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人口的空間變化
所屬欄目:高中地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一章第二節《人口的空間變化》建設兵團 - 第四師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一章第二節《人口的空間變化》建設兵團 - 第四師
1.2 人口的空間變化 教學設計
課標要求 舉例說明人口遷移的主要原因。
課標分析:把握本課標重在“舉例”兩字上,主要看學生是否能用具體實例說明人口遷移
的主要原因。本條課標的認知水平應為運用水平,運用本地的人口資料,繪制圖表,探究本地人口的遷移特點,同時人口遷移的概念、主要類型等基礎知識是達成這條課標的必要知識鋪墊。
教材分析:
本節就體例而言,與第一節有相似之處——即用案例分析的方法,通過舉例來透過現象分析本質。從時間和空間兩個尺度表述我國和世界人口遷移的“事實”,并分析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
本節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人口的遷移,第二部分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 教材第一部分人口的遷移是第一節人口數量變化的延續,也是引起一個地區人口數量變化的另一重要因素。主要內容包括人口遷移的概念,人口遷移的分類,國際、國內人口遷移的特點。首先通過對概念的理解讓學生明白什么是人口遷移,并由此討論國際人口遷移和國內人口遷移在時間和空間上的特點,這樣引發學生對人口遷移原因的好奇,人口為什么會出現大量遷移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時要注意人口遷移與人口移動概念的區別,引導學生讀圖1.8分析并總結國際人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的遷移特點,讀圖1.9總結我國人口在新中國成立以來遷移的主要方向,并分析原因。 第二部分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是本節內容的重難點。教材通過設問的方式巧妙的提出問題,引起學生的思考。主要因素包括:自然環境因素、社會經濟因素和政治因素(戰爭、宗教、社會變革、國家政策)以及個人動機和需求因素,其中主導因素是經濟因素。教材以美國的人口遷移為案例,分析美國人口發生遷移的因素。教學時可以適當的多舉案例引導學生來分析人口遷移的主導因素。
學情分析:學生在第一節學習的基礎上明白,就世界范圍來看人口數量的變化主要是人口
的自然增長,但就一個地區或國家來說人口的遷移(人口的機械增長)也是其原因,而且人口遷移是很常見的社會現象,與生活聯系密切,學生興趣濃厚容易理解。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人口遷移的概念、主要類型以及人口遷移的意義。
2.掌握影響人口遷移的主要因素。利用資料或圖表,分析說明某地區或某時期人口遷移的主要原因。
3.培養學生對地理現象的特征及原理的分析與綜合能力。 過程與方法:
1.利用地圖或多媒體教學手段輔助教學,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后人口不同特點。 2.利用比較法幫助學生理解不同歷史時期人口遷移具有不同的特點。 3.小組互動學習、自主學習和探究活動。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人口遷移是人類活動經常的一種現象,它客觀上促進了民族的融合、經濟的發展。 2.立科學的人口觀、發展觀。
教學重點:
1.遷移的地理范圍(國際、國際)。
2.際人口遷移原因,特點和移民的流向。
3.國人口遷移的原因,特點和移民的流向。
教學難點:
人口遷移的原因
教學方法:
討論分析法、自學指導法
教學過程:
【引入】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人口的增長和分布狀況,這種人口的增長和分布在時空上是不均的。而人口的增長既有自然的增長(取決于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也有機械的增長——即人口的遷移。而人口的遷移又進一步影響了人口的分布,那么,什么是人口的遷移,人口遷移又會產生什么樣的社會影響呢? 一、人口的遷移 注意區分概念:
1.人口移動和人口遷移
人口移動泛指人口在空間位置上的變化,如旅游、出差、購物等。 人口遷移是人口移動的一種特殊類型,它指的是人的居住地在國際或本國范圍內發生改變,即人口在兩個地區之間的空間移動,這種移動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遷出地到遷入地永久性或長期地改變。
“人口遷移”這個概念中包括了三大要素:空間移動,居住地變更,時間限度(永久性或長期)。移動距離的長短并不能作為人口遷移的標準。人口遷移的特點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1)人口遷移的規模大。ɑ蛉丝诹鲃拥牧髁看笮。
(2)人口遷移的方向(或遷出區和遷入區的分布)
(3)人口遷移方式(例如自發的,政府組織的,外力強迫等)
(4)人口遷移特點形成的原因(自然因素、社會經濟因素、政治因素等) (5)人口遷移的意義(或作用),包括對遷出區和遷入區的作用。
2.人口遷移的分類(按是否跨越國界劃分)
國際人口遷移:人口跨國界并改變住所達到一定時間(通常為1年)的遷移活動 人口遷移
國內人口遷移:在一國范圍內,人口從一個地區向另一個地區移居的現象
3.國際人口遷移的特點
時間 特點 舉例
國際人
口
遷
移
19世紀以前
集團性、大批的移民為主
15~16世紀,歐洲進行殖民主義擴張,引發了7000多萬歐洲人遷移到以美洲和大洋洲為主的國家和地區。
二戰以后 人口從發展中國家流向
發達國家;定居移民減少,短期流動的人口增多 歐洲由人口遷出地區變為人口遷入地區(因為西歐經濟發展較快,吸引了大量移民);拉丁美洲由人口遷入地區變為遷出地區,大量人口流向美國、加拿大和西歐。20世紀70年代以來,西亞和北非石油輸出國也從境外招募了大批外籍工人。
4.我國的人口遷移 時間 原因
特點
古代
深受統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束縛 ①人口移動規模小
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的脆弱、頻繁的戰爭以及自然災害等影響
②背井離鄉大批遷移 新中國成立以來
新中國成立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 計劃經濟體制和嚴格的戶籍管理制度 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 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
國家改革開放政策
流量增大,流向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讀圖思考
新中國成立到1986年與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相比,我國人口遷移的主要流向有什么變化?
點撥: 時間
遷出地區
遷入地區 新中國成立到1986年
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和四川省
主要在內地和邊疆 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 內地省、自治區
沿海城市和工礦地區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貿易的往來和交通條件的日益便利,我國的人口遷移不僅數量增加,而且頻率加快,使各地區人們的交往更加密切。人口遷移在調節人口空間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強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進經濟發展和縮小地區差異等很多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活動 1.你的祖籍在哪里?如果你的家庭有跨省界(國界)移動的歷史,請說一說每一次移動給家庭帶來的影響。 點撥:
讓學生講解個人所在家庭的遷移經歷進行探討分析,然后教師進行總結性評價
2.近年來,我國有一些科技人員、工人、農民遷往東南沿海地區定居。這些人口遷移對遷出地和遷入地產生的影響是否相同?為什么? 點撥:
從遷出地來看,人口遷移加強了遷出地與外界社會的經濟、科技、思想和文化等的聯系,有利于社會經濟的發展。尤其對人口壓力大的農村,人口遷出緩解了當地的人地矛盾,可以更加合理地開發和利用農業土地資源,對更好地保護農村的自然環境有積極的作用,但是,人口遷出也容易造成遷出地的人才外流現象。
從遷入地來看,為東南沿海地區工農業發展提供勞動力,積極地推動了城市的社會經濟發展,但大量的人口對遷入地來說,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口擁擠、人口壓力過重、甚至社會治安混亂的現象。如,一部分流動人口工作不穩定,收入低,很難找到合適的住處,他們私搭亂建各種“窩棚”,往往成為城市環境“臟、亂、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承轉:
我們學習了國際人口遷移和我國人口遷移的有關知識。那么,我們就要問,人們為什么要遷移?遷移受哪些因素影響?下面我們就來學習課文的第二部分: 二、影響人口遷移的主要因素
1.自然因素 2.社會因素
3.經濟因素(最主要的因素)
一般認為,人口遷移是人們對特定環境中一系列經濟的、社會的和政治的因素的綜合反映。人口是否從某一個地區遷移到另外一個地區,要看遷入區是否有吸引力,而這種吸引力可能因環境或個人的價值觀的變化而變化。 案例2
通過這個案例,使學生了解如下問題:
1.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從16世紀起,歐洲人開始移居美國?梢哉f,沒有國際人口的遷移,就沒有今天的美國。移民對美國近現代社會經濟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2.美國曾出現過的四次國內人口遷移高潮。
第一次是19世紀中期南北戰爭造成的人口大規模西移;
第二次發生在19世紀和20世紀之交,伴隨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人口由鄉村大
量流入城市;
第三次是20世紀20年代到60年代,由于農業危機、自然災害等原因使南部人口遷
往北部和西部;
第四次是20世紀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東北部老工業區的人口大量遷往南部和西
部有新資源、新興工業的“陽光地帶”。20世紀70年代以后,隨著城市環境改善和老工業區經濟的重建,還出現人口向老工業區和城市回流的現象。
案例3
通過這個案例,使學生了解如下問題: 我國古代人口的變遷
1.周朝前,我國人口重心均分布在北方的黃河流域。
2.秦漢時期,北方大規模戰亂屢屢發生,使人口多次遷往南方。
3.在三國、兩晉、南北朝期間,北方居民為了躲避戰亂和民族壓迫而繼續南遷。尤其是 “永嘉之亂”“安史之亂”“靖康之難”引起了北方人口南遷的高潮。北宋末年,南方人口已占全國人口2/3左右。
4.元明清期間,政治中心在北京,北方戰亂平息,人口數量增加。 5.我國人口遷往海外有很長的歷史。 活動
從上述案例中任選一個,進行重點分析。 (1)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哪些因素促使美國成為一個移民國家?哪些因素導致了美國人口在本土范圍內頻繁遷移?
點撥:第一次:戰爭 第二次:經濟因素 第三次:農業危機、自然災害 第四次:環境
(2)影響我國古代人口大規模遷移的因素,與影響我國近幾十年人口遷移的因素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有這樣的不同?
點撥:古代:戰爭 近幾十年:政策、經濟等因素
本部分可以由學生分組討論——學生講解——學生補充——教師總結的步驟進行
教師總結:通過古今中外的人口遷移現象中,我們可以看出,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很多,概括起來主要有
其他因素 戰爭、宗教、社會變革、國家政策、
生態環境變化,以及個人動機和需求
尋求更多的改善物質生活條件的“機會”
獲得更好的經濟待遇 改善個人及家庭生活 經濟因素
(起重要作用的因素)
注意:在某種特定的條件下,任何一種因素都有可能成為促使人口遷移的決定性因素。 課堂小結:
我們這節課主要介紹了人口遷移的類型和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我們知道人口的遷移是在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綜合體,我們在分析某一遷移現象時,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全面考慮,突出重點,體現人口遷移的主要影響因素
板書設計:
1.2 人口的空間變化
一、人口的遷移
1.人口遷移的定義
2.人口遷移的分類(按是否跨越國界劃分) 國際人口遷移 國內人口遷移:
3.國際人口遷移的特點 4.我國的人口遷移的特點 二、影響人口遷移的主要因素
一是自然因素
三方面 二是社會因素
三是經濟因素
作業設計
1、請你用自己的話闡述人口遷移的概念和類型? 2.請你通過事例說明影響人口遷移的主要因素?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