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新中國初期的外交
所屬欄目:高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民版高一歷史第五專題第一課新中國初期的外交-江蘇省 - 徐州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新中國初期的外交》教學設計
一、課標要求:了解新中國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動,理解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處理國際關系方面的意義。
二、教材分析:本課敘述了建國初期新中國在復雜的國際環境中,確定了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在此政策的指導下,積極開展外交活動,同蘇聯等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同時積極謀求建立新的國際關系,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成為解決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并先后派代表參加日內瓦會議和萬隆會議,步入世界外交舞臺,發揮積極作用。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1)識記:獨立自主的外交方針;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日內瓦會議;萬隆會議等外交活動。(2)理解:結合中國近代歷史和建國初期的國際環境,理解我國外交政策的制定。(3)運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處理國際關系方面的意義;周恩來總理在萬隆會議上提出“求同存異”方針所起的作用。
2、過程與方法:(1)利用系統觀建立完善的知識框架,通過情境再現,利用生生系統(問題門、規律門、實踐門)學習毛澤東、周恩來等人的先進外交思維。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透過現象,看到本質,看到偉人如何制定出先進的策略,學習前人的智慧(2)認識到弱國無外交,國家利益和國家實力決定著外交。
四、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獨立自主的外交方針;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提出的意義。
2、難點:建國初期制定外交方針的依據。
五、 教學設計
1、教學思路設計。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更多的是培養學生的系統觀、大局觀、探究事物的本質,回到歷史現場,學習偉人優秀的思維模式和智慧,真正成為自己的智慧,學史明智。
2、教學方法設計。靈活采取多種教學方法,畫天盤總結課文。用生生系統,剖析事物的來源,因果循根。情景教學法,把自己想象成當時的決策者等等。
3、學生評價設計。(1)通過鞏固練習、課堂提問、討論、等來考查學生收集處理歷史資料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歷史思維能力。
六、教學準備:
1、學生準備:(1)課前預習,掌握基本史實。(2)按照教師布置的問題,自主搜集資料,與本組成員共同探究問題,準備課堂上交流。
2、教師準備:(1)布置學習任務。(2)整合制作多媒體課件。
七、教學過程
[導入]
師:同學們,提起外交你可能會想起什么來呢?讓我們來一個頭腦風暴吧。(教師開始畫天盤展示)
生:周恩來,毛澤東,蘇聯,訪問。。。外交部發言人,非洲
師:大家說了這么多?那我們可以合并同類項,分類下,比如周恩來,毛澤東都屬于外交人物,對不對?見外賓、訪問都屬于外交活動對不對。。。。。。
生:是。
師總結:那同學們一般都想到的是外交人物和外交活動,我們這節課會更加深入得學習外交方針和外交政策,讓我們從一種更廣、更深的大時空的角度去了解外交的本質,大家想不想?
生:想
[建立系統觀,先了解本章講哪幾個時段的外交]
師:請大家閱讀導讀部分,了解我們在本章要學習哪幾個時間段的外交。把時間線拉起來。以后同學們看到或者學習一個東西的時候,建議先宏觀看再微觀看。如果你能找到地點,把時空觀建立起來就更好了。
生:從50年代到70年代到新時期。
師:我們今天先學習新中國初期的外交。請同學們快速閱讀,提煉要點,畫出新中國初期的外交政策、外交方針、和外交活動。宏觀、框架式學習本課。然后老師打開課件
展示
【歷史闖關一:框架式學習,建立系統觀】
生:看書,畫盤。
老師:找一個同學到黑板上來畫
生:在黑板畫
老師;點評。把不完整的補充完整,把錯誤的改正。
[深入探究,這些政策、方針背后的原因]
師:我們先探究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的原因。建議從古今中外的角度去考慮。
老師:通過分析古今中外的情況,你是不是得出我們實行獨立自主的原因呢,這里老師可以啟發、點拔。
老師:通過給出的材料,讓學生分析得出。
歷史闖關二:還原知識:知道它是怎么來的。學習前人先進的思維(多媒體展示)
師:這個是世界上大部分成功的人、事,他們走向成功,取得發明,基本都是當時遇到了很多問題,然后呢,遇到問題后沒有等靠要,而是積極去學習,找規律,然后用來解決實踐,像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同樣,我們學習優秀的方針、政策,他們也是這樣走過來的。讓我們回到當時的情景,把自己換成偉人,看當時遇到什么問題,如何解決,我們要學習前人什么樣的智慧?(教師放課件)
翻轉課堂第一組(王亞莉、鄧軒昊、薛博元)任務:深入情景,倒退到1949年,把自己換成毛主席,利用互聯網查資料,用生生系統,找出為什么制定一邊倒的原因,還原知識,學習毛主席先進的思維模式。
老師:請第一組的同學上來展示吧。
生:分析了蘇聯的情況,又分析了美國的情況,覺得一邊倒就是為了國家利益而提出來的。
老師:太棒了,通過自己的分析得出,真正理解了外交
老師:我們看看第2組的收獲(課件展示)
翻轉課堂第二組(楊澤宇、邵先一、孫涵宇)任務:深入情景,倒退到1953年,把自己換成周恩來,利用互聯網查資料,用生生系統,找出為什么能夠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還原知識,學習周恩來先進的思維模式。
老師:請大家展示
生:我發現周恩來是個系統思維。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也是博眾家之長總結的。
列寧很早就提出和平共處,然后中華民族有和的觀念,聯合國的宗旨也是和平相處,所以周恩來總結提升的。很全面,系統,宏觀。
老師:對,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很重要,那為啥標志著中國外交的成熟呢?(老師提醒、點撥)
投放答案
老師:我們總結一下(放課件)
老師:最后讓我們看看初期的外交活動。請看視頻,大家帶著問題去看
視頻一;毛澤東訪蘇
視頻二:日內瓦會議
視頻三:萬隆會議
師:日內瓦會議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召開的?中國代表團發揮了什么作用呢?
生:答略。
師總結:日內瓦會議是新中國第一次以五大國的身份參加的國際會議。中國在會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它充分說明了新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這在舊中國的外交史上是絕對沒有的。新中國不僅在日內瓦會議上發揮了積極作用,在亞非萬隆會議的表現更是非同凡響。
老師:萬隆會議上一些國家或者出于對新中國不了解或者在帝國主義國家的唆使下攻擊中國代表團的情況,周恩來在萬隆會議上提出了什么方針?含義是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討論回答
師總結:突出強調求同存異的含義,并用多媒體展示要點。提出萬隆精神的含義。
[知識整合歸納提升]
師:同學們最后我們再回憶下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投影知識框架)
但是我想說的是,我們除了要記住這些歷史知識,更要知道這些歷史知識是怎么來的?前人的思維方式是啥樣的?有什么優秀的品德,有哪些能吸收到我們自己的身上,讓我們也具備這樣的思維能力和品德,我想這才是老師最后的心愿。好,接下來的時間我們做一些題目,檢測反饋。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