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分子結構與性質
所屬欄目:高中化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高二化學選修3第二章《基于化學核心素養“分子結構與性質”復習課》寧夏 - 固原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基于化學核心素養“分子結構與性質”復習課》教學設計
一、教學設計
本章是人教版高中化學選修3第2章的內容。本章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它是學生在學習了第1章《原子結構與性質》的基礎上進行的,學生已掌握了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相關內容;本章也是學生學習第三章《晶體結構與性質》的知識基礎和理論基礎。并且,本章學習的思想“結構決定性質,性質反映結構”能進一步強化學生化學思想的建立和形成,這對選修3的學習乃至高中化學的學習都大有裨益。此外本章的復習既能幫助學生全面構建知識體系,掌握相關知識與技能,且有助于學生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等化學核心素養的形成與發展。
本章有三節內容,第一節,共價鍵,其內容包括共價鍵的基礎知識,共價鍵的分類,配位鍵及配合物,鍵參數,等電子體原理;第二節,分子的立體結構,其內容包括利用價層電子對互斥模型和雜化軌道理論對簡單共價分子結構的多樣性和復雜性進行分析;第三節,分子的性質,其主要包括極性分子和非極性分子,分子間作用力,氫鍵等概念,以及它們對物質性質的影響,硬性物質溶解性的因素,無機含氧酸分子的酸性等。
二、學情分析
學生進入高三一輪復習后,學習熱情和積極性比較高,學習動力很大,學習緊張有序,對布置的學習任務能積極有效地完成;學生在高二時已學習過復習過,知識基本掌握情況良好,為復習奠定了良好基礎;通過兩年的高中化學學習,學生已具備基本的化學學習能力和素養,能解決常見的問題。但是由于學生還沒有系統復習,學習過的知識點零散,在解決“分子結構與性質”的綜合型試題時能力還有所欠缺,還不能夠將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不能很好的靈活應用;同時學生在答題時的規范表述、方法技巧等方面還存在問題。
綜上,高三一輪復習應再次從細處招手,夯實每個知識點,構建知識體系;同時,一定要注意答題方法技巧等能力的培養。所以在本章復習中針對以上問題,應想法設法加以解決,全面提高學生的復習效率。
三、考情解碼
1.課標要求
(1)認識物質是由原子、離子、分子等微粒構成的,微粒間存在不同類型的相互作用。 (2)認識離子鍵、共價鍵的本質。結合常見離子化合物和共價分子的實例,認識物質的
2
構成微粒、微粒間相互作用與物質性質的關系。
(3)知道配位鍵的特點,認識簡單的配位化合物的成鍵特征。
(4)認識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知道范德華力和氫鍵是兩種常見的分子間作用力。 (5)認識原子間通過原子軌道重疊形成共價鍵,了解共價鍵具有飽和性和方向性;知道根據原子軌道的重疊方式,共價鍵可分為σ鍵和π鍵;知道共價鍵可分為極性和非極性共價鍵,共價鍵的鍵能、鍵長和鍵角可用來描述鍵的強弱和分子的空間結構。
(6)了解共價分子具有特定的空間結構,并可運用相關理論和模型進行解釋和預測。 (7)知道分子可分為極性分子和非極性分子,分子極性與鍵的極性、分子空間結構相關。 2. 2019年考綱要求
(1)了解共價鍵的形成、極性、類型(σ 鍵和 π 鍵),了解配位健的含義。 (2)能用鍵能、鍵長、鍵角等說明簡單分子的某些性質。 (3)了解雜化軌道理論及簡單的雜化軌道類型(sp、sp2、sp3)。
(4)能用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或者雜化軌道理論推測簡單分子或離子的空間結構。 (5)了解范德華力的含義及對物質性質的影響。
(6)了解氫鍵的含義,能列舉存在氫鍵的物質,并能解釋氫鍵對物質性質的影響。 3.化學核心素養
(1)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能從不同層次認識分子的構型,并對共價鍵進行分類,能從宏觀和微觀相結合的視角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
(2)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認識共價鍵的本質及類型,能多角度、動態地分析分子的立體結構及性質,并運用相關理論解決實際問題。
(3)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能運用價層電子對互斥模型和雜化軌道理論等,解釋分子的立體結構及性質,揭示現象的本質與規律。
(4)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能發現和提出有探究價值的分子的結構性質的問題,設計探究方案進行探究分析,面對“異常”現象敢于提出自己的見解。
四、教學過程
教 學 過 程
環節 教師、學生雙邊互動活動
設計意圖
1.全面復習選修3教材中第二章P28--56《分子結構與性質》內容,查漏補缺;
3
第 一 環節:回 歸 課 本
2.全面構建本章知識的思維導圖,同學之間相互交流借鑒; 3.完成本章的導學案,相互交流討論、質疑。 學生制作的思維導圖展示
我制作的思維導圖
導學案展示
目的: 回歸課本,追根溯源, 挖掘考點,夯實基礎。
要求:掌握思維導圖的具體做法,理清知識要點,學會構建知識體
系,學會良好的化學學習方法。 學法指導:導學案引領,有效復習課本,通過課前掃碼觀微課(應用信息技術手段,利用優質資源輔助教學),對學習重、難點強化突破,保證一輪復習有效且高效地進行。
4
第 二 環節:高 考 回 眸
師生共同研析高考真題,體驗高考考情,歸納高考考點 2018·課標全國Ⅱ,35(節選)
2016·課標全國Ⅱ,35(節選)
目的:解析高考真題,零距離感受高考真題針對本章內容的考查范圍、考查特點和難度等,做到心中有數。
學法指導:高三一輪復習,重要方法之一就是鉆研高考真題。
第 三 環節:考 情 解 碼
1.歷年考點總結(嘗試總結一下針對本章內容,歷年有哪些考點?) 學生嘗試總結,教師補充
要求學生明確考綱要求,把握航向,有效備考
目的:引導
學生嘗試歸納總結本章的考點,站在一定高度上復習本章內容。 再度明確高考考查要求,把握高考考向,有效備考。
5
明確化學核心素養方面的要求,全面提升素養。 全面提升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是化學教學的重要目的。
第 四 環
節:考
點 回
顧、針 對 練 習
考點1:共價鍵 1. 共價鍵的基礎知識
2. 共價鍵的分類 ①共價鍵 ②配位鍵
教師引導,學生共同來梳理有關共價鍵的內容。 方法指導:通過學生證里朗讀填空,或針對性讓個別學生回答問題,加深學生的記憶和理解。
目的:引導學生能從不同層次認識分子的構型,并對共價鍵進行分類,能從宏觀和微觀相結合的視角分析與解決
6
第 四 環
節:考 點 回顧、針 對 練 習
【針對練習】 3.鍵參數
4.等電子體原理
【針對練習】
實際問題。進而培養學生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方面的化學核心素養。 【針對練習】過程中,先讓學生來分析講解。一方面,鍛煉他們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及注重培養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
考點2:分子的立體結構
1.價層電子對互斥(VSEPR)理論 ①理論要點
方法指導:分子不同,其空間構型各異。引導學生復習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和雜化軌道理論的理論要
7
第 四 環
節:考 點 回顧、針 對 練 習
【針對練習】
2.雜化軌道理論 ①理論要點
②方法總結
3.VSEPR理論與雜化軌道理論分析分子結構
【針對練習】
點、運用方法,以及方法技巧的歸納總結等。高三一輪復習,在注重知識的基礎上,更要注意方法技巧方面的總結講解。
目的:學會電子對互斥模型和雜化軌道理論等,解釋分子的立體結構及性質,揭示現象的本質與規律。培養學生發的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方面的化學核心素養。
8
考點3:分子的性質 1.分子間作用力 ①定義及分類
②三種作用力的比較
【針對練習】
2. 分子的性質
①鍵的極性與分子的極性
方法指導:類比歸納是常用的復習方法。且通過知識關系的梳理和知識體系構建,使得學生理解起來更容易,記憶更深刻。 結合知識點,引導學生建立高頻考點的分析思路與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目的: 對重難點內容,做精要明確的引導和講解,并輔以微課資源,做到復習保質保量。
9
②溶解性及其影響因素
③無機含氧酸的酸性
【針對練習】
方法指導:針對每一個知識點,都選取一個典型的針對練習,及時運用,及時鞏固,提升復習效率。在訓練中,學生自主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已有明顯提升。
第 五 環節:課 堂 小 結
簡潔、精煉地總結回顧,梳理本課知識要點,明確復習目標。
第六 環節課后 作業
課后復習強化;練習鞏固提升。
10
五、教學反思與評價
本課的整體設計流程為:回歸課本(挖掘考點,夯實基礎)——高考回眸(體驗感悟,歸納考點)——考情解碼(明確考情,把握考向)——考點回顧(全面梳理,逐一落實)——針對練習(鞏固強化,訓練提升)。這樣設計有以下優點:①思維導圖的構建和導學案能引領學生全面復習教材,追根溯源,奠定良好的復習基礎;②通過解析高考真題,引領學生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分析考情:理清考點、熟知考綱、明確化學核心素養,進而準確把握高考航向;③在老師的引導下再次全面詳細地復習考點,加深記憶,并結合練習反復強化。整個復習過程中,我設計好流程,引導學生主體積極參與問答、解題,在這過程中,學生不僅掌握了本章各個考點的復習內容,而且教會了學生高三化學一輪復習的一般思路、方法和技巧,此外,學生的化學學習能力和素養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反思自己的整個教學過程中,還有很多不足。由于高三復習課時要求,一課時復習了第二章的全部內容,學習容量有點大,對于學習基礎不好的學生來說,有一定的壓力;應在努力想法設法調動起所有學生復習的積極性,做好課前自主全面復習——課堂積極高效參與——課后及時復習鞏固等以提高復習效率!
古人曰:“教,然后知困;學,然后知不足。故曰,教學相長也!”的的確確,我們不僅要不斷地反復地堅持教學實踐已積累豐富大量的經驗,而且要“思考著往前走”,不斷思考,不斷反思,在實踐與反思中,積累經驗,獲取教學智慧。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深知任重而道遠。但我的信念也有力而堅定。相信憑借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一定會不斷進步!不斷成長!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