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爵士樂
所屬欄目:高中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音樂人音版音樂鑒賞第十三單元第二十三節爵士樂_貴州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高中音樂人音版音樂鑒賞第十三單元第二十三節爵士樂_貴州省優課
高中音樂《爵士樂》教學設計
[授課教師] 任隨 [年 級] 高中一年級
[課型] 鑒賞課 [課 時] 一課時
一、教材分析
本課選自人民音樂出版社高中音樂鑒賞教材第十三單元經典流行音樂之爵士樂精髓,第二十三節爵士樂。
本單元是一個獨立的“爵士音樂”單元,欣賞兩首爵士樂《南部之子》和《不知為何》,并介紹有關爵士音樂的知識。在教學內容上,我設計了以抓住爵士音樂的演唱與節奏上的特點,讓學生充分地感受和體驗音樂,積極參與音樂活動,拓展學生音樂鑒賞的視野,最終達到提高學生感知和欣賞音樂能力的目的。 二、教學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引導學生體驗爵士樂的主要特點,感受爵士樂的風格特征,了解樂隊編制,學習有關爵士樂的知識。
2.過程與方法:通過對比欣賞音樂,引導學生進行交流評價,積極調動學生參與音樂實踐活動,充分感受、體驗爵士樂的特點及風格。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爵士樂的個性魅力,樹立多元文化的價值觀,從而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三、教學重點
學生通過逐步體驗爵士樂在旋律、節奏、音色上的特點,形成對爵士樂風格特征的初步了解。 四、教學難點
在教學過程中,如何鼓勵、調動學生進行簡單的音樂表演活動和即興創作。 五、教法
1.運用“聽辨導入”教學,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課堂教學中采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方法,讓學生在音樂活動中體會音樂的情感內涵。給學生搭設展示自我的舞臺,采用體驗式、啟發式、交流式、對比式等教學方法,注重教學實效性,讓師生共同體驗、發現、創造和享受音樂貫穿始終。
2
3.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將視、聽結合起來,能高度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大幅度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六、學法
強調學生學習的過程和方法,學生不再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通過聆聽、觀摩、模唱、節奏練習等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在活動中思考、來提高認識,獲得知識。 七、學情分析
在現實生活中,學生對爵士樂的特點、風格了解、感受、認知不夠準確,還無法真正領會爵士樂的精華所在。 八、教學準備
根據教材內容制作的多媒體課件、電子琴。 九、教學流程
(一)課間導入:播放一小段爵士流行音樂《童年》,然后問題式引入新課,出示課題:《爵士樂》。(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 (二)新課講授:
1.爵士樂的兩種起源
(1)學生自主瀏覽本單元序言部分,以了解爵士樂起源為切入點,通過師生交流,引出早期爵士樂形成的音樂成分之一:布魯斯。
師:請聆聽一段來自“布魯斯女王”貝西·史密斯演唱的《空虛布魯斯》,同學們根據所聽說說看,有什么樂器演奏?布魯斯表現了一種怎樣的情感色彩?(學生談感受)
【設計意圖】:通過聽賞讓學生真正走進音樂,感受作品的情緒色彩,初步關注爵士樂中的演奏樂器,從而引導學生分析作品的演唱特點,參與到模唱的音樂活動中,進而把握歌曲的精神內涵。
師:為什么歌曲能把這種憂郁、悲傷的情感表現得這么到位?那就要說到特殊的布魯斯音階了。
(布魯斯音階特點:將主調上的第3、7級音降半音,在音效上給人以苦樂參半,多愁善感的聽覺沖擊。)
師:我們了解了布魯斯音樂的特點,請同學們對比模唱一小節音樂,加深對布魯斯音樂情緒色彩的體驗。
【導語】:由于黑人們悲慘的命運和生活所迫,他們時常唱起這樣的音樂來
3
宣泄自己的情感,表達痛苦的心聲。難道在他們的生活中沒有其它色彩的音樂出現嗎?我們再來聽一段音樂。
(2)聆聽一段“拉格泰姆之王”司科特·喬普蘭創作的鋼琴音樂《楓葉拉格泰姆》,感受樂曲的情緒,發現節奏上有什么特點?
【設計意圖】:感受樂曲情緒、從節奏特點入手,通過教師帶動學生做節奏練習,體驗爵士樂中切分節奏的律動感,同時給學生提供一個自我展示的舞臺,由此引導學生體驗爵士樂的另一起源:拉格泰姆舞曲音樂。
①師:說出聆聽的感受。(學生回答) ②引導學生隨音樂做律動,找出重音基本節奏。 ③帶動學生做爵士樂的基本節奏練習。
④引導學生總結拉格泰姆的特點。
教師總結:布魯斯的音調與拉格泰姆的節奏形成了基本的爵士語匯。它們的融合形成了迪克西蘭爵士樂。
2.欣賞迪克西蘭爵士樂《南部之子》
(1)了解曲作者阿姆斯特朗,播放一段他的影像資料。
提問:阿姆斯特朗擅長什么樂器?音色怎樣?他有什么樣的表演風格?有怎樣的影響力?
【設計意圖】:通過在觀看中的觀察,引導學生發現爵士樂即興的特點。(即興的演奏、演唱及表演)
(2)簡介作品。(了解作品情緒、熟悉歌詞大意) (3)聆聽《南部之子》,感受迪克西蘭爵士樂的音樂風格。
提問:①樂曲中你能分辨出哪些樂器在演奏?②“布魯斯”、“拉格泰姆”的特點分別體現在作品的哪個部分?
【導語】:跟任何發展中的事物一樣爵士樂也在不斷的改變著,幾乎不到十年就會產生新的風格,到現今爵士樂又有了怎樣的發展變化呢? 3.欣賞《不知為何》
(1)簡介演唱者——諾拉·瓊斯。
4
(2)欣賞音樂作品,感受音樂情緒。
提問:①對比上一首作品,樂器發生了什么變化?②音樂風格有什么變化? 師:通過本單元兩首音樂作品的聽賞,結合“拓展與探究”習題,說一說我們熟悉了哪些爵士樂中常見的樂器。(學生回答,老師作補充)
教師總結:即興是爵士樂生命所在,是它的靈魂。自由的即興風格,要求演奏者必須有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因此爵士樂隊中每個人都是樂隊的主體,包括歌手。樂隊中的每件樂器包括人聲,并沒有誰為誰服務,誰為誰伴奏的概念,而是通過合作使自己的價值得到更好的體現。 4.介紹爵士樂的編制
爵士樂隊的編制最基本的是兩個部分—節奏組與旋律組。早期樂隊的節奏組由低音號、班卓琴和鼓組成,后來,低音號和班卓琴逐漸被低音提琴和吉他所取代,鋼琴也加入進來,在30年代,興起一種舞曲樂隊,當時稱為“大樂隊”,它有三部分組成:節奏組、銅管組和木管組。 5.搖擺樂的出現與中國
【導語】:20世紀30年代,隨著樂隊編制的擴大,爵士樂走向一個新的時期——搖擺樂。
(1)觀賞一段“搖擺樂”。(學生根據老師提示談感受)
(2)音樂活動:請同學們跟隨老師彈奏的音樂,一邊搖擺一邊唱,解放一下我們的肢體,放松放松我們的心情。(讓學生了解搖擺樂在中國的出現,引導學生正確審視多元文化在當今世界的發展) 6.師生共同歸納爵士樂的主要特點
(1)即興演奏或者是演唱。 (2)運用布魯斯音階。
(3)爵士樂切分節奏的復雜性和不規則重音的運用。 (4)獨特的音色運用。 7.課堂即興創作《兩只老虎》
【設計意圖】:師生互動,創造著并快樂著,體驗爵士樂以其獨特的個性和魅力感染著我們每一個人。 8.課后拓展作業
(1)請同學們課后對爵士樂形成的各種流派進行了解、搜集、聽賞,感受爵士樂在不同時期的音樂風格。
5
(2)請同學們課后賞析爵士交響樂《藍色狂想曲》,探究爵士樂的藝術價值,寫一篇100字的聽后感。 (三)教師總結:
今天,我們通過音樂了解了一種文化,通過文化又讓我們更好的理解了音樂。音樂是一種民族的文化。希望我們學了這門課之后,能更多的去理解世界不同地區的音樂文化,提升我們的人文修養及素質。 十、教學反思
本課通過對爵士音樂的欣賞、學習,讓學生進一步感知、把握爵士樂的風格特點。普通高中音樂鑒賞課是活動性、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在課堂上,教師采用了開放性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各種音樂活動的熱情,獲得審美的愉悅體驗,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在新課程的改革中,特別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所有音樂作品的欣賞、分析、創造都是為了培養和發展學生的音樂感受能力和音樂表現能力,因此我們高中音樂教師更應該在我們的音樂鑒賞課教學中,盡可能合理地設計學生的律動及創編活動,豐富我們的課堂氛圍,同時也給學生足夠的音樂發展和表現的空間,讓音樂課堂不再單一和枯燥。也希望自身能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地探索、實踐、創新,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