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開創外交,新局面
所屬欄目:高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歷史人教版必修一第24課開創外交新局面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高中歷史人教版必修一第24課開創外交新局面
第24課 開創外交新局面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簡述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實,概括我國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2)了解中美關系正;椭腥战ń坏闹饕穼崳接懫鋵H關系產生的重要影響。培養學生通過多種途徑獲取歷史信息的能力。
(3)結合國內外形勢的變化,理解中國外交政策調整的背景和內容。了解中國在聯合國和地區性組織中的重要外交活動,理解它對中國現代化建設和維護世界和平的影響。探究中國新時期外交政策的調整與中國新時期全方位外交之間的聯系。 2、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通過本節課學習,學生應體會到中國國際地位提高并積極參與到國際事務中來的自豪感; (2)學生應理解到外交是基于國家利益和全球戰略的考慮與博弈,會對世界產生深遠影響; (3)學生應深入理解和體會到中國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新時期的發展,理解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主題; 3、過程與方法
(1)通過分析教材提供的圖表和當時的新聞報道,客觀的再現當時的歷史場景,進行歷史體驗與回顧,體會70年代我國在外交方面打開新局面的原因及三大重大外交成就之間的相互關系。
(2)在師生對話中,自然而然地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理解歷史事件的實質。由歷史材料和圖片引出歷史問題,提醒學生注意思考問題的方法和角度,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學情分析
我校學生知識素質屬于中等水平,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相對薄弱。,從心理特點來看,他們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興奮點多集中在直觀教具和生動的歷史事件上,正處于由形象思維向邏輯思維發展階段。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選擇多媒體輔助教學,引導學生積極參加教學活動,樹立學生的主體意識,使學生在愉快的教學環境中掌握了知識,培養了能力。
三、重難點
重點:中國重返聯合國;中美、中日關系正;捌鋵H形勢的影響
難點:中美關系正;、中國重返聯合國與國際格局的深刻變化之間的關系。
四、教學過程
活動1:課程導入利用最近發生在,中國、韓。國、美國之間的熱點事件“薩德”事件
導入新課。(提供一個關于“薩德”事件的視頻)。以中美關系的演變特征為切入點,引人新課。
同時,回顧50、60年代的外交困境,從而引出70年代的外交突破。最后,以三幅圖片,引導學生為本課構建一個歷史的框架。
活動2:一、多邊之手——恢復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模擬一個情景:假設現在正在召開第26屆聯合國大會的記者招待會,各大媒體的記者提出了許多問題。假如你是外交部的發言人,你將如何回答以下記者的問題?
記者甲: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為什么是用“恢復”而不是“加入”之類的提法? 記者乙:從內外兩方面來說,此次中國能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有哪些有利因素? 記者丙:記者丙:美國戰后控制聯合國,阻撓中國恢復合法席位,但此次未能成功阻止,這說明了什么問題?中國恢復聯合國的合法席位有什么意義?
由學生分小討論,然后派代表起來回答問題。在學生討論期間,課件上展示相關資料,供學生參考。
活動3:二、跨洋之手——中美、中日關系的正常化
(一)中美關系正常化:以尼克松訪華的視頻引人該內容。然后請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假如你是尼克松(或者周恩來),你將如何說服國會(或者中央政府)同意改善中美關系?引出中美關系改善的原因。討論的同時,課件展示相關資料,供學生參考。 以表格的形式讓學生結合教材完善中美關系改善的過程。
讓學生思維拓展:結合70年代中美關系的變化,再來回想一下剛剛開始上課前看的薩德事件的視頻。讓學生憧憬或者展望一下中美關系的走向呢。(暢所欲言) (二)中日關系正; 情景假設:請一個學生扮演田中角榮,朗讀文字,要表現出日本首相當時驚慌、焦慮的心情。材料:中美關系解凍的消息傳到了日本首相田中角榮的辦公室:不,這不可能!華盛頓拋棄了日本,日本現在變成了孤兒。。。ň趩蕯得,稍加思索后眼神里透露出找到希望的光芒„„)不行!既然華盛頓和北京開始握手,那我們也只好和北京握手言和了。 問題一:日本為什么覺得被華盛頓 “拋棄”了?問題二:哪些因素促成了日本和北京的“握手言和” ?問題三:成了“孤兒”的日本是怎樣實現“和北京握手言和”的? (三)引導學生分析中美、中日關系正;瘜χ袊褪澜绲纳钸h影響。
活動4:三、對邊之手——新時期的外交建樹
展示圖片:鄧小平和改革開放1978年,我們召開了我黨歷史上具有偉大轉折意義的一次會議——十一屆三中會。在這一次會議上,我們將工作重心轉移到了經濟建設上來,并作出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那這一時期中國的建設就需要一個和平安定的周邊環境,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我們隊外交的目的進行了調整。 學生根據課件上的提示,找出以下幾個問題 1、調整依據 2、目標: 3、外交建樹:
結合課件圖片講解——維和部隊,APEC 會議。
活動5:小結
本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70年代以來中國開創了外交的新局面,包括了三大歷史事件,1971年中國恢復了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以及中美、中日關系的正常化,體現了我們外交對象的多元化。而在改革開放以后,我們在外交方面取得了極大的建樹,主要就是開展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維護著世界的和平與發展,這又體現了我們外交模式的多元化。好,通過這些的學習請同學們思考一下,你認為影響一個國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討論) 學生根據兩句名言提示討論
國家與國家之間沒有永恒的朋友,也沒有永恒的敵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英國伯默斯頓
弱國無公義,弱國無外交 ——陸征祥
活動6:練習 活動7:總結升華
其實國與國之間出現分離聚合,親疏冷熱的復雜關系主要是由各國的國家利益和國家實力所決定的。其實外交就是一場沒有硝煙的較量,是一個國家實力強弱的晴雨表,也是一個國家在國際上表現的舞臺。通過這些外交成就,我們可以看出,我們走的是一條和平崛起的道路。從古代我們的富強,到近代我們所遭受的屈辱,再到我們今天外交取得的成就,也可以看出我們中華民族正在實現著他的偉大復興,中華民族將再次屹立于民族之林。最后,我們以中國夢里面的一句警示語來結束新課,請同學全體起立,齊聲朗讀。
讓同學們保持這種激情與干勁,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