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成語,中華文化,微縮景觀
所屬欄目:高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語文人教版必修二成語—中華文化的微縮景觀-部級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高中語文人教版必修二成語—中華文化的微縮景觀-部級優課
成語——中華文化的微縮景觀
授課教師:劉婷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明確成語的來源與成語的特點。
過
過程與方法:梳理學習過的成語,做到能正確運用成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知成語與文化的關系,認識成語承載了極其豐富的文化內涵。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體悟成語中濃縮的中華文化。
難點:正確使用成語。
(三)教學方法:問答法、討論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學設備:多媒體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學生表演一段相聲《成語奇談》
(師點評:這兩位同學一出場就落落大方,神采飛揚;一開口就妙語連珠,聲情并茂;可見我們班的同學真是個個聰明伶俐,不同凡響。)
在正式上課之前,老師要對大家提點意見:希望同學們在聽課的時候聚精會神討論的時候各抒己見,回答的時候力爭對答如流。千萬不要做學習上的悶葫蘆。當然,你如果吞吞吐吐或者詞不達意的時候也不要有后顧之憂,因為我不會對大家求全責備的。畢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欲速則不達。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信心跟老師群策群力,把這節課上好呢?(生答) 二、 成語的特點
1、請問:通過剛剛老師說的這段話,你能總結出成語具有什么樣的特點? (1)文字精煉 (2)形式多樣 (3)表現力強
2、齊讀多字成語。
3、游戲:成語對對碰(八字成語填空)
4、通過游戲“你來比劃我來猜”歸納成語的第三個特點:表現力強 三、成語的來源
剛剛我們通過簡單的梳理歸納了成語的特點。眾所周知,成語的數量眾多,光大家手中的《成語詞典》收錄的成語就超過一萬三千多條。這么多的成語,他們是從哪來的呢?
師生互動:通過猜圖片歸納成語的來源 1、神話傳說:后羿射日 精衛填海 2、寓言故事:刻舟求劍 自相矛盾 3、歷史故事:負荊請罪 臥薪嘗膽 4、文人作品:請君入甕 樂不思蜀 5、外來文化:火中取栗 立地成佛 四、成語與文化
由此可見,成語的產生和民族的歷史文化密不可分,那么我們知道文化也有很多種分來:自然文化、服飾文化、教育文化等等,成語又與這些文化之間有什么聯系呢?
小組活動:根據卡片上的歸類寫成語,學生匯報,老師歸納糾錯。 1、自然文化 2、服飾文化 3、建筑文化 4、文學藝術 5、教育文化 6、愛情文化 7、為人處世 8、科學文化 9、禮俗文化
成語作為民族文化的載體,閃爍著中華民族智慧的光芒,我們是炎黃子孫,更應該學好、運用好成語,將其文化內涵傳承下去。但是如果不能恰當使用成語,可能就會像相聲里的那兩位同學一樣鬧笑話了。 五、課堂練習
下面就看看同學們能不能熟練地運用成語。
小練筆:根據你在64團中學里的所見所聞所感寫一篇200字左右的小隨筆,要求:至少運用六個成語。
(學生匯報,教師點評糾錯) 六、成語新貌
但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樂在騎中”“默默無蚊”等廣告語,你能結合生活實際列舉幾例嗎?( 別具一革、隨心所浴、食全食美)
這些借雙關、諧音等手法創作的廣告語,含蓄幽默,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但諧音廣告的泛濫破壞了漢語的規范性和嚴謹性,對人們產生誤導和影響。 七、小結
這節課我們主要歸納學習了成語的特點、成語的來源、成語與文化間的關系還有成語新貌。那么對于成語,對于中華文化,我們又應該持有怎樣的態度呢?(傳承)
全班齊讀:我傳承,傳承中華文化的兼容并蓄!
我傳承,傳承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傳承,傳承中華文化的光焰萬丈!
板書設計
中華文化的微縮景觀——成語
一、成語的特點 二、成語的來源 三、成語與文化 四、成語新貌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