飾材料的相似點。 板書:特點 4、組織學生自主選擇材料。 按需分配,學生自由選擇感興趣的材料重新分組。 |
1、觀察、尋找與圖片中墻面外觀較為匹配的裝飾材料。 2、對綜合材料通過觀察、觸摸進行體驗感受。 3、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墻面裝飾材料,自由分組。 |
通過比較,學生能夠將這些綜合材料,與畫面中的墻面裝飾材料建立聯系,便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理解舊廠房改建的情景作業形式。 |
設 計 與 制 作 |
一、嘗試——材料的組合 1、出示外墻圖片。 欣賞媒體——外墻裝飾的圖片。 板書:材料的組合 2、討論交流,歸納外墻裝飾的主要組成元素——門、窗。 板書:門窗的位置。 3、教師小結。 1)按基本建筑要求,窗一般處于層高的中間。 2)門窗的大小取決于建筑的大小比例。 4、教師示范。 1)示范單層建筑的門窗擺放。 2)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通過大小的對比發現門窗與建筑的比例關系,引導學生在進行外墻設計時關注功能性與裝飾性。 5、學生嘗試,技能活用。 1)學生組內自行進行多層建筑的門窗擺放。 6、窗戶的創意變化。 1)單個窗戶的創意變化。 2)多個窗戶的組合變化。 板書:窗戶的創意變化。 7、局部裝飾。 1)自主認知、選擇材料。 2)教師示范,添加局部裝飾細節。 8、教師小結。 1)變化要富有規律:大小、疏密、色彩及其它有規律的變化。 2)切勿過于瑣碎,破壞墻面的整體設計風格。 9、提出墻面設計與制作的要求。 設計要求:(1)門窗組合有變化。 (2)細節添加有創意。 板書:局部的裝飾。 10、巡視指導,進行實時評價。 |
1、討論交流,歸納外墻裝飾的主要組成元素——門、窗。 2、與教師共同嘗試門窗的不同擺放方法。 3、進一步感受門窗的創意變化。 4、感受墻面局部裝飾細節(大小、疏密、色彩及其它有規律的變化)。 4、進行設計制作。 |
師生共同合作,嘗試對門窗進行塊面的組合變化,通過示范強調了從統一到變化的過程,感受設計的方法。 |
展 示 與 評 價 |
一、展示、評價——創設情境,評價交流。 1、集體展示,將學生作品集中擺放。 2、作業講評。 1)教師點評。 2)學生自評。 3)學生互評。 評價要求: (1)材料的選擇與運用。 (2)塊面組合的變化效果。 (3)細節裝飾的創意表現。 二、小結——教師小結。 1、討論新園區中人們生活工作的場景。 2、教師小結。 設計為我們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 三、拓展——外圍墻面裝飾 1、欣賞運用外圍墻面裝飾的建筑。 2、教師小結: 建筑可以通過外圍墻面裝飾的方法設計成大型的藝術品。 3、啟發學生去身邊尋找這樣設計的建筑作品。 |
1、各小組進行小組作品的組合與拼接。 2、與教師共同進行作品講解、評價。 |
創設情境,點評部分作品,使學生建立初步的設計意識,期望學生能夠在評價中感受到設計給我們生活帶來的變化。 通過教學拓展引導學生了解外圍墻面裝飾,開拓學生設計眼界。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