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辛亥革命
所屬欄目:高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歷史人教版必修1第四單元第13課辛亥革命-新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高中歷史人教版必修1第四單元第13課辛亥革命-新疆 - 伊犁
高一歷史第四單元 辛亥革命
課標要求:
簡述辛亥革命的過程,認識推翻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中華民國的歷史意義。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興中會與同盟會的成立;武昌起義;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的成立;臨時約法;袁世凱篡奪革命果實的活動;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通過分析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興起的背景和條件,培養學生從政治、經濟、階級等角度完整認識歷史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通過歷史材料設置問題,循循善誘,促使學生思考問題,探究問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辛亥革命進行中的復雜性和艱巨性,使學生認識到革命成果來之不易,應珍惜時間,勤奮學習。
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國延續了兩千多年的帝制,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打開了中國社會進步的閘門,是20世紀初中國社會的一次巨變。
通過學習孫中山在辛亥革命時期的思想和表現,教育學生為實現祖國騰飛大業而努力學習。 重點難點: 重點分析:
武昌起義的爆發與全國革命形勢的發展。 臨時約法的評價。 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 難點分析:
認識和理解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和教訓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利用江澤民《中共十五大報告》:一個世紀以來,中國人民在前進道路上經歷了三次歷史性的巨大變化。產生了三位站在時代前列的偉大人物:孫中山、毛澤東、鄧小平。導入 講授新課: 一. 武昌起義
1、你們知道武昌起義發生于哪一年?
2、為什么會在這時期有這樣一場革命運動?(必然性) 3、革命是怎么醞釀起來的?
(1)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是何時由何人在何地成立的?之后又出現那些較有影響力革命團體?在此基礎之上,于1905年成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政黨,它的領導人是?政治綱領是?它的成立歷史意義在于?
中國同盟會并不是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等團體的聯合體,而是由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等團體的骨干組成的新的革命政黨。中國同盟會把全國的革命志士集結起來,有了共同的章程和綱領,打破了過去的地域觀念。這就使它有別于以往任何一個革命小團體,從而成為近代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政黨。
同盟會的成立使中國民主革命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中國民主革命有了比較完備的民主革命綱領,有了一個公認的革命領袖,并由一個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來領導。
孫中山說:“自今日(指同盟會成立日)始,吾等之非清朝人矣!”孫中山為什么說自己不是清朝人?
在同盟會的領導之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進入一個新階段。反清的武裝起義此起彼伏,影響較大的有萍瀏醴起義、黃花崗起義等,盡管這些斗爭失敗了,但有力推動全國革命形勢的發展。(1911的保路運動――四川保路運動)
(2) 反清斗爭在中部地區湖北武昌打開局面,那么武昌起義能夠一舉成功的原因是?湖北軍政府的首任都督是誰?反映什么現象?
武昌起義取得成功不是偶然的,它是資產階級革命派十幾年不斷奮斗的結果,同時也和人民群眾的支持密切相關。總的來講,武昌起義取得成功的原因主要有:資產階級革命思想的不斷傳播、革命派武裝起義對革命形勢的推動、文學社和共進會的長期工作、湖北新軍的革命首創精神、資產階級立憲派和人民群眾的配合,等等。 【過渡】:
在湖北獨立的影響下,南方各省紛紛響應,從10月22日湖南首先響應,到11月底四川宣告獨立為止,全國共有14個省先后宣告獨立,脫離清政府的統治。清王朝統治土崩瓦解。為了加強對各省革命力量的領導,有必要建立一統一的全國性革命政權,在這樣的背景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了。 二.“中華民國的建立”
1.概況:圖片介紹具體情況:課件 (1)分析南京臨時政府的性質?
(2)結合書本76頁的內容,分析南京臨時政府的性質?《臨時約法》主要內容包括那些?
判斷一個政府的性質,主要應該看這個政府人員的組成和它采取的措施。 根據孫中山民權主義學說,規定中華民國為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為防止帝國主義侵略,規定中華民國領土的范圍;根據資產階級三權分立原則,規定中華民國的政治制度;依據資產階級民主自由原則,規定人民的自由權利;規
定保護私有財產,發展資本主義經濟的原則。
臨時約法的特點是:為限制袁世凱的權力,規定實行內閣制;為加強對袁世凱的監督,進一步擴大參議院的權力;為防止袁世凱破壞臨時約法,規定了嚴格的修改程序。
(主權在民、三權分立、責任內閣制) (3)你怎樣看待《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宣告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的滅亡和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的誕生,具有反對帝國主義侵略、反對民族分裂的作用。從此以后,在遼闊的中國大地上,民主取得了正統地位(最少是在觀念上如此),誰也不敢明日張膽地復辟帝制,也沒有人敢公開實行專制。這個進步是巨大的。幾千年來封建君主專制的合法地位由此顛覆,民主共和的觀念日,益深入人心。 當然,《中華民劇臨時約法》也有自己的局限。它沒有具體規定人民的權利以及實現人民權利的保障,沒有規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綱領,沒有規定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 【過渡】:
正當革命形勢蓬勃發展之時,在華擁有巨大利益的帝國主義列強,以中立作為幌子,積極物色新的代理人來取代清王朝,他們看中具有軍事實力的野心家袁世凱,一致要求清政府重新起用袁世凱。在帝國主義的支持下,袁世凱復出,加緊了篡奪革命果實的活動。 三.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
1.(1)袁世凱為了加緊了篡奪革命的果實采取那些行動呢?
采取兩面手法:對清王室是威逼利誘;對南方革命黨是打拉結合,迫使雙方向其讓步。
(2)袁世凱能夠竊取革命果實的原因是?
第一,帝國主義支持袁世凱,對革命黨人施加了強大壓力;
第二,混入革命政權中的立憲派和舊官僚,也從內部破壞革命,和帝國主義相呼應;第三,是革命黨人自己的軟弱和妥協,對袁世凱抱有幻想; 資產階級革命派普遍認為,如果清帝退位、中華民國成立,民族主義和民權主義就實
現了。因此,資產階級革命派帶有明顯的軟弱性和妥協性,而且嚴重缺乏政治斗爭經驗。更為重要的是,由于他們平時不注意發動人民群眾,因此實力顯然不如袁世凱。為確保革命的成果不會因為袁世凱的反對而喪失,不得不在寄希望于袁世凱的同時將政權拱手相讓。
第四,是袁世凱本人的軍事實力和兩面派手法。 (3)歸納辛亥革命的性質及其歷史意義 2.性質
辛亥革命由資產階級政黨領導,提出了較為完整的資產階級革命綱領,是近代中國策
一次完全意義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一場更完全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①辛亥革命有全國統一的資產階級政黨領導,1905年成立同盟會,制定了章程,設立了領導 機構,創辦《民報》為機關刊物,領導了資產階級革命。
②辛亥革命有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綱領。三民主義表達了資產階級在政治上和經濟上的利益和要求,是資產階級革命的綱領。
③辛亥革命在一定程度上喚醒了民眾,進行反封建斗爭,革命派發動了一系列武裝起義,激發了人們的革命情緒,推動了各地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爭。 ④辛亥革命推翻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統治,成立了中華民國,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標志著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發展到了最高水平。
3.辛亥革命的評價:
1)成功: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推翻清朝統治,結束在中國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政體;一是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為中國社會的進步打開了閘門。
2)失敗:結果和任務完成與否上衡量一場革命的成敗,關鍵是看革命的根本目的和預定目標是否或者在多大程度上達到了。
辛亥革命作為一場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其根本目的是要推翻帝國主義壓迫,鏟除封建制度,使中國成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為資本主義發展開辟道路;其直接目標是要推翻滿清政權,建立資產階級專政的共和國,以挽救民族危亡。從直接結果來看,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王朝的腐朽統治,結束了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政體,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辛亥革命頒布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民主憲法,使人民獲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權利,使民主共和國的觀念深入人心。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因而可以說革命是成功了。
從最終結果來看,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被大地主買辦階級的代表袁世凱所竊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沒有完成,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沒有改變,所以說辛亥革命是失敗了。
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又告 訴我們,歷史事件本身具有無限復雜的多樣性,只有把它放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才能全面、辯證地認識它的本質特征。因此,說辛亥革命成功了或者失敗了,雖然都有一定道理,但不免失之偏頗,只有把二者統一起來認識,才是比較客觀、全面的。 (4)“從辛亥革命中,我們得到什么啟示?”,“在20世紀初期的中國,要想革命取得成功,要具備哪些必要的條件?”
資產階級共和國道路在中國是行不通的。
必須有一個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綱領;必須有堅強正確的革命政黨;必須聯合廣大的農民,解決土地問題;必須建立一支人民的革命軍隊才能取得革命的勝利。 課堂小結:
辛亥革命爆發后,由于中外反動勢力共同破壞,及資產階級革命派經驗不足和妥協,導致革命果實被竊取。辛亥革命在推翻封建帝制方面作出了巨大貢獻,但其失敗也表明:“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方案在中國行不通”。那么,中國革命到底應向何處去?我們將在下一節中探究這個問題。 作業: 板書:
一.辛亥革命的背景與條件 1.歷史背景:
(1)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華民族危機空前嚴重; (2)清政府反動賣國的本質暴露無疑 2.條件:
革命團體廣泛建立(興中會等)
統一的革命政黨成立:同盟會(1905年) 一系列武裝起義的發動; 人民群眾的斗爭
文學社、共進會堅持發展革命力量(新軍) 二.武昌起義的經過、結果和意義 三.辛亥革命的評價: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