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經濟生活,道德建設
所屬欄目:高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思想政治選修六《公民道德與倫理常識》第三單元第九課《經濟生活與道德建設》陜西省 - 西安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經濟生活與道德建設》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本框題是人教版思想政治選修六《公民道德與倫理常識》的第三單元第九課的內容,本框共分三目,第一目《源于經濟生活的道德》,旨在讓學生理解道德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根源、道德的本質以及道德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第二目《促進經濟發展的道德》,旨在讓學生懂得道德對經濟的反作用,第一目和第二目共同闡明了經濟與道德的辯證關系。第三目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道德建設》,將前兩目得出的觀點應用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實際中,探究出建設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道德體系的原因和措施,實現了從理論到實踐的過渡。 【學情分析】
在知識體系上,高一學生通過必修一《經濟生活》第九課《市場配置資源》的學習,明確了規范市場秩序的治本之策是形成以道德為支撐、法律為保障的社會誠信制度,對道德對經濟的促進作用有了初步的認識,在生活實踐中,高一學生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有一定的認知與體驗,能感受到道德缺失對市場秩序帶來的危害,為本節課的學習奠定了基礎。但對從道德倫理的角度去歸納規范市場秩序的原因、方法仍有困難,需要教師以現實生活和社會熱點為基礎,引導學生進行本節課的學習。 【教學目標】
政治認同:通過生活中的實例、名人名言學習經濟與道德的辯證關系,既能認識經濟是道德的基礎,也能理解道德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從而明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倫理原則和道德規范的支撐作用,增強我國對市場經濟誠信體系建設政策的認同感。
公共參與:通過小組討論問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什么要加強道德建設?如何建設?培養全面分析問題的能力,明確在參與在參與經濟活動中要注意道德素質的培養,樹立良好的道德意識。 【教學重點】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道德建設 【教學難點】
經濟與道德的辯證關系 【教學方法】
1、直觀演示法:做出ppt課件,利用多媒體手段進行直觀演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情緒和積極性,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分析和理解。
2、合作探究法:引導學生通過案例并結合教材分析來獲取知識,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的獨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
3、集體討論法: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和分組討論,促使學生在合作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的精神。
4、啟發式教學法:在教學中,通過循循善誘,變教為誘,變學為思,以誘答思,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教學手段】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結合人教版課本。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教師】:自1978年改革開放后,中國經濟迅速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不斷發展的同時,也不可避免的帶來了一些問題,下來我們來看一則視頻。 【播放視頻】:315晚會曝光的問題 【教師提問】:為何會出現上述問題?
【學生討論】:市場監管不完善、法律法規不到位、人們道德素養的缺失 【教師】:要解決上述問題,除了要加強法律法規、制度體系的建立,我們更需要讓商人體內流動著道德的血液。那么經濟與道德的關系究竟是怎么樣的?為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應該如何加強道德建設?這就是我們本節課要一起學習的內容。 (二)新課講授 1、經濟與道德的關系 (1)源于經濟生活的道德
【教師】道德這個詞我們都很熟悉,每個人也愿意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你要說某人沒道德,他肯定和你急。道德代表了一個社會正面的價值取向,用以衡量人們行為是否合法,與法律相輔相成。那么請大家思考:以下材料體現了道德與經濟
之間怎樣的關系?
【材料展示】人們自覺的或不自覺的,歸根到底總是從他們的階級地位所依據的實際關系中——從他們進行生產和交換的經濟關系中,獲得自己的道德觀念。一切以往的道德論,歸根到底都是當時的社會經濟狀況的產物。——恩格斯 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管子 【學生討論】
【教師總結】經濟基礎決定道德水平。人們進行經濟生活,需要有一定的行為規范來調整彼此之間的利益關系,而道德就是其中的行為規范之一?梢,人類社會的經濟生活,內在地包含著道德要求,是道德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根源。 【展示】解放前鄂溫克族的生活和13世紀巴黎手工業的規定,進一步說明道德源于經濟生活,有什么樣的經濟基礎和經濟關系就有什么樣的道德觀念。 【提問】既然經濟決定道德,是不是經濟水平越高,人們的道德素養越高?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總結】我們不能機械地理解經濟對道德的決定作用,道德作為社會意識形態,有其相對獨立性。道德對經濟發展的作用是雙重的,積極向上的道德可以推動經濟的發展;消極的道德會阻礙經濟的發展。 (2)促進經濟發展的道德
【播放視頻】百年老字號同仁堂的成功經歷
【提問】北京同仁堂的成功經歷說明道德對經濟有何促進作用? 【學生小組討論發言】
【教師總結】:道德規范是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必要條件
市場經濟是一種有效的資源配置方式,同時,市場調節不是萬能的,市場調節也存在著自身的缺陷,需要運用法律的、道德的手段對市場主體的經濟活動進行約束和控制。規范市場秩序的治本之策是形成以道德為支撐、法律為保障的社會誠信制度。
正常的經濟交往,需要人們誠實守信;各種經濟組織自身的發展,需要融洽的團隊精神;經濟運行的機制,需要體現社會公平和正義。為了保證經濟活動順利進行,必須遵循相應的倫理原則和道德規范。
道德規范一經貫徹到市場交換的各個環節,深入到各級各類各種形式的市場
之中,將有利于調節供求關系、買賣關系、競爭關系、以及促銷手段、售貨服務等,從而使市場交換過程稱為有序、規范、文明的過程。 【展示】百年老字號的企業文化
【討論】“一個國家如果百姓沒有道德約束,事事依靠打官司,不可能是高效率的。相反,道德是每個人發自內心的約束,它的執行成本等于零。這種觀點的合理性在于? 【學生討論發言】
【教師總結】良好的社會道德環境有助于經濟效益的提高
在參與經濟活動的主體之間建立良好的信用關系,可以減少不道德行為帶來的經濟損耗。
缺乏道德約束的市場經濟會增加許多有形或無形的成本。
良好的信譽和形象是企業的無形資產,有利于企業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展示】可口可樂總裁伍德瑞夫的名言“即使可口可樂公司在全球的生產工廠在一夜之間被大火燒毀,只要可口可樂品牌在,幾年時間就可以重新建成新的可口可樂王國”
【教師】道德對經濟發展的方向具有引導作用
對經濟發展的狀況進行道德分析和評價,進而予以積極的調整和改進,可以引導經濟沿著正確的方向健康發展。
合乎最廣大人民的倫理要求、贏得最廣大人民的正面道德評價,這是道德為經濟活動指明的正確的發展方向。
【提問】同仁堂的成功經歷能否說明道德對經濟發展具有決定作用?
【學生發言,教師總結】:倫理道德作為市場經濟發展中的這種理性杠桿,是一種無形的精神力量,它的作用是巨大的,可以說有時是無形勝有形。但是,我們不能把倫理道德調節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夸大到不適當的地步,走進“道德決定論”的誤區。
【教師小結】經濟與道德的辯證關系
經濟決定道德,積極的道德對經濟發展有促進作用。 2、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道德建設
(1)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道德體系的原因
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與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結合在一起的——可能性 【教師】在必修一《經濟生活》的學習中,我們學習了有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知識,那么,請大家回憶一下,什么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學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是同社會主義基本社會制度結合在一起的市場經濟,體現社會主義的根本性質。是使市場在社會主義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決定性作用的經濟體制。
【教師】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價值目標是實現人民的根本利益。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建設以社會主義思想道德為核心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都是社會主義內在的價值目標。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社會大多數成員擁有的根本一致的共同利益,可以充分發揮道德的調節作用。
【展示】傅立葉曾對資本主義社會進行了這樣的描述:醫生希望病人多,賣棺材的希望多死人,糧食投機者希望發生災荒,律師希望家家打官司,建筑師希望每天失火,玻璃商希望下冰雹打碎所有的玻璃。
【教師】在社會主義社會,我們提倡什么樣的道德景象?對比二者,你有什么感受?
【學生發言,教師總結】在社會主義社會,我們提倡勞動者在共同利益的基礎上,形成團結互助,平等友愛,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共同進步的人際關系。傅立葉的觀點旨在揭露和批判資本主義的自私與腐朽。因此,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與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結合在一起的,為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道德體系提供了可能性。
在我國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中,人們道德觀念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迫切性
【教師】一方面,自立自主、講求效率、公平競爭、崇尚科學、尊重個人合法權益、尊重知識和人才等觀念,日益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商品交換的法則也侵蝕了一些人的精神領域,誘發了見利忘義、權錢交易的行為。因此,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道德體系,是思想道德建設的迫切要求。 【展示】中國人民的版權意識和食品安全問題漫畫 (2)如何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道德體系
奉行社會主義義利觀
【教師】當前社會道德生活相對滯后的狀況,總的來說可以概括為:原先的一些倫理準則已經淡化,而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道德體系還未真正建立起來,表現為道德功能“缺失”的種種現象。原先的一些倫理準則淡化的根源是什么?針對道德功能“缺失”的種種現象,我們應該怎么做?請閱讀課本50頁內容回答 【學生回答】
【教師總結】奉行社會主義義利觀。
社會主義義利觀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國家、集體與個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社會主義義利觀是充分保障個人正當利益、尊重個性發展的義利觀。
第二,把國家和集體利益放在首位。當國家、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發生矛盾沖突時,個人利益需要服從國家集體利益,必要時需要做出自我犧牲。
第三,充分尊重個人合法利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尊重和保障公民的正當合法利益,鼓勵公民個人通過誠實勞動追求個人的正當利益。
注意:區分正當利益與不正當利益。個人正當利益是指個人生存和發展需要的條件,包括他人的身體健康,起碼的生活條件、工作條件和學習條件,個人才能的發揮和發展等。尊重他人的正當利益,才能保證人與人之間的利益平衡,才能維護社會生活的正常秩序,才能保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順利進行。“不正當利益”包括非法利益和其它不應當得到的利益。非法利益是指違反法律、法規、政策所取得的利益,是法律、法規、政策禁止取得,而用非法手段取得的利益。所謂其它不應當得到的利益,是指非法利益以外的其它不正當利益,其利益的本身不是法律法規所禁止的,而是合法的。但就取得利益的手段而言,與非法利益一樣也具有非法性或者不正當性,這種不當利益的取得,侵犯的是他人應當得到的利益。 充分發揮市場經濟機制的積極作用。不斷增強自立意識、競爭意識、效率意識、民主法制意識和開拓創新精神。
注意克服市場經濟的消極影響,正確把握物質利益原則,反對只講金錢、不講道德的作物傾向。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