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乙烯
所屬欄目:高中化學優(yōu)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魯科版高中化學必修二第三章第二節(jié)第一課時乙烯-新疆省級優(yōu)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必修二 第三章 第二節(jié)
第一課時 乙烯
一、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乙烯的結構及特點;2、掌握乙烯的物理性質及化學性質;3、重點認識典型的化學反應(加成反應、取代反應)的特點。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比較甲烷與乙烯的結構,能夠理解掌握乙烯的結構特點;培養(yǎng)觀察和類比的思維能力;2、通過乙烯與溴水反應原理的研討,培養(yǎng)探究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討論啟發(fā)式教學、小組合作學習、模型探究學習法,培養(yǎng)協作精神、合作能力,提高參與化學探究活動的學習熱情。 二、 學情分析
學生剛開始接觸有機化學,對物質的結構與性質的關系比較陌生,對物質的空間結構不了解,對有機反應的產物的判斷和書寫結構簡式比較困難。 三、 教學重難點
重點:乙烯的加成反應;典型的化學反應(加成反應、取代反應)的特點。
乙 烯
2
難點:乙烯的結構與性質的關系;加成反應原理。 四、 教學方法
對比教學法、模型探究法、實驗探究法 五、 教學用具
多媒體、黑板、球棍模型、學生課前準備(彩泥、牙簽) 六、 教學資料
人教版化學必修2教師用書、《鼎尖教案》、《優(yōu)化設計 必修2》、學習強國APP、網絡資源等 七、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課前三分鐘 引入新課
幻燈片展示姜妍資料及《中國相冊》——大慶油田60萬噸乙烯生產裝置,通過閱讀文字材料、觀看圖片結合課前預習,你能獲得哪些信息?
閱讀材料,思考回答 1、乙烯是一種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乙烯的產量可以用來衡量一個國家石油化工發(fā)展水平。 2、我國石油化工發(fā)展水平已居于世界前列,中國正在飛速發(fā)展。
思政教育,了解我國現階段石油化工
發(fā)展水平;引入新課,衡量一個國家石
油化工發(fā)展水平的主角——乙烯。
乙 烯
3
模型制作
請同學們觀察老師手中的乙烯球棍模型,并參照這個模型,用課前準備的彩泥和牙簽動手制作一個乙烯球棍模型。
觀察并參照模型,動手拼接乙烯球棍模型。
學生代表上講臺展示制作好的乙烯球棍模型
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從有機物結構
入手,使學生建立從結構探究性質的思維方式。
師生互動
請同學們再次觀察老師手中的乙烯球棍模型,分析它的結構特點(對比甲烷結構)
注意:根據第一章原子半徑大小知,H原子半徑小于C原子半徑。 評判臺上四位同學制作的乙烯球棍模型是否正確,哪位同學做的最好
請同學們參照手中修正后的乙烯分子結構總結乙烯的結構特點:
1、甲烷空間結構為正四面體;對比得乙烯是平面結構,且所有原子共平面
2、甲烷各鍵角為109°48′;對比得乙烯各鍵角約為120° 修改模型并寫出乙
烯的分子式、電子式、結構式及結構簡
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及思
維創(chuàng)造能力,調動學生積
極性,提高思考并解決問
題的能力。合理利用好手中的乙烯分子球棍模型。
乙 烯
4
模型寫出乙烯的分子式、電子式、結構式及結構簡式
式 教師講解
幻燈片展示乙烯分子的比例模型,更能反映乙烯分子真實的空間狀態(tài)。
總結乙烯分子結構特點。補充,已知鍵能:單鍵<雙鍵<二單鍵 你能得到什么結論?
聆聽、了解
思考、回答:碳原子間以雙鍵結合,雙鍵不如單鍵牢固。
引導啟發(fā)學
生,思考并解決問題。 師生互動
乙烯有哪些物理性質?(檢查課前預習) 根據其物理性質,乙烯氣體該采用什么收集方法?
乙烯是無色稍有氣味的氣體;難溶于水;密度較空氣略小。 排水法收集。
養(yǎng)成課前預習的良好學習習慣。 過渡
由于乙烯分子中存在碳碳雙鍵且碳碳雙鍵不如碳碳單鍵牢固,易斷裂,所以乙烯表現出
思考討論 將結構與性質緊密的聯系起來,用乙烯的結構引
乙 烯
5
較活潑的化學性質。那么乙烯都能發(fā)生哪些化學反應呢?
出乙烯的化學性質。
教師講解
1. 氧化反應
1) 乙烯在空氣中燃燒 請同學們觀看實驗視頻并記錄實驗現象,書寫乙烯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2) 乙烯可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請同學們觀看實驗視
頻并記錄實驗現象。
觀看視頻,記錄現象: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煙 (說明乙烯含碳量較大),同時放出大量熱。 書寫反應方程式: 0
32322222HCOOCHCH點燃
實驗現象: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紫色褪去。
培養(yǎng)學生觀
察實驗,記錄現象并用所學知識正確書寫化學方
程式的能力。
思考與交流 與甲烷和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反應作對比,如何鑒別甲烷和乙烯?能否利用高錳酸鉀溶液除去甲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
思考討論回答:利用所學可知甲烷不與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反應,不能夠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所以可以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來鑒別
培養(yǎng)學生對比學習,啟發(fā)學習,思考問
題并解決問
題的能力。
乙 烯
6
甲烷和乙烯。但不能利用高錳酸鉀溶液除去甲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因為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與乙烯反應產生二氧化碳,引入新雜質。
教師講解
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可用于鑒別甲烷和乙烯,不可用于二者除雜。 過渡:乙烯除了能發(fā)生氧化反應外還能發(fā)生什么反應? 2. 加成反應
以乙烯與溴水反應為例,請同學們觀看視頻并記錄實驗現象。
聆聽、記憶
觀看視頻,記錄現象:乙烯通入溴水溶液中,溴水褪色。 使學生養(yǎng)成
觀察實驗并記錄現象的好的學習習慣。
教師演示
老師用球棍模型給同學們講解展示乙烯與溴水加成反應過程并學生仔細觀看并思考
利用手中的球棍模結構與性質緊密結合,培
養(yǎng)學生自主
乙 烯
7
在黑板上書寫反應方程式。并改寫為結構簡式。 板書演示:
型進行自主學習,演示加成反應原理 學習及課堂動手操作能力
歸納
請同學們總結加成反應特點。
“斷一上二”,得到一種產物
提高學生總結歸納的能力
課堂練習
在一定條件下,乙烯還可以與氫氣、氯化氫、水等發(fā)生加成反應,請同學們用手中的球棍模型演示幻燈片中的三組加成反應的過程,并寫出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學生分組練習 請學生代表上講臺演示,并寫出相應的化學方程式。
考察學生對
加成反應原理的掌握情況。通過師生互動在課堂上及時糾正學生存在的問題。
對比歸納
請同學們總結歸納已學習有機物的兩種典型化學反應(取代反加成反應的反應特點:“斷一上二”,得到一種產物
培養(yǎng)學生總結歸納對比學習的能力。
乙 烯
8
應、加成反應)的反應特點,對比記憶。
取代反應的反應特點:“上一下一”,得到兩種產物
課堂練習
幻燈片展示
練習
檢驗學生本節(jié)課知識掌握情況。
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乙烯的結構和性質。乙烯分子含有碳碳雙鍵,其中一條鍵易斷裂,所以乙烯性質較活潑,易發(fā)生氧化反應、加成反應。加成反應的原理為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請同學們課下多加練習。加成反應是烯烴的特征反應,而烷烴的特征反應是取代反應,分子結構不同性質也不同,這種結構決定性質的現
總結歸納 聆聽記憶 總結歸納本節(jié)課的知識網絡結構及重難點。使學生課下及時復習回顧相關知識點。
乙 烯
9
象,我們在以后的學習中還會經常遇到,同學們慢慢積累。
八、作業(yè)布置
完成教材課后習題及《優(yōu)化設計》相應習題。 九、板書設計
乙烯
一.組成與結構 二.物理性質 三.化學性質 1. 氧化反應 2. 加成反應
十、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選自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二第三章第二節(jié)《來自石油和煤的兩種基本化工原料》第一課時,教學內容是乙烯相關知識,學習目標有兩點:
副板書:
乙 烯
10
1、了解乙烯的分子結構特征 2、掌握乙烯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在教學中我緊緊圍繞學習目標,采用對比法及模型演示法展開教學。開始利用三分鐘時間進行德育滲透,并利用姜妍及大慶油田60萬噸乙烯生產裝置自然地引入新課。
在教學中,通過動手制作模型導入乙烯的分子結構,充分調動學生探究乙烯結構及性質的學習積極性。觀察乙烯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思考乙烯分子結構有什么特點?并與甲烷進行對比,展開討論,學生思維活躍,主動發(fā)言,總結出乙烯分子有平面形特點,這樣學生印象深刻。然后通過分子式、電子式、結構式、結構簡式的書寫強化本節(jié)課的學習重點。在學習乙烯的化學性質之前,梳理乙烯的物理性質進行一個難度梯度的過渡,啟發(fā)學生思考總結,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然后引出乙烯的化學性質,通過視頻觀察乙烯的燃燒現象,增加了學生的直觀感受,再觀察乙烯與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實驗現象,對比甲烷不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引出氧化反應的另一種形式。再觀察乙烯和溴水反應的視頻,發(fā)現乙烯也能使溴水褪色,啟發(fā)學生思考乙烯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和乙烯使溴水褪色原理是否相同?然后引出加成反應概念,引導學生閱讀書本,并說明加成反應是烯烴的特征反應,接著讓學生動手用球棍模型展示加成反應的原理及書寫加成反應的幾個方程式。總
乙 烯
11
結加成反應規(guī)律并與取代反應進行對比記憶。本節(jié)課亮點,緊緊圍繞目標進行教學,符合定向——結構——活動教學模式,采用模型和多媒體教學,增強了教學的直觀性,學生參與面廣,符合新教材的教學理念,采用甲烷、乙烯對比學習,加深學生學習印象,增強教學的高效性,突出實驗教學,激發(fā)學生熱愛科學、不懈探索的精神。
不足:
1、本次課學生不熟悉,盡管一再調動,師生關系仍不是那么自然和親近,課堂上問學生有沒有問題時,學生不能敞開心扉,大膽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師生間沒能彰顯“心有靈犀”的默契。
2、時間關系,學生練習做的少,沒出現討論問題的最高潮,結尾也比較倉促。
總之,通過此次授課感受到最突出的問題就是對課堂的駕馭能力還有待提高。一些探究性的問題不敢完全放手交給學生。對課堂的整體把控不夠全面。這些方面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我將逐步改正。
視頻來源:優(yōu)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