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爵士樂
所屬欄目:高中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音樂人音版音樂鑒賞第十三單元第二十三節爵士樂_北京市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高中音樂人音版音樂鑒賞第十三單元第二十三節爵士樂_北京市優課
教學目標
(一)通過學習,了解爵士音樂相關文化及藝術價值,有意愿進一步了解、探究爵士樂
(二)通過比較欣賞,感受、體驗到爵士樂旋律風格特征,并能夠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創編。運用歌聲、律動和創造性思維積極參與教學并能大膽表現自己。
(三)中國民歌《小白菜》《茉莉花》的視譜演唱;了解布魯斯音階;布魯斯音、裝飾音及音效音在爵士樂旋律中的運用。
2學情分析
1.高一第二學期,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音樂基礎知識與技能,能夠準確擊打八分音符和三連音的節奏,具有簡單的樂譜識讀能力,能夠視唱簡單樂譜,了解變化音級及裝飾音的概念。
2.學生通過互聯網、電視綜藝節目等媒體聆聽過爵士樂,但對爵士樂的起源發展及藝術特點不甚了解,鮮少有同學參與表演過爵士樂。
3重點難點
(一)教學重點 感受和體驗爵士音樂旋律風格特點。
(二)教學難點 理解并嘗試布魯斯音、裝飾音、音效音在爵士樂旋律中的運用。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復習導入
1、 對比聽賞: 鋼琴小品《小星星》(譜例1)VS爵士樂《小星星》(譜例2、譜例3)通過分析音樂要素復習爵士樂兩種典型節奏型:切分和swing。 譜例1: 譜例2: 譜例3:學生實踐,練習感受swing。第一遍旋律節奏變swing,第二遍2拍加拍手,第三遍1拍加跺腳。 【設計意圖】在音樂實踐中復習鞏固已學內容,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學習興趣。
活動2【講授】爵士樂旋律特點
1.布魯斯音 (1)視譜演唱,說出歌名。 (2)引出布魯斯音階及布魯斯音。 聽《斷翅的蝴蝶》中爵士風格《小白菜》旋律片段,學生分析歌曲旋律在演唱時與記譜有什么不同? 學生感受到滑音,教師再模仿演唱,學生找出滑音出現頻率最多的主音是mi和so。 教師介紹布魯斯音階: 學生對比模唱C大調音階與布魯斯音階,體驗布魯斯音階所表達的情感,引入介紹布魯斯的產生。布魯斯是爵士樂產生的另一重要因素。變化的三級音、五級音、七級音稱為布魯斯音。 (3)小結得出爵士樂旋律受布魯斯音影響會在布魯斯音級上做即興的滑音演唱。
2.裝飾音 (1)視唱樂譜,說出歌名。 (2)聽鋼琴演奏爵士風格《茉莉花》,學生尋找演奏中與視唱譜例不一致的地方,演奏中旋律在主音上加入了什么變化? 學生聽出加裝飾音。 小結得出爵士樂在演奏時會即興加上大量的裝飾音,每次演奏會有不同。
3.音效音 (1)作品介紹 《藍色狂想曲》是美國作曲家喬治•格什溫于1924年寫給獨奏鋼琴及爵士樂團的樂曲,它融合了古典音樂的原理以及爵士的元素。鋼琴與交響樂團的版本是在1946年由美國作曲家格羅菲所改編,它成為了美國音樂會中最受歡迎的曲目之一。 (2)音效音——“含糊聲” 樂曲由爵士樂隊常用的樂器——單簧管低音區的顫音開始,吹出快速上行十七連音音階,旋律以獨特的滑音方式扶搖直上,引出用“含糊聲”手法(smear)吹奏出主導動機。這個動機采用包含降三級和降七級音的藍調大音階,鮮明的三連音和切分音節奏以及搖曳下行的旋律線,瞬間將聽眾帶進濃郁的爵士氛圍之中。 (3)音效音——加弱音器“哇哇聲” 樂曲中第二個常出現的主題最初由鋼琴奏出,而后主要由薩克斯管演奏。這是由爵士樂中常見一個音型演變來的。格什溫將它搬過來,當作管弦樂作品的“主題”加以使用,凡是熟悉爵士音樂的人一聽就能會意。這個主題多次由各種樂器(加弱音器的小號、鋼琴、全樂隊、銅管等)重復演奏。在加弱音器的小號吹奏時,還特意弄出加弱音器的聲音效果,這也是爵士樂所特有的。
【設計意圖】溫故知新,通過中國民歌旋律比較、體驗,了解爵士旋律中布魯斯音、裝飾音、特效音的運用。欣賞、感受具有爵士音樂風格的中國民歌,學會用審視的眼光對待外來的音樂文化,體現對多元文化的接納與包容。
活動3【講授】小結爵士樂節奏、旋律特點
1.節奏:切分、swing。
2.旋律:布魯斯音級;裝飾音符;音效音符。
【設計意圖】歸納爵士樂的主要音樂特點,并為下面的即興創作環節做鋪墊。
活動4【活動】爵士樂創編
1.學生根據本課所學,對該譜例進行爵士樂風格創編。創編結果以小組為單位演唱。學生自評、生生互評,教師點評。
2.教師創編展示。
【設計意圖】突出音樂學科特點,學生在開放的課堂中實踐、創造,體驗爵士音樂的特點。
活動5【活動】爵士樂推介
請你用一句話向他人推介爵士樂。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關注本節課的核心內容,鍛煉概括、總結能力,培養多元文化意識。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