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綠葉中色素,提取和分離
所屬欄目:高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4節《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黑龍江省級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4節《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黑龍江省級優課
《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教學設計
一、設計思路
本節課在教學設計上,主要嘗試進行以下三個層次的創新。第一、在實驗材料上的創新,選擇生活中常見的各種蔬菜和花卉,讓實驗更貼近生活;第二,結合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技能,嘗試將這節傳統中屬于較低認知層次的驗證性實驗課,改為能夠培養學生較高認知水平的探究性實驗課,以培養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思維能力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三,嘗試將傳統實驗課中,學生只能按照提前預設的單一實驗目的被動地學習,改為學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進行自主選擇實驗課題的菜單式探究活動,以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教材分析
高中生物新大綱課程目標明確提出:“生物科學素養是公民科學素養構成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生物科學素養是指公民參加社會生活、經濟活動、生產實踐和個人決策所需的生物科學知識、探究能力以及相關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它反映了一個人對生物科學領域中核心的基礎內容的掌握和應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礎上不斷提高自身科學素養的能力。提高每個高中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是本課程標準實施中的核心任務。”
生物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實驗教學對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起著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他是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的重要場所和前沿陣地,也是基礎教育改革的基礎、前提和保證。離開了實驗教學,生物教學就談不上實質性、根本性改革,也談不上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是一個探究性實驗,通過本實驗,可以讓學生知道綠葉中色素的種類和顏色對植物葉片顏色的影響,是學習光合作用的基礎。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掌握提取葉綠體中色素的方法,掌握綠葉中色素的種類和作用;
(2)通過實驗結果分析,理解各藥劑在實驗中的作用和對實驗結果的影響。 2.技能目標
(1)合理組織語言,描述實驗現象,鍛煉學生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對實驗現象相互交流和討論,提高學生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
在自主探究中,感受成功帶來的快樂,提高對自我價值的認識,要學生把理論知識聯系并貫徹到實際活動中去,從實踐中得到鞏固和提高。 三、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
(1)實驗材料準備。
(2)推測可能出現的情況進行探究,分析原因,得出結論。做到心中有數。
(3)實驗分組。將學生分成若干實驗組,編號1、2、3„„。每個小組2位同學。 2.學生準備
(1)預習本實驗。包括實驗目的、原理,熟悉實驗步驟等。 (2)復習葉綠體中色素的種類和顏色。 四、教學內容安排
創設問題情境導入實驗課題——探究葉片在不同季節呈現不同顏色的原因? 小組展示交流 小組合作探究
(一).實驗目的:提取葉綠體中色素的方法及用紙層析法分離實驗。
(二).材料用具:
材料:菠菜(嫩葉,綠葉,黃葉)、油菜(嫩葉,綠葉,黃葉)、白菜、卷心菜、綠蘿等; 用具:研缽、小玻璃漏斗、尼龍布、剪刀、試管、藥勺、量筒、天平、鑷子、毛細吸管、濾紙、鉛筆,尺子等;
藥品:無水乙醇、層析液、、汽油、二氧化硅、碳酸鈣。 (三).實驗原理:
綠葉中的色素溶于有機溶劑無水乙醇而不溶于水, 可用無水乙醇提取色素。
各種色素在層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隨層析液在濾紙上擴散得快,反之則慢,從而使各種色素相互分離。 (四).實驗注意事項:
1.選取新鮮的葉片,保證色素的含量。
2.研磨時加入少許的二氧化硅和碳酸鈣,有助于研磨充分和保護色素。 3.研磨要迅速、充分,防止溶劑揮發。
4.濾液細線要細、直、齊,防止色素帶重疊。
5.濾液細線干燥后要重復畫1—2次,增加色素含量。 6.濾液細線不能觸及層析液,無法分離色素。 (五).方法步驟:
提取色素:
1、稱取5g葉片,剪碎,放入研缽中。
2、向研缽中加入少許(1/3鑰匙)SiO2和CaCO3,再加入10ml無水乙醇,進行迅速、充分的研磨。
【綠葉和無水乙醇的量可以適當調整】
3、將研磨液迅速倒入玻璃漏斗(基部放一塊單層尼龍布)中進行過濾。將濾液收集到試管中,及時用棉塞將試管口塞嚴。
制備濾紙條,畫濾液細線:
1、將干燥的定性濾紙剪成略小于試管直徑的濾紙條,將濾紙條的一端剪去兩角,并在距這一端1cm(或2cm)處用鉛筆畫一條細的橫線。
2、用毛細吸管吸取少量濾液,沿鉛筆線均勻地畫出一條細線。待濾液干后,再畫一兩次(也可多畫幾次)。
分離色素:
將適量的層析液倒入試管中,將濾紙條輕輕插入層析液中,隨后用棉塞塞緊試管口。(注意:不能讓濾液細線觸及層析液) 小組展示交流
學生思考:
1、濾紙必須用條形的嗎?——學生展示圓形濾紙。
2、用毛細吸管劃濾液細線時很難保證細且直,有什么解決辦法?——學生展示不同的方法。 實驗結果及結論:
學生活動:小組間相互交流所得實驗結果,組織語言描述實驗現象: 第一組:
提出的問題:秋季葉片為什么會變黃?
作出的假設:秋季葉片中部分色素含量下降。
兩組色素帶比較,都含四條色素帶,從上到下依次是胡蘿卜素、葉黃素、葉綠素a、葉綠素b,但秋季葉片的色素帶中葉綠素a、葉綠素b明顯含量較夏季的少,所以可以得出結論就是秋季葉片變黃的原因是因為葉綠素含量下降。
第二組:
提出的問題:夏季葉片為什么顏色比較淺? 作出的假設:夏季葉片中色素含量都比較少。
兩組色素帶比較,都含四條色素帶,從上到下依次是胡蘿卜素、葉黃素、葉綠素a、葉綠素b,但夏季葉片的色素帶中各種色素含量都明顯較夏季的少,所以可以得出結論就是夏季葉片變黃的原因是因為各種色素的含量都下降。 教師活動:評價各小組的實驗結果, 五、教學反思:
以前在指導學生進行本實驗時,都沒有在不同小組之間進行對比實驗教學,一直是每小組分別完成各自提取實驗,然后自行進行相關探究。經過本次實驗方法的調整改變后,實驗進行的更加順利了,對比效果更明顯了,獲得了比較良好的實驗教學成效和經驗。由此可見,實驗教學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為學生提供了認知材料和學習情境,教師應該充分挖掘教材,優化實驗教學方案,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對科學方法和思想的獲得,對研究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都有重要的作用。只要我們充分發揮實驗教學的優勢,充分體現“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探究為中心”的基本理念,以學科知識為載體,不斷地給學生提供進行創新活動的機會和空間,就能夠充分挖掘出學生潛在的創造力,從而形成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和創新思維的能力,讓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做人、學會審美、學會創造、學會發展”,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素質培養,并能夠在今后社會發展中不斷更新知識結構,適應社會發展需要。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