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動物細胞融合,單克隆抗體制備
所屬欄目:高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生物選修三專題2第二節《動物細胞融合和單克隆抗體制備》陜西省 - 西安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生物選修三專題2第二節《動物細胞融合和單克隆抗體制備》陜西省 - 西安
一、教學背景分析 1、教材內容分析
《動物細胞融合與單克隆抗體》是《動物細胞工程》的重點內容。它以學過的植物體細胞雜交、免疫等知識為基礎。它能使學生全面認識植物體細胞雜交與動物細胞融合的異同、動物細胞融合的意義以及單克隆抗體的產生。“動物細胞融合”部分,由于考慮到其基本原理與植物的原生質體融合相同,方法也類似,所以只用微課的形式介紹了動物細胞融合的概念、原理、方法、意義及應用,其后就融合細胞的類型進行討論。既避免了重復,又突出了教學的重點內容。
單克隆抗體是動物細胞工程的新技術,也是本節教材的重點、難點內容之一。從生活實際出發,使學生認識到抗體對人類健康的意義,過渡到回顧傳統制備抗體的方法。接著又從傳統抗體生產存在的問題入手,引出單克隆抗體的概念。隨后又提出問題——怎樣才能獲得單克隆抗體?由此自然過渡到單克隆抗體的制備上。關于單克隆抗體的制備,用問題引領小組探究,之后進行交流討論,落實對單抗制備的各環節的認識。使學生建立邏輯推理能力,培養合作交流的技巧,同時讓學生體會到豐富的想象和知識間的聯系在科學創新中具有重要作用。
針對教材內容和學生接受知識的特點,本節內容可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與傳統教學相結合進行設計,不僅會極大的豐富教學內容,而且還便于學生建立立體的知識框架,同時也保證了教學內容與學科發展的同步。 2、教學對象分析 (1)學生特點分析
①在前面的學習中,學生就已經掌握了植物體細胞雜交、免疫等相關知識,這為本節的學習奠定了基礎,但學生在學習本節時還需要大量的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
②學生畢竟有著基礎和其它方面(如空間想象及思維能力、興趣、動機、毅力、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差異,因此要進行因材施教。從疑問的設置到問題的回答,要適合不同層次的學生;從基礎知識的掌握到能力的培養,包括探索創新能力,學習興趣等,教師要對不同層次學生進行相應點撥。 (2)學生學法指導
①指導學生閱讀課內外資料,培養學生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②指導學生在教師引導下主動思考,小組合作,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③指導學生對相關示意圖進行比較、分析、歸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3、教學目標設計 (1)知識傳授
①舉例說出動物細胞融合技術的原理及應用。 ②舉例說出單克隆抗體制備技術及應用。 (2)能力培養
①通過搜集閱讀課內外資料,培養學生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能力;
②培養學生比較、分析問題并認識事物實質的思維能力。 (3)情感培養
①讓學生認同細胞學基礎理論研究與技術開發之間的關系。 ②激發學生關注細胞工程研究的發展和應用前景。
③通過演示多媒體動畫,給學生以直觀形象的感受,激發學生對生物“奧妙”的探索意識。
④使學生體驗科學研究是一個過程,了解科學、技術、社會三者之間的關系。 4、教學重點分析
①知識重點:單克隆抗體的制備和應用。
②能力重點:培養學生大膽想象,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 ③情感培養:適時地對學生進行科學原理、方法、態度的培養。 5、教學難點分析
①知識難點:單克隆抗體的制備過程。
②能力培養:如何通過設疑、啟發,讓學生真正形成自己探索知識的能力,以及觀察、分析、歸納的能力。 6、教材處理安排
根據教材的重難點、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本節內容的教學安排1課時。 7、教學方法設計
①理論依據:主體性教育理論。
②教法:建立平等、民主的教學環境;使用啟發式、激勵性,通過教師的設疑,以“探究式”教學過程為思路,以教師為“導”,導之有法,使其富有啟發性,科學性和簡潔性;加強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以激發學生興趣,激活學生思維。
③學法:通過在老師創設的情境中,學生觀察、分析、設疑、推理、對比,啟發思考,解決探究問題,在開放的活動空間中,通過閱讀、小組討論等,展示學生個性,學生充分自主性學習和合作性學習。
二、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內容 教師的組織和引導 教學手段和方法
預期目標
導入新課
一、認識單克隆抗體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癌癥患者常用藥是啥?早早孕試紙的有效成分是啥?犬瘟單抗的成分是啥? 生:驚愕。
師:引導看使用說明。 生:原來是某種抗體。 師:傳統的抗體如何制取?
生:把抗原注入動物,其體內會產生淋巴B細胞。再從血漿中提取抗體。 師:提取的量充足不? 生:量很少!
師:想個辦法改進,來增產?
生:培養淋巴B細胞,它產生抗體,它多了,必然產生的抗體多。 師:能培養好嗎?
生:不能大量培養!因為受抗原激發的淋巴B細胞高度分化,不分裂,培養效果差。
師:有其他的途徑嗎? 生:疑惑中
師:想要這個細胞具有產生抗體的能力和能分裂的能力。哪個細胞具分裂
以圖片激起學生的興趣。 以問題
引導和驅動學生的思維。
教師提問并引導,學生思考并回答。
以生活常識引入新課,激發學生學習新知識熱情。引導學生關注健康,關注生命。
提出問題激發學生興趣
培養學生應用已知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能力?咋樣把這些細胞的特征集中在一起呢?
生:那就把淋巴B細胞和能分裂的瘤細胞融合到一起就好了。
師:你的想法很棒!那你闡述一下你的方案嗎?
生:讓淋巴B細胞和能分裂的瘤細胞融合,再培養雜交細胞。從培養液中提取抗體。 師:用PPT展示流程
師:實際上英國科學家米爾斯坦和德國科學家科勒在1975年的時候也是這樣設計的,之后通過艱苦卓絕的實驗,制造出了抗體,在醫學上和生理
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挽救了無數患者的生命。為了表彰杰出貢獻,他們被授予了1984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
師:(引導學生找到流程中用到的生物技術:)大家分析下這項技術中所用到的生物技術?
生:免疫原理,動物細胞培養,動物細胞融合。
克服思維上的
障礙,明確單克
隆抗體制備的過程。
培養學生嚴謹的思維能力,培養探索精神。
培養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思維的廣闊性。
二.動物細胞融合
師:其中前兩個已學,現在學習動物細胞融合。。請大家看微課,學習動物細胞融合。
師:利用細胞融合技術,如果把大量B淋巴細胞和骨髓瘤細胞放在一起時,會有幾種融合類型?
生:三種,有B淋巴細胞間的融合、骨髓瘤細胞間的融合以及B淋巴細胞與骨髓瘤細胞間的融合。
師:為什么滅活的病毒能作為誘導劑?
生:因為滅活的病毒能使細胞膜上的蛋白質分子和脂質重新排布,細胞膜打開,細胞發生融合。
師:對,那么不滅活的病毒能作為誘導劑嗎?
生:不能,因為不滅活的病毒會感染細胞,而不能誘導細胞融合。
師:回答得非常好!從示意圖中我們可以看出,把兩個不同的動物細胞放在一起,用滅活的病毒處理細胞后,它們就先質融合,再核融合,進而形成雜交細胞,這個細胞有絲分裂后仍微課展示學習內容
學生據
微課內容,思考
并回答問題。 強化對難點問題的進
深化學習內容,加強對薄弱點的理解。
回顧舊知識,和
三、單克隆抗體的制備過程
能形成兩個完整的雜交細胞。 師:我們 學過的技術中那項和動物細胞融合很相似? 生:植物體細胞雜交。 師:下面據表比較一下.
植物體細胞雜交和動物細胞融合的比較
比較項目植物體細胞雜交
動物細胞融合
細胞融合原理
細胞融合的方法誘導方法用途
獲得雜種植株
細胞膜的流動性細胞膜的流動性
細胞的全能性
去除細胞壁后誘導
原生質體融合
誘導細胞融合
物理(離心、振蕩、
電激)化學(聚乙二醇)物理、化學方法(同左)滅活的病毒
主要用于制備單
克隆抗體
師生一起就表中的空白逐一落實,教師針對易錯點著重強調。
師:下面我們就來共同學習單克隆抗體的制備過程。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先閱讀課本P53~54,再交流PPT展現的問題。
1. 為什么注射特定的抗原蛋白?
2. 怎樣進行細胞融合?
3. 細胞融合會形成那些細胞?我們
一步認識。
在屏幕
上打出
問題,引
領和深新學知識想成對比,深化理解
自然過度到單克隆抗體的內容
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嘗試掌握單克隆抗體的制備過程,指
導學生掌握獲取知識和探索生物科學的基
需要那種?如何選出來? 4. 觀察圖解,看到“多種雜交細胞”其中一種為“專一抗體檢驗陽性”這是什么意思?
5. 怎樣篩選出產生專一特異性抗體的雜交瘤細胞呢?
6. 如何利用雜交瘤細胞來生產抗體呢?
師生以匯報、交流討論的形式。一起逐一落實這六個問題。
師:把這六個方面匯總在一起,就可
發現制備單克隆抗體的整個過程了。書上以第53頁2-24插圖的形式總結出來了。
請一位同學分析課本第53頁2-24插圖。
生:在實物投影下,逐步分析圖。 師:請同學們把認識到的知識歸納一下,寫出單克隆抗體制備過程的文字圖解。
師:請位同學用實物投影展示圖解。
師生共同評價。再用PPT展示標準的
文字圖解,進一步落實知識。
化小組學習的深度。
動手總結
通過設
疑,層層本方法,使學生了解生物科學認識模式,以發展學生的創造性能力。 。
落實對難點問
四、單克隆抗
體的應用
師:本過程中進行了兩次篩選,目的分別是什么?第1次篩選要淘汰哪些細胞?
生:第一次篩選:得到雜交瘤細胞(淘汰掉未雜交的細胞、及自身融合的細胞。)
第二次篩選:在雜交瘤細胞中篩選出能產生所需抗體的雜交瘤細胞。 師:如何實現第一次篩選? 生:迷惑
師:細胞合成DNA有D和S兩條途徑,其中D途徑能被氨基嘌呤阻斷。人淋巴細胞中有這兩條DNA合成途徑,但
一般不分裂增殖。鼠骨髓瘤細胞中盡管沒有S途徑,但能不斷分裂增殖,將這兩種細胞在試管中混合,加PEG促融,在篩選培養基(HAT培養基)上篩選獲得雜種細胞。 師:如何進行第二次篩選? 生:迷惑
師:將雜交瘤細胞群稀釋,約每孔1
個進行培養(克隆化培養)。一段時
間后,檢測每個孔內的抗體分泌抗體
推進法來突破難點
在屏幕
上展示
題的認識。在糾錯中引導學生的認識程螺旋式
激發學生關注細胞工程研究的發展和應用前景。使學生明確人們對生命
課堂延伸:
課堂小結:
能跟抗原結合的細胞即為所需細胞。 師:單抗有哪些主要的用途?
師在PPT上展示圖片,請同學們結合圖片小結單抗的三大用途。 生:1、疾病診斷,具有高效靈敏快速的特征。 2、疾病治療。
3、運載藥物如“生物導彈”。師:生物導彈的結構是啥樣的?如何起作用?
生:“生物導彈”是把單抗和藥物接一起,單抗是導航結構,是其只攻擊癌細胞,而不攻擊正常細胞,從而減少副作用。
師(:延伸問題):現代技術再除了這以外,還有沒有制備單抗的方法呢?請同學們課外收集信息。 小結:本節課我們學習了有關動物細胞融合和單克隆抗體的內容,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大家應不僅能說出動物細胞融合的原理、過程及單克隆抗體的生產原理、過程,而且應能充分體驗科學是一個過程及科學、技術、社
單抗的研究圖
片
奧秘的揭示愈加廣泛和深入。 引導學生的拓展視野,把學習延伸到課外
會三者之間的關系。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