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綠葉中色素,提取和分離
所屬欄目:高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4節《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廣東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4節《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廣東省優課
實驗: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
一、教學目標 知識方面
1.掌握提取、分離綠葉中色素的原理與方法;理解實驗中藥劑的作用及對實驗結果的影響。 2.能通過實驗現象和結果分析實驗。
能力方面
1.合理組織語言,描述實驗現象,鍛煉學生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交流討論實驗現象,提高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培養學生通過對實驗現象和結果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自主探究,養成善于動腦、勤于思考的好習慣,提高學生思維的開闊性和創新意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激發學生對生物學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生物學科的積極性;培養嚴謹的科學態度;培養合作、分享的學習習慣。
2.規范實驗操作步驟,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形成善于交流、合作、反思、評價的學習品質。
3.通過實驗探究并進行實驗結果分析,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和熱情,感受成功帶來的快樂,提高對自我價值的認識,并通過與農業問題相聯系,習慣運用生物學理論進行解釋。
二、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1.色素提取與分離的操作。 2.實驗操作的具體步驟和注意事項。
3.學會從實驗材料、實驗試劑和實驗步驟的角度來進行實驗分析。 4.葉綠體中色素的種類,色素的吸收光譜及相關應用。
三、學情分析
本實驗為驗證實驗,但實驗原理、步驟、過程等復雜,學生掌握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如果將其改成探究實驗,讓學生親身體驗實驗操作或藥劑使用不當對實驗結果帶來的影響,將更利于學生對相關內容的掌握。
實驗: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 廣州市第六中學 生物科 劉華
2
本節內容承接上一節“捕獲光能的色素和結構”,突出生物實驗及實驗基本技能在中學生物教學中的基礎地位,又及時加深了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與升華。
學生在初中生物已經學過光合作用的有關知識, 但還未學習有關細胞結構的內容,所以本節課在上一節課實驗操作的基礎上,側重進行實驗中有關問題的分析與思維拓展。
在實驗設計和操作方面,學生在上一節課進行“提取和分離”等操作,對實驗中出現的問題的分析,是學生未曾接觸過的,需老師恰當引導。
四、教學方法
1.問題探討法:引導學生對實驗相關問題進行探討,領會科學研究的思路和分析問題的方法,從而突破難點。
2.多媒體輔助教學法:教師借助多媒體手段,規范學生實驗操作。
五、教學準備
1、上課老師共同備課,討論教學策略,并確定教學方法與內容;2、及時與實驗員溝通,做好實驗材料準備;3、做好PPT課件。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學生活動
教師組織和引導 引入
思考:葉片中除了葉綠素,應該有其他色素。
思考:葉綠素分布在葉綠體的類囊體薄膜上,可用有機溶劑提取。
展示:各色樹葉圖片 展示:葉綠體圖片 實驗說明
聽講解
說明:實驗原理:(1)提取;(2)分離
實驗步驟:(1)取材;(2)研磨;(3)過濾;(4)制備濾紙條;(5)畫濾液線;(6)
實驗: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 廣州市第六中學 生物科 劉華
3
分離;(7)觀察記錄實驗現象
實驗開展
實驗:每4人為一組,每組探究一個實驗步驟,分別進行嚴格按照課本步驟進行的對照組及改變將進行探究步驟的實驗組的實驗操作。兩組探究相同步驟。
說明:學生分組、實驗要求。 巡查:巡視學生實驗操作情況,及時給予指導幫助。 結
果分享
討論:小組成員討論實驗現象,派代表分享實驗結論。
實驗步驟
對照組
實
驗①組 實驗②組
實驗③組
說明
提取
①取材
取5g新
鮮韭菜葉,剪碎,放入研缽
取5g
新鮮韭黃葉,剪碎,放入研缽
取新鮮、深綠色葉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②研磨
加入少
量SiO2
和CaCO3,5mL
無
水乙醇,迅速、充分研磨
加入少量SiO2
和CaCO3,迅速、充分研磨
SiO2作用:_____________ CaCO3作用:____________ 無水乙醇作用:____________
③過濾
單層尼龍布過濾,收集到試管
中,加棉塞
濾液顏色:____________
分離
④制備濾紙條
長條濾紙一端剪去兩角,在距
濾紙條剪角的
原因:______ ____________
評價:對學生的發言進行引導及點評,指導學生理解實驗。
實驗: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 廣州市第六中學 生物科 劉華
4
該端1cm
處
用鉛筆畫一細線 ⑤畫濾液線
用蓋玻片邊緣沾取濾液,沿鉛筆線均
勻畫細線。待干后再畫一兩次
濾液線要細、濃
的原因:_____ ____________
⑥分離色素
適量層析液倒入小燒
杯,插入濾紙條(濾液線不能觸及層析液),用培養皿蓋住燒杯
適量
層析液倒入小燒杯,
插入濾紙條用培養皿蓋住燒杯 層析液不能觸及濾液線的原因:________ ____________
結果
(貼上濾紙條,并簡
要說明)
實驗: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 廣州市第六中學 生物科 劉華
5
總結
反饋、生成性練習:將各組實驗結果結論進行匯總,完成學案。 1) 用_________提取綠葉中的色素是因為色素溶于_________。 2) 用_________分離色素是因為色素在其中的________不同。
3) 實驗選用新鮮深綠色的菠菜葉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 4) 研磨時加入SiO2的目的是_____,加入CaCO3的目的是______。
5) 濾紙條剪去兩角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畫濾液線的要點是_______,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分離時層析液不能浸沒濾液線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 8)
如需對分離的色素進行再提取,可以怎么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如現需要提取色素添加到食物中,應如何修改實驗?____________________。 總結:強調實驗細節、
重點
能力提升
整理:清潔、整理實驗臺、實驗室。
指導:實驗室清潔、個人清潔。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 展示實驗結果,導入本節課。 (教師)展示一幅色素帶的模式圖。
(學生)說出色素帶自上而下的色素的顏色和種類。 把自己上節課的對照組和此圖作對比。
通過觀察實驗結果,引入下面的實驗分析。
實驗: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 廣州市第六中學 生物科 劉華
6
引入本節課
1. 引導學生進行實驗分析 2. 實驗分析 1)實驗材料 2)實驗試劑 3)實驗步驟
(學生)同樣都是對照組進行實驗做出來的濾紙條,卻又不同的結果,請從以上三個角度去分析自己的實驗結果,寫于學案。 學生代表發表結論。
(教師)點評,并進一步總結。
3.實驗延伸
(學生)閱讀課本P100,基礎題3,回答問題。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回答,并展示色素的吸收光譜圖。
(教師)1.大棚蔬菜種植的時候,需要用到塑料薄膜,請問,選擇哪種顏色的薄膜比較好呢? 2.如果是長期陰雨天,需要補光的時候,選用什么顏色的燈比較好呢?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展示原理圖。 4.實驗拓展
如果將長形濾紙條換用圓形濾紙片,你如何將色素分離? (可供選擇器皿:玻棒(可蘸取少量層析液)、毛細吸管、毛線、剪刀等。)
學生發現問題,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從哪些角度去考慮分析原因,指向性明確,便于學生思考。 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強調實驗中規范的操作步驟,培養嚴謹的科學態度。
學科間知識的鏈接,并將所學內容與實際問題相結合
七、教學反思
謝瑩瑩:
1. 創新
本實驗原為驗證實驗,筆者將其改成探究-合作模式,旨在引導學生通過質疑、討論、探究、實踐、分享等程序,逐步解決認知沖突,更深刻理解實驗步驟與實驗操作細節,而不只是簡單的記憶背誦,并通過更進一步的問題思考與討論,使認識在合作學習下得到總結與提升。
針對本實驗的常考點,筆者注重引導學生對注意事項、實驗細節提出質疑,給予他們對
實驗: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 廣州市第六中學 生物科 劉華
7
問題進行討論探究的機會。而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筆者發現教材的部分處理實驗效果不是特別理想,如提取色素時添加的無水乙醇的用量過多、用毛細管劃濾液線會使線過粗等,對這些相應部分進行了改動,并讓學生思考這些改動的目的或者效果的不同,創設情境激發活躍學生的思維,使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的探究實驗活動。 實驗通過學生小組合作完成,但由于課時限制,每個小組只進行了其中一項內容的探究,而且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也影響了實驗的結果,這就促進了學生特別留意其他組的結果展示與分析,并主動參與問題討論,大膽分享實驗心得。 2. 存在問題
本實驗考查的細節較多,筆者原設定讓學生對每個實驗步驟進行探究,更直接通過實驗結果對照體會實驗意圖,但由于課時關系,最后只讓學生集中討論其中的三點,且為了便于實驗的開展,限定了學生的分組與探討的內容。如有條件,在課前讓學生自行發掘感興趣、可探究的實驗步驟,自行進行實驗設計,可能更有利于激發他們的興趣與提高他們的科學素養。
在對實驗材料的選擇上,筆者選用了新鮮白云蘭葉與韭黃進行對照,主要考慮這兩種材料比較容易研磨;筆者另外準備了現成的研磨液以便學生探究,直接用研磨液雖然節省了實驗時間,但學生沒有親自體驗研磨的過程,這也可能導致另一種遺憾。
劉華:
1. 創新
這節接力課在前一節課老師的基礎上,經過提前預設實驗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設計, 在第一課時學生實驗的基礎上,對實驗的評價教師引導學生從實驗材料、實驗試劑、實驗步驟的角度,從實驗結果的展示提升到學生需要分析解釋實驗現象、評價其他同學的實驗結果和分析,更綜合考查了學生的能力和素質。在總結討論的問題中,筆者結合實驗中出現的問題,如學生對“實驗組和對照組”這個,對實驗內容進行了適度拓展,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實驗的理解及加強了對實驗的實際應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 不足和改進
在引導學生討論的時候,對學生的實驗結果的展示可以考慮用照片或者實物投影進行展示,但這個比較考驗教師的臨場總結能力。
可以安排整節課開展對實驗的分析,多給學生時間思考和討論總結,加強實驗的規范操作和科學嚴謹的探究態度。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