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中國畫
所屬欄目:小學美術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美版小學美術四年級下冊《認識中國畫》山東省 - 青島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課 時 教 案
課 題: 認識中國畫 學段年級:小學四年級 課 時:一課時 課 型:欣賞•評述
單元主題:中國畫系列單元 ●教材分析:
本課教材所涵蓋的知識點很多,是一節充滿中國畫藝術魅力的課程,屬于美術四個學習領域中的“欣賞.評述”學習領域,與前兩節《用彩墨畫魚》《動物的臉》以及后面的《漢字的聯想》形成本冊的中國畫系列單元。《課程標準》對這一學習領域強調:以學習、理解美術和對視覺現象審美有普遍意義的內容為基礎,旨在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使之既能欣賞又能詳述美術作品。基于此,教學中我將通過引導學生賞析不同內容的中國畫作品,了解線條這一中國畫重要的藝術造型手段,進一步認識到不同類型的美術作品在使用藝術語言上的不同方式,從而體會理解中國畫呈現出的千變萬化的形式特征和審美意韻。基于這一目標,結合執教的屬于同課異構教學研究,在教學中我以中國畫線條造型的運用賞析為主線,以體味中國文人高尚的精神追求為輔線, 引導學生在筆墨體驗中感受國畫筆墨的精妙與情趣。 ●學情分析:
基于前兩課的學習,學生對中國畫知識有了初步的了解,具有一定的學習經驗,但對于如何辨析不同藝術形式的藝術美感、藝術語言、表達方式還是空白,對詩書印畫的藝術形式也缺乏較全面的認知。因此教師要在學已有的認知上展開教學,引導學生對中國畫形成更多的認識。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初步認識中國畫,了解中國畫的不同種類、繪畫語言和藝術風格,感受祖國傳統藝術和文化的豐厚底蘊。 2.過程與方法:通過對比欣賞,初步掌握中國畫欣賞的基本方法。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提高對中國畫的興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
了解中國畫的造型表現手法,提高欣賞能力。 ●教學難點:
感受中國畫的形式美,并用自己的語言加以描述。 ●教法學法:
教法:《新課標》中指出:教師要探索各種各種生動有趣的、適合學生身心發展水平的教學手段。基于此,教學中我運用直觀演示法、談話交流法、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達成教學目標。 學法:在本課的學習中,我將采取小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交流展示法、欣賞觀察法扥剛來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由此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欣賞能力。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示范用文房四寶、國畫演示工具、課件; 2、學生準備:教材、筆墨工具。 教學過程
環節一:認識工具,發現線條的變化
1. 導語:老師看到同學們準備了很多中國畫工具,知道它們是干什么用的嗎?
學生自主介紹工具——筆(書寫工具);墨(黑色的顏料)
紙(書畫用具)硯(磨墨的工具)
教師相機介紹自備的教具——筆架、筆洗、筆筒、筆山、毛氈、墨蝶、
國畫顏料……這些都是中國畫獨有的工具。
過渡:看來同學們對中國畫的工具了解還真不少,那你們知道,當毛筆、墨汁和宣紙相遇,會出現怎樣的效果呢?老師請兩位同學到黑板前隨意的畫幾根線條,看看會出現怎樣的畫面?誰想試一下? 環節二:體驗筆墨,感受線條的情趣
1.分析線條的不同,發現引導學生發現線條的筆墨變化
教師引導觀察發:他們畫的線條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學生回答:有的線條粗、有的線條細,有的線條墨色深,有的線條墨色淺……因為用筆的方法、蘸墨的多少不一樣,所以產生變化 2.教師師范講解,深度分析用筆用墨技巧
教師小結:我們古代的大畫家們將這些經驗加以總結,歸納出了用筆用墨的方法——板書:用筆 用墨 出示課件:教師邊示范邊解說
感知用筆的特點——中鋒用筆線條細、側鋒用筆線條粗、逆鋒線條粗細多變;
感知用墨的特點——墨色飽滿顏色深、墨色沒有了就會干;加水墨色變淺……墨色就會出現濃淡干濕焦“五色”的變化,這就是我們中國畫獨特的表現技法,下面老師為大家畫一幅蘭花小品,大家仔細觀察老師是怎樣用筆用墨的……
3.教師示范講解——簡單的幾根線條、深淺不一的墨色,就組成了一幅有情趣的小作品。線條是中國畫最重要的繪畫語言,那古代大畫家
們是如何運用線條來創造不朽名畫的呢,讓我們一起去欣賞名畫,認識中國畫,感受線條魅力吧 出示板書:認識中國畫
環節三:賞析名作,了解線條的運用 1. 賞析宋 佚名《出水芙蓉》
教師引導:此圖畫的什么?——這是南宋一位宮廷畫家的作品,仔細觀察畫家運用怎樣的線條來表現荷花的?
學生交流:《出水芙蓉》花瓣上的紅絲、嫩黃的花蕊、碧綠的荷葉畫得精致逼真;——出示畫作局部,感受線條的細膩逼真 教師小結:畫家運用細致工整的線條描繪花瓣、荷葉,脈絡清晰逼真卻看不到一點墨痕,設色艷麗,宛如一朵真的荷花躍然紙上,讓我們不禁聯想到周敦頤《愛蓮說》中的名句——學生齊誦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正是因為荷花高尚的品格,才會成為很多文人墨客詠誦繪畫的題材,清代有位大畫家朱耷也非常喜愛表現荷花,一起賞析下朱耷筆下的線條有什么特點 2. 賞析清 朱耷《荷花》
學生觀察交流分析:線條沒有那么細致,粗獷有力度
教師小結:朱耷筆下的荷花多是荷柄修長,亭亭玉立,具有君子之風。
看看這扶搖直上的荷柄,是用什么筆法表現的?——中鋒用筆,遒勁有力,筆墨形式簡練粗獷,給人留下無窮的審美空間。 3. 對比兩幅畫作,了解工筆與寫意兩大類別的不同風格
教師引導觀察:這兩幅荷花運用了不同的線條表現荷花,風格有什么不同? ——這就是中國畫的兩大技法
出示課件:工筆——工整細致 寫意——簡練粗獷
過渡語:剛才兩幅畫中線條的運用各有特色,接下來我們再來欣賞一下五代的大畫家顧閎中怎樣用線條表現人物的—— 4. 賞析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
教師引導:畫中的線條主要表現什么?談談你的感受? 學生交流:衣服紋理——長線、細線、淡墨等表現衣服紋路, 教師相機介紹:作為一幅工筆人物畫,畫家很注重人物神態的刻畫,人物的衣服紋飾刻畫精細,組織嚴謹而又簡練,質感強烈,運用了鐵線描描繪,線條準確流暢。這種又細又長有均勻的線條,叫鐵線描,多用來表現衣服紋理。
出示課件:全圖展示介紹,此圖只為局部,全圖長3米多,是古代人物畫的精品,也是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5. 賞析元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
教師啟發:顧閎中的人物畫多以鐵線描來造型,那在黃公望山水畫中,線條又有了哪些變化呢?
學生交流:重點引導學生觀察畫面的布局和線條的運用——山的輪廓用長線勾勒,再用不同的短線皴擦之法表現明暗,體現景物的立體感。
教師放大局部欣賞——
教師小結:畫面中山巒起伏,場面宏大,但是畫家線條有長有短且不平行排列,各種景物巧妙的交錯組合,疏密得當,變幻無窮,也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過渡語:今天欣賞的名作分別表現了哪些題材?—人物、花鳥、山水無論是人物畫,還是山水、花鳥畫,在塑造形象上畫家們都將線條運用到極致。
環節四:介紹詩書畫印,感悟文人的精神追求
1. 過渡語:同學們有沒有發現,所有的畫作上除了繪畫,還有哪些組成部分?——詩書畫印
教師過渡:從元代起,畫家們開始在畫上題字作詩,體現了古人追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畫互補,為世界所獨有。元代有位名人王冕既是詩人,也是畫家,也是篆刻家,一生喜愛畫梅,從他的詩中你能看出他詩怎樣的性格?
2.分析王冕《墨梅》中的詩書印畫: 吾家洗硯池頭樹, 個個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顏色好, 只留清氣滿乾坤。 3.從詩中你體會到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懷?
教師小結:畫家借物言志,表明自己高潔的志向,這種畫格、詩格、人格的高度統一,正是我們中國文人千年的精神追求,更是中國畫的最高藝術境界。
課件出示:中國精神——畫格、詩格、人格的高度統一
看看老師的作品還缺什么?——題字、壓印 教師在范作上繼續示范題字落款,完成整幅畫作。 環節五:自由創作,體驗線條的意蘊
1.教師引導:今天了解了這么多的中國畫知識,你們想不想自己來進行創作? 2.提出創作要求:
用線條表現有趣的國畫小品,可以臨摹、可以自主創作 線條有粗細變化 墨色有深淺變化 構圖有疏密變化
3. 學生自由創作,教師巡回指導
教師準備不同內容的小品范作供學生參考臨摹。 環節六:作品評述,體會線條的變化 1. 說說你喜歡哪位同學的作品?為什么? 環節七:知識拓展,升華思想情感
今天學習的中國畫的線條,主要是指傳統的中國畫而言。最近幾十年,不少現代中國畫家在繼承前人技法的基礎上,創造了許多前無古人的新線條。
播放課件——現代國畫作品,感受現代線條技法的發展創新 李可染創造了深邃含蓄的“金錯刀式”的線條;吳冠中創造了極富韻律美的長線條;黃胄創造了具有力度美的近似面的寬線條;黃永玉創造了曲折多姿的“不連貫”線條……
但是,不管變化如何,中國畫在世界美術領域中自成體系,獨放異彩,是我們民族的瑰寶。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