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走近文學大師,蘇軾專題研究,閱讀指導
所屬欄目:高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語文人教版必修4《走近文學大師-蘇軾專題研究閱讀指導 》安徽省級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高中語文人教版必修4《走近文學大師-蘇軾專題研究閱讀指導 》安徽省級優課
“走近文學大師”語文積累與梳理活動
走進黃州 相遇東坡 ——蘇軾專題研究閱讀指導
一、教材分析
“走近文學大師”是人教版語文必修四中的梳理探究部分的一個專題,側重引導同學們對課文中涉及的文學大師的人生進行梳理,整合相關經典作品,通過閱讀和拓展,借助自主思考、合作研討,走近大師的精神世界,汲取文學精華,提高文化積淀和文學素養。
二、背景分析
對于文學大師,人教版高中選修教材中專門設有《中外傳記作品選讀》,但教材受制于篇幅,大多是節選,難以展現人物的全貌,而以往的學習中,學生對文學大師的了解多為碎片化的信息,理解停留在單線條、扁平化的認識上。
目前學生閱讀量少、面窄,閱讀習慣、能力堪憂,而傳統閱讀教學的格局狹小,存在教材結構單調,篇目數量有限;以教師講授為主,忽略自讀能力培養;存在評價方式單一,激勵機制缺乏等弊端。
新修訂的《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設置了“整本書閱讀與研討”“中華傳統文化經典研習”等學習任務群,強調要引導學生建構相關的閱讀經驗與方法。
基于課程改革和閱讀教學的迫切需要,聚焦學生閱讀困難和閱讀現狀,圍繞現行課程內容體系,關注中華傳統經典文化的傳承,選擇影響深遠的中華文化名人,選擇經典文化著作,設計活動,有針對性、有計劃地、有創意地指導學生閱讀研討,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和寫作能力,促進其個性發展、人格完善,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三、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文學大師的傳記和他們的作品,多角度、多層面地了解文學大師,研習中國傳統文化經典,培養民族審美趣味,增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感、自豪感和辨識力,培養正確解讀和批判繼承傳統文化的能力;
2.學習運用評點方法,記錄自己的閱讀感受和見解,指導學生建構整本書閱讀的經驗和方法,嘗試創作文學作品,學習撰寫文學評論,提高審美鑒賞能力、語言表達水平和利用多種媒介進行交流與分享的能力。
四、活動方案 1.確定研讀對象
蘇軾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代表人物,研究蘇軾其人其作,有利于養成讀好書、好讀書的良好習慣,為學生打下傳統文化的精神底子,促進學生美好人格的發育。 2.建構“三位一體”閱讀資源
現行教材、經典名著與專題群文“三位一體”:
以文學大師蘇軾為研究對象,整合課標教材中的單篇(人教版語文必修四《蘇軾詞兩首》)+ 經典傳記(林語堂《蘇東坡傳》)+ 課外相關專題群文(蘇軾詩文及鑒賞評論)。
圖1 三位一體
3.設計“一線串珠”組合方案
以人教版課標教材必修四中蘇軾的黃州詞——《蘇軾詞兩首》為起點,以林語堂的《蘇東坡傳》整本書閱讀為“線”,以蘇軾詩文及鑒賞評論等相關群文為“珠”,開展“走進黃州,相遇東坡”閱讀研討活動。
圖2 一線串珠
4.設計項目活動
設計驅動性問題——以“東坡的突圍”為研究母題,以“理解東坡之自嘲”“解析夢之內涵”“探究東坡之歸”等為子題。
設計學習任務——開展每日詩文推介、小組專題研究、自編蘇軾詩文集、撰寫研讀報告、分享閱讀心得演講等活動,以促進研究的有序進行和持續深入地開展。
5.安排活動時間
分為籌備動員、搜集資料、閱讀研討、總結交流四個階段,用時四個月。
五、活動評價
1.以課標教材——人教版必修四中的《蘇軾詞兩首》兩首黃州詞為起點,以“走進黃州,相遇東坡”為主題,帶著“東坡的突圍”的研究母題,以整本書作品——以個人自讀和每周四集體研讀完成林語堂的《蘇東坡傳》整本書閱讀。
借助林語堂的《蘇東坡傳》這條閱讀主線,學生勾勒出蘇軾的人生輪廓,獲得完整的認識,補足了以往學習中因信息零散而造成的對蘇軾或單一片面或錯讀誤解的缺憾。真切完整的傳記長文閱讀體驗,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蘇軾的精神品質,同時也積累了整本書閱讀的經驗和方法,完善學生閱讀的關鍵能力。
每日學生自主推介東坡詩文一則,持續60多天散點的資源,在《蘇東坡傳》的統攝下,歸整到東坡人生軌跡的主線上。自由持續的資源輸入,既保持了閱讀的新鮮感,又避免了“貼標簽”式閱讀弊端。將讀詩與閱人相結合,感性的體驗和客觀的史料相結合。
2.閱讀活動中,為完成研討專題任務,學生廣泛查閱歷史文獻、研究論文等資料,閱讀他人的相關評述,各種類型的素材補給,擴充了閱讀向度,建立起一線貫穿、廣泛覆蓋的多元立體網狀信息結構,實現了學科內部、跨學科的資源整合,促進思維認識深化,提升閱讀和寫作能。
3.閱讀資源的充分整合,合理的組合方案,克服了閱讀內容散漫無序的弊端,突破了傳統閱讀教學課內時間有限、課外無法延展的局限,消除了學生課內單篇短章閱讀能力與課外長篇、綜合資源閱讀無法遷移轉換的痼疾,整合了閱讀時空和閱讀方法,為學生的自主性閱讀和深度化閱讀留有充足的空間,建設了豐富而有序的整本書閱讀資源。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