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我與角色,體驗的表演方法
所屬欄目:高中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音樂花城版《音樂與戲劇》第二單元《音樂與舞臺表演》第2節《我與角色(體驗的表演方法)》寧夏 - 固原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中國戲曲之秦腔——我與角色
(體驗的表演方法)》
【教材版本】本課是高中音樂花城2003課標版《音樂與戲劇》第二單元《音樂與舞臺表演》第2節《我與角色(體驗的表演方法)》 【學情分析】
目前學生因多渠道接受快餐音樂文化,普遍存在盲目追星、崇拜、排斥民間戲曲等不良的傾向,但學生在大西北的生長環境中,對本土秦腔戲曲有一定的了解,由于高一年級學生處于對青春期,對流行音樂非常喜歡,戲曲相對他們會陌生,而且會覺得戲曲很土、學習興趣不濃厚。所以學校每次演出都極力讓學生參與戲曲表演。經過一段時間的指導學習,已經有部分學生對戲曲有了一定的興趣,并且會演唱一些耳熟能詳的折子了。在這些學生帶動下,學生對戲曲文化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學習與展現的欲望更強了。通過學習和表演,學生有了一定的鑒賞水平和分析作品的能力,也有良好的聆聽習慣。演唱表演有一定的基礎,有助于更好的分析作品,完成教學。 【教學理念及教學方法】
一、使用多媒體等輔助教學手段更好的完成教學
1、教師用白板教學軟件與PowerPoint(PPT)配合使用。利用白板
中的各種教學工具來輔助完成教學環節。
2、老師課前布置查閱資料,上課過程課堂查閱總結所學內容。 3、多媒體素材包括文字(百度文庫、教學用書等)圖片、音頻、視頻(來網絡下載視頻并截取內容)。
二、自主學習,教師引導、學生自我探究表演、全班積極參與方法的
使用貫穿課堂始終,教師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1、小組查資料整理秦腔的相關知識。 2、帶問題觀看秦腔名段視頻。
3、提出自己想要了解想要感受的內容并總結。
4、化裝重點表演秦腔“丑”角,全班積極參與共同表演。 5、通過感受參與體驗分析獲得最終深刻認識。媒體選擇:資源、技術說明:
【教學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引導學生學習與探究,讓學生了解秦腔的基礎知識和四大行當的特點,體會秦腔文化的藝術魅力。
2、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表演秦腔行當之一的“丑角”表演,深刻感受其藝術性。
3、學生自己伴奏表演秦腔折子戲《荒郊義救》部分唱詞,真切感受西北秦腔“丑角“的特點以及探究分析西北秦腔的藝術魅力和藝術價值。提倡戲曲進校園通過課堂師生互動學習,提高學生學習民族文化的興趣,激發學生對傳統民族文化的熱愛和自豪感。 【教學重點】
1、學生通過老師示范演唱、觀看秦腔視頻能夠掌握秦腔基礎知識;
2、學生伴奏重點表演秦腔折子戲《荒郊義救》部分唱詞,全班同學能夠積極參與(加部分的唱詞和動作)感受西北秦腔丑角的藝術魅力和藝術價值。 【教學難點】
要讓學生通過一節課去很深刻的領略秦腔丑角的魅力,這就需要學生的表演和感悟能力強,老師在指導和示范時要有很強的戲曲素養。提倡戲曲進校園不是空話確實要讓學生感受到我們的民族戲曲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是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繼承和發揚的。 【教學用具】
1、課件(ppt) 2、部分教學資料 3、伴奏樂器(鈸、鑼、梆子、竹板、木魚)
4、丑角戲服一套 5、乞丐用的打狗棍 6、要飯碗 7、腰間麻繩 8、秦腔戲服甩袖一對 9、少量油彩。 【方法與過程】
通過示范表演、聆聽、演唱、比較、探究、學生全部參與表演、相互交流等活動,讓學生感受、體驗西北秦腔的風
格特點,重點表演和體會秦腔行當之一“丑角”。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導入】在上學期我們學習了把希臘的悲劇和戲劇.印度的梵劇及中國的戲劇稱為“世界三大古老戲劇文化”,中國戲曲經歷了八百多年的革新和發展,現存劇種有三百,下面同學們聽老師唱一段戲曲,請同學們思考?出示課件(ppt)
1、這段唱腔屬于什么戲曲?
2、除了這種戲曲,你還知道我國哪些戲曲種類?
1、秦腔《斷橋》片段---西湖山水還依舊
2、引導學生感受戲曲秦腔,教師范唱部分戲曲唱詞,學生回答是哪個劇種,讓學生知道我國五大劇種(京劇、黃梅戲、豫劇、越劇、評劇)。 3、提出在我們的家鄉也滋養著一種戲曲文化,引出戲曲——秦腔。從而導出本課課題:
《中國戲曲之秦腔—我與角色
(體驗的表演方法)》
【設計意圖】讓學生從一開始就感受到本節課音樂風格的不同,渲
染一種民族文化的課堂氛圍。讓個別學生展示才能,老師講解的同時做更多的示范,能夠激發學生熱愛和學習戲曲文化的興趣,初步解讀民族戲曲文化——秦腔。 二、新課教學
1、觀看秦腔《三娘教子》部分視頻,思考問題:
(1)何謂秦腔?起源于古代陜西的民間歌舞,又稱亂彈,是中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安生長壯大起來的。經歷幾代人民的創造而逐漸形成,因周代以來,關中地區被稱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是相當古老的劇種之一。
(2)唱腔有何特點?秦腔的唱腔,寬音大嗓,直起直落,既有渾厚深沉、悲壯高昂、慷慨激越的風格,同時又兼有纏綿悱惻、細膩柔和、輕快活潑的特點,凄切委婉、優美動聽,深為廣大人民群眾所喜愛。秦人之聲吼劈了嗓子、嘴角流血的感覺是秦腔的靈魂。 (3)秦腔的行當有哪些? 生:對劇中男子的一般稱呼。
旦:戲曲中的女性形象(可分為青衣、花旦、刀馬旦、武旦、老旦、彩
旦等)
凈:又稱花臉,花面。主要扮演在性格, 品質或相貌等方面具有突出
特點的男性人物。
丑:扮相不美,并非專指品行上的丑惡(文丑和武丑)。
【設計意圖】學生利用老師發的資料現場討論并積極回答問題。通過集體查閱資料討論及個別回答這樣的方式讓更多學生參與學習當中,加深對戲曲秦腔的理解,活躍課堂氣氛,更好的拉近與戲曲秦腔的距離。讓學生真實感受到,民族文化就在我們的身邊,也為今天的所學內容做以鋪墊。
3、材料知識拓展秦腔的唱腔包括板式和彩腔兩部分,每部分均有歡音和苦音之分。苦音腔最能代表秦腔的特色,深沉哀怨、慷慨激昂。歡音腔歡樂、明快、剛健、有力。彩腔,俗稱二音,音高八度,二者區別,凡屬板式唱腔,均用真嗓;凡屬彩腔,均用假嗓。
【設計意圖】在前面所學知識的基礎上,讓學生再查閱資料,拓展知識面,加深理解,老師在講解過程進行示范演唱部分秦腔,感染學生,引導學生熱愛民族文化學生參與回答問題,個別同學進行補充說明。
4、通過課件(PPT)請同學再辨別秦腔四大行當,加深理解,為下文做鋪墊。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老師給出四張圖片,通過前面四大行當的定義理解和臉譜直接讓同學辨別四大行當,學生自主學習,極積參與教學其中,加深對四大行當的印象和理解,為下面內容做鋪墊。 三、觀看秦腔視頻《荒郊義救》片段,提出問題并思考?
1、視頻中的唱段屬于秦腔行當的哪一種?
四大行當的“丑角”,丑角是中國戲劇的一種程序化的角色,給人一種滑稽、可笑的感覺。但中國戲曲中丑角地位是很高的,“無丑不成戲”,戲曲中如果沒有丑角這個角色,這部戲就平淡無味,毫無新意。
2、這段折子戲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荒郊義救》為秦腔傳統本戲《八件衣》中的一折。描述了叫
花子仁義在行乞討途中義救被人謀害昏厥的書生張成愚,乞食供養,夜宿城隍廟中,得聽盜案實情,仁義偕張成愚去包文正臺前告狀,得以鳴冤昭雪,最后打贏官司,懲治兇手的感人事跡。
【設計意圖】通過欣賞視頻讓學生知道《《荒郊義救》的故事,加深對秦腔丑角的喜愛。老師進一步對戲曲丑角進行講解和闡述,為后面學生對折子戲《荒郊義救》的丑角表演做鋪墊。 四、同學們看視頻,試著相互表演一下這段唱詞:
1、讓學生認識伴奏樂器(鈸、鑼、梆子、竹板、木魚),聽辨樂
器的音色;
2、給個別學生給分任務,認識主演拓開剛同學,給予掌聲鼓勵。 3、學生化妝、穿表演服準備出場。
1、全體學生有感情的完整朗讀戲曲《荒郊義救》部分唱詞,體驗方言特點。
《荒郊義救》部分唱詞
我,我,我是一個窮光蛋。(窮光蛋) 整天日每在大街上轉; 養活我的有三件寶:
(合)鋪蓋 木棍 筷子碗;
木棍能打狗, 碗筷一日供三餐, 想睡覺了把鋪蓋綻, 橫躺順臥隨我的便。 雖是這幾樣爛家產,
可我還靠它將這地球 轉圈圈。(轉圈圈) 這些年,我下過鄉,還浪過縣, 總結了不少的要飯經驗, 別看我衣裳穿的爛,
穿的爛千家萬戶還都接見。(都接見) 特別是那些娃娃伙見了我,
前呼,后擁,前呼后擁最稀罕(樂器) 掐指算,要飯生活十余年,
也是轟轟烈烈非等閑。(非等閑) 雖然話是這樣講, 要飯畢竟不是做官。
(合)受人的氣、看人的臉,
城鎮鄉下都不一般。 鄉下要飯事比較好辦, 城里邊要飯就如登天。
老年人還都心慈善, 年輕人見咱翻白眼。 財主見窮人最討厭, 開口就叫咱滾蛋。 世上人兒千千萬,
(合)好人、壞人、惡人善人
都不一般。
那一天我到城里邊一家財主的門上去要飯, 丫鬟院公圍了個圈圈, 把我左右來回的看,
摳鼻子、又瞪眼 (動作)
七嘴八舌亂發言, 笑我這衣裳穿得爛, 笑我背的爛草簾。 笑我這褲子是寬大短, 笑我這草繩勒腰間。
笑我走路一跛一顛、一顛 一跛; 笑我這碗筷和竹桿桿。 把我糟蹋又是 辱賤,
還說是我的個模樣好像個青青茄子, 上邊撒了一把蕎麥面, 聽罷言我氣得團團顫, 好似吃了花椒面。 氣得我當時把臉變, 幾句話把她們都罵散
(合)都罵
【設計意圖】戲曲進校園,讓所有學生參與有感情的用方言朗讀唱詞,
整體感受這段唱詞中“丑”角的人物形象,老師引導和講解并及時的進行點評,生動課堂。讓學生自主學習極積參與教學其中,讓他們感受到自己才是課堂的主人。由教師的傳授,變成主動的自學,學生樂在其中,激起探究欲望。 2、分三部分進行練習(PPT)出示唱詞
(1)全體學生參與表演、加動作說臺詞,表情要到位。 (2)主演表演要夸張、滑稽、可笑。唱詞和動作的統一。 (3)樂器伴奏要為表演服務,學生伴奏時要和主演緊密配合。 【設計意圖】分三段練習能夠讓學生更能體會這段唱詞的精華所在,老師也能及時指出學生表演不到位的地方,讓學生及時體會并調整表
演思路。對唱詞或表演不到位的地方也能反復重點的理解練習,力求達到精益求精。
3、全體學生動情整體表演這部分唱詞,再次整體感受《荒郊義救》丑角的表演,課堂氣氛達到高潮。
【設計意圖】整體再一次表演,加深學生的理解表演,是整個作品呈現一個完整性,讓學生充分感受《荒郊義救》中丑角的表演魅力。全體學生的參與更能增強同學們的表演自信心,充分肯定戲曲進校園的必要性。
五、升華主題(PPT)
1、同學們體驗完秦腔《荒郊義救》丑角這種表演有何感觸?(思考) 學生的感觸: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們要學習和繼承我們的民族戲曲文化。 要學習叫花子仁義身處困境還保持樂觀、豁達的人生態度。要學習叫花子仁義樂于助人,在自己窮困潦倒的時候還伸出友誼之手幫助別人走出困境的精神。
一個人的長相美丑并不能代表心靈善,我們看人不能看表面。 【學生總結】學習完本課,同學們有什么收獲?
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我們的家鄉戲秦腔的概念及其四大行當。學習過程中我們通過老師的示范講解、觀看秦腔視頻了解了秦腔行當之一的丑角在戲曲中的重要性。老師指導我們在課堂集體表演了秦腔《荒郊義救》的部分唱詞。接觸了幾件民族樂器(鈸、鑼、梆子、竹板、木魚),確實感覺快樂的同時學到了很多。同時我們感悟,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們應該多參與戲曲進校園這種活動,更應把我們的戲曲民族文化發揚光大。
【教師補充】
同學們今天表現的非常棒,你們的學習熱情也深深的感染了我。我們的戲曲秦腔之所以散發著珍珠般的光彩和無窮的魅力,就是他真實的記錄了人民的生活。是一個民族文化的精髓所在,不光是中國戲曲,世界的上戲曲文化都是如此,所以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希望大家再唱流行歌曲的同時,也能多聆聽和欣賞我們的民族戲曲,對傳承和發揚民族文化做出自己的貢獻。 【課后作業】
課后請同學們采訪家人、朋友、同學對本土戲曲秦腔的認識并錄制部分唱腔視頻,課后我們嘗試一下其它三種行當的表演形式。下課!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一、現代多媒體手段在課堂中充分發揮
1、通過PPT教學及學生現場收集和整理所要了解的學習內容。讓學生感受到通過收集得到答案的快樂。利用多媒體手段讓更多的學生參與教學中,豐富學生活動內容。
2、自我探究方式學習,發揮個性優勢,活動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學生在小組活動中充分的自主討論,獲得所學知識。讓每個孩子成為學習的主人,發揮他們的主動權。在分組討論時學生能盡情發揮個人所長,參與面廣。
3、學生活動點面穿插,長短張弛結合,提高教學效率。本課教學內容豐富,學生活動多,教師根據活動內容,調控時間,松緊結合,
分配合理,教師的教授和自我學習體驗相結合。層層遞進,一氣呵成,課堂節奏感強,從而給人營造一種舒適、自如的課堂韻律感。 二、拓展延伸,提倡戲曲進校園,傳承民族戲曲文化,樹立民族自豪
感
1、教師身體力行,傳承發揚秦腔戲曲民族文化。
寧夏也是秦腔傳唱的地方,學生大多都會唱幾句。為了讓學生能在這節課中充分的感受到戲曲秦腔丑角的魅力,讓學生更好的傳承和發揚民族戲曲文化,增強民族文化意識,樹立民族自豪感。教師積極引導全部學生參與秦腔丑角表演,課堂內容豐富,達到教學目的。 2、本課不足:
課堂評價方法再多樣些,如學生的自我評價,學生的互評等。教師的評價語再能豐富一些,給予學生不同肯定,指出改進的地方。如果開始老師穿戲曲服裝表演,課堂效果就更好了。在以后教學中調整實施。
【改進措施】戲曲的傳承大多都是通過人們口口相傳的方式,在課下讓學生請教身邊會唱秦腔的父輩,進行錄音,整理戲譜、照片等。建立學生學習的檔案袋。為下節課學習其它三行當做很好的鋪墊作用。也能夠記錄學生的學習經過,積累學習過程資料。在課下可以建立秦腔戲曲交流群,教師除了在課后與學生面對面的交談外,還可利用現代信
息技術,通過在線互動、發郵件、QQ留言等延伸交流途經,在互動中探討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了解學生真實想法,傳遞鑒賞心得,上傳自學的視頻,教師或學生進行評價,也可讓家長進行輔導和評價,培養良好的聽覺習慣,提高音樂感受與鑒賞能力,提升整體戲曲審美水平。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