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辛亥革命
所屬欄目:高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歷史人教版必修1第四單元第13課辛亥革命-海南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高中歷史人教版必修1第四單元第13課辛亥革命-海南省 - 文昌
3課 辛亥革命
一、教學目標
1.了解辛亥革命爆發的社會背景 2.簡述辛亥革命的主要過程。
3.認識推翻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中華民國的歷史意義。
二、教學重點:辛亥革命爆發的社會背景和《臨時約法》。 辛亥革命是20世紀以來三大巨變之一,是我國近代化的里程碑,了解辛亥革命的爆發是歷史的必然。《臨時約法》是我國民主政治的偉大嘗試,是革命精神的具體表現。 三、教學難點:對辛亥革命作客觀評價。 通過了解辛亥革命的爆發,孫中山等革命烈士推翻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制度,建立起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的基本史實。在授課過程中加以補充孫中山的活動為線索,學生深刻領悟革命人士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獻身精神。 四、學情分析
學生在初中階段已經初步學習辛亥革命的基本史實,對于本課教學的展開是非常有利的,通過初中三年歷史學習的積累,高一的學生基本上能夠配合教師進行課堂合作探究和自主學習模式。進而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的能力。 五、教學方法
1.視頻導入,激發興趣。 2.設置問題,自主學習。 3.探究活動,分組討論。 4.解讀材料,教師講授。 5.課堂實戰,隨堂鞏固。 六、 教材分析
辛亥革命時中國近代第一次完全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它推翻了君主專制整體,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為中國的進步開啟了大門。辛亥革命是中國社會近代化進程中的里程碑。本課內容在本專題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不僅結束了一個舊的封建時代,而且開拓了一個嶄新的局面,民主共和的觀念逐漸深入人心,鼓舞中國人民為民族獨立不懈奮斗。 七、教學過程: 導入(投影) [視頻導入]
[教師闡述]:百年前資產階級革命黨人為建立民主共和國,拋頭顱灑熱血,終于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百年后我們深切緬懷這些偉大的革命先驅。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回到那段如火的歲月。
(一)、山雨欲來風滿樓(背景篇)
師:當然,在走進這段歲月前,咱們得做到心里有數,現在給同學們兩分鐘時間閱讀課文62-63頁,完成對辛亥革命爆發前的背景的解讀。
圖一:時局圖 圖二: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
[自主學習]: 這幾則材料反映當時的中面臨怎樣的社會問題? 生:回答 (投影)
材料二: 1901年到1905年,清政府連續頒布了一系列“新政”上諭。主要有編練新軍、鼓勵工商、興建學堂、整頓吏治等內容。 ——舊人教《中國近現代史》上冊 材料三:設立廠礦的數目和投資額 1872-1894 1895—1911 廠礦 74家 447家 資本總數
有6年 百萬以上 有14年 百萬以上 棉紡織資本數額
9862千兩
26232千兩
材料四:陳天華、鄒容圖
師:在資產階級思想傳播的同時,孫中山第一次喊出了“振興中華”的口號,建立起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興中會,此后革命團體紛紛成立,但這些團體分散易被清政府攻擊,就這樣,中國同盟會應運而生。 中國同盟會 時、地 基礎 綱領 性質 機關刊物
生:閱讀課文內容填寫中國同盟會的有關內容 師:同盟會成立后,是如何推動革命的發展的? 生:回答
師:那又為什么偏偏發生在辛亥年呢? 生:回答
師:清政府發布鐵路國有法令,實質是將民間自修的鐵路拍賣給外國人,引起了轟轟烈烈的保路風潮,清政府急調湖北新軍鎮壓規模最大的四川保路運動。使湖北防務空虛,為革命爆發提供有利時機
通過材料的展示,學生思考回答后,教師進行總結:辛亥革命是在民族危機加重和清政府的日益腐朽,具備了經濟、階級、思想、軍事等條件下受到四川保路運動刺激下爆發的(PPT展示本章小結)接下來,我們一起感受一下革命的熱血,進入革命的第二篇章地動山搖譜華
章。
(二)、地動山搖譜華章(過程篇)
師: 在這篇章中,咱們要重點關注三個城市,武昌奮勇當先、南京改朝換代、北京權落袁手
【投影】 1、武昌奮勇當先:中國地圖并標注三個城市所在的位置。
[教師闡述]: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在武昌打響,成立了湖北軍政府。武漢起義成功的消息傳出后,不到一個月全國就有十幾個省紛紛宣布獨立。清王朝統治土崩瓦解,任黎元洪為都督,為了加強對各省革命力量的領導,有必要建立統一的全國性政權,就這樣的背景下,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孫中山當選為臨時大總統。 2、 南京改朝換代
【學生自主學習】(了解成立時間、總統、國旗、國都、紀元)
【合作探究】:既然稱之為民國,那么人民的權利該如何保障呢?(展示《臨時約法》原文) 1《臨時約法》與國民“約定”了哪些思想? 2、《臨時約法》又是怎么“約束”袁世凱的?
師:主權在民就從根本上否定了主權在君,否定君主專制,三權分立借鑒的是美國的做法,可以防止獨裁專制。那么,為什么特別規定責任內閣制呢?內閣如總理可以駁回總統的意見。 生:限制袁世凱
師:通過以上原則可以判斷這是一部怎樣的法律和具備了怎樣的意義 生:回答
3、北京權落袁家
師:正當革命形勢蓬勃發展之時,帝國主義列強,積極物色新的代理人,他們看中具有軍事實力的野心家袁世凱,一致要求清政府重新起用袁世凱。在帝國主義的支持下,袁世凱復出,加緊了篡奪革命果實的活動。接下來,讓我們把目光投向北京。(師生同過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的過程。)并展示形勢圖。
師:通過整個過程,袁世凱為什么能夠竊取革命的果實呢? 生:回答
(三)春秋功業任憑說(影響篇)
設置情境,有人說:“辛亥革命勝利了”,也有人說:“辛亥革命失敗了”你怎樣評價辛亥革命 (投影) 參考材料:
材料1: 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詔書
材料2:1912—1919年,中國新建廠礦企業達470多家,投資近1億元,加上原有擴建新增資本達1.3億元以上,相當于革命前50年的投資總額,中國工廠使用的蒸汽動力,1913年為43 448馬力,1918年為82 750馬力,約增加1倍。
──嚴中平《中國近代經濟史資料》 材料3:1915年,袁世凱公開復辟帝制,遭到全國人民的強烈反對,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
——人民版必修一P52 材料4:辛亥革命后,民眾都把辮子看成是甘心作清朝奴隸的標志,紛紛行剪去;當時流行的服飾:中山裝、西裝、領帶、皮鞋、禮帽。
——人民版必修二專題四 材料5:你們看,辛亥革命把皇帝趕跑,這不是勝利了嗎?說它失敗,是說辛亥革命只把一
辛亥革命
爆發:武昌起義
成果:中華民國成立 《臨時約法》頒布 積極: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偉大的資產階級革命。 局限: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務未完成
背景
經過
影響
結果:袁世凱奪取革命政權
列強加緊侵略 清政府的腐敗
資產階級革命斗爭的興起 個皇帝趕跑,中國仍舊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壓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并沒有完成
——毛澤東《青年運動的方向》 設計思路:讓學生分成組討論,最終匯總到組長,并選擇兩位意見不同的組長概括評價辛亥革命。
(四)繼偉人遺志(讓學生朗讀2016年11月11日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感悟偉人精神)
我們對孫中山先生最好的紀念,就是學習和繼承他的寶貴精神,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因素,為他夢寐以求的振興中華而繼續奮斗。”
(五)、課堂小結
[教師結束語]:為了實現民主、共和,無數革命先驅孜孜不倦的探索。孫中山在臨終前仍在勉勵后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由于中外反動勢力共同破壞,及資產階級革命派經驗不足和妥協,導致革命果實被竊取。也表明:“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方案在中國行不通”。那么,中國革命到底應向何處去?我們將在下一節中探究中國新的革命道路。
(六)作業檢測:課堂檢測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