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科學思維常識
所屬欄目:高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人教版思想政治選修4《科學思維常識》實踐推動認識發展-青海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實踐推動認識發展教學設計
課題 人的認識從何而來
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型
新授
授課工具
多媒體
課標依據 例舉現實生活中的實例,闡明實踐推動認識發展。
教材分析
本課是高中政治選修課本的內容,在學習本框題之前,學生們已經學習了相關原理,為過渡到本框題的學習起鋪墊作用。
從地位看,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認識論首要的基本的觀點,是區別于其他舊哲學的根本特點,所以學好該框題為后面唯物辯證法的學習打下了理論基礎。
學情分析[來源:學&科&網]
高二學生已初步具備了自主探究學習的意識和能力,但有待進
一步提高,這階段的學生對事物的認識多停留在感性階段,缺乏理
性的思考,因而我們要注意從現象入手,逐步培養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意識。[來源:Z.xx.k.Com]
三維目標 知識與能力:理解實踐對認識具有決定作用;懂得既要認真讀書,更要努力實踐的道理。
過程與方法:在分析“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的過程”中,培養學
生從具體到一般的思維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結合實踐是認識來源的教學,引導學生樹立實踐意識,積極投身社會實踐。通過實踐是認識的目的的學習,培養好的學風,形成正確的學習態度。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實踐是認識的來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教學難點:實踐是檢驗認識是否正確的唯一標準。 教法 學法 教法:情景教學法、討論法、講授法
學法:體驗式學習、交流合作學習、分析歸納式學習
師生活動
設計意圖
備注
教 學 活 動 設 計
一、新課導入 復習加情境導入:
問題:莫泊桑為何不惜花錢買這種被踢的感受? 二、新課講授 1.出示本課學習目標 (1)實踐的含義? (2)實踐有哪些特點? (3)實踐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4)實踐與認識的關系如何?
2.視頻思考情景探究(長征七號火箭海南發射場): 問題:
(1)研制發射長征七號活動與都動物的活動是一樣的嗎?如果不同,有何區別?
(2)長征七號活動的對象是什么?它是純主觀的
思維活動嗎?
闡述實踐的含義:
學生閱讀課本P42,回答問題。 學生回答,教師點評(略) 小結:
實踐的含義: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性活動。 3.時間演練
判斷:下列活動中哪些是實踐活動? ①蜜蜂筑巢 ②改革開放
③黨和國家機構改革 ④農民耕地
⑤研究人類基因遺傳 補充知識點:
實踐的基本形式:
生產實踐、變革社會的實踐、科學實驗活動
回顧舊知識,幫助學生鞏固前后知識的聯系,同時以問題形式
引發學生
思
考,調
動學習積極
性。
學生結合
課
本,分析
問
題,提高解決
4.思考合作探究活動
1、科學家研制發射“長征七號”這一實踐活動由哪些要素構成?這些要素的共同特點是什么?
2、科學家發射“長征七號”與蜜蜂筑巢有何本質不同? 這說明實踐具有什么特點?
3、 “長征七號”的成功發射是全體科研人員共同努力的結果,這說明實踐具有什么特點?
此次發射成功,標志著我國運載火箭實現升級換代,是我國由航天大國邁向航天強國的重要標志,是實現未來探月工程三期的前提保障。這說明實踐具有什么特點?
學生結合課本相關知識,自主回答。 小結:
(1) 客觀物質性(主體、對象、手段) (2) 主觀能動性(有目的、有意識) (3) 社會歷史性(處于一定社會關系中、 受一定歷史條件制約) 5.對號入座:
二.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1)評析:老牛和農夫的觀點 知識點一: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2)思考探究:冥王星被降級,說明什么? 知識點二: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3)探究:亞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兩種觀點說明問題的
能力。
理論指導實踐,檢驗知識的
生
成。
了什么?
知識點三: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標準
材料探析:華東師范大學生物系的幾位教師,用了20年的時間,先后解剖了近5000只黃鼠狼,發現只有兩只黃鼠狼吃了雞。他們還做了實驗:第一天,在關黃鼠狼的籠子里放進活雞三只、帶魚一段,黃鼠狼只吃了帶魚。第二天,放進雞、鴿子和老鼠,結果,黃鼠狼吃了老鼠。只到第五天,僅僅放進活雞,黃鼠狼沒有別的東西可吃,才拿雞來充饑。通過長期實驗,他們為黃鼠狼洗刷了專門偷雞的惡名聲,使得千年奇冤得以昭雪。 問題:這說明了什么? (4)感受毛澤東語錄 知識點四:實踐是認識的目的
情感升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
學以致用:判斷下列內容所體現的觀點。(ppt) 8.小結
利用板書,進行總結
深化情感,前后呼應
1、“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谷,不知地之厚也。”這句話包含的哲理是( )
①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②實踐是聯系主觀與客觀的橋梁 ③實踐出真知 ④實踐的觀點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首要的基本的觀點 A、 ① ② B、 ② ③ C、 ① ③ D、 ① ③ ④
當堂檢測 有效練習 2、“由于戰爭的需要,古代人設烽火臺,用烽火和狼煙為信號傳遞軍情。同樣的原因,促使現代人創造了無線電波發報、雷達等科學技術去探測和傳遞軍情。”這說明( ) A、實踐是認識的惟一來源
B、人類的認識總是由淺入深,由低級到高級發展
C、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D、實踐不斷給人們的認識活動提供必要的物質手段
3. 據醫學史料記載,17世紀20年代,英國有個醫生給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輸羊血,奇跡般地挽救了該青年的生命。其他醫生紛紛仿效,結果造成了大量受血者死亡,輸血醫療手段便被禁止使用。19世紀80年代,北美洲醫生給一位瀕臨死亡的產婦輸人血,產婦起死回生。醫學界再次掀起輸血醫療熱,卻帶來驚人的死亡。直到1901年維也納醫生萊因茨坦發現了人的血型系統,才打開了科學輸血的大門。
上述材料是怎樣體現“實踐是認識的基礎”這個道理的?
作業布置 完成課時作業相關部分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內容較多,明確實踐的含義、形式、特征和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兩大部分知識,我選取了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素材,運用恰當的生活實例,設置恰當的問題展開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將抽象的哲學原理融于生活情境之中,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
性,從而教學重點和難點在探究中迎刃而解,較好地完成了教育教學任務。
但仍感覺有不足的地方:時間把握的不是太好,甚至出現個別學生借機調皮搗蛋。
在今后教學中,應在強調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同時,我會盡量發揮好自身的主導作用,引導好學生,更好的安排把握時間。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