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所屬欄目:初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第十課第二框《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北京市 - 海淀區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海淀區北部地區青年教師課堂教學設計
基本信息
學科 道德與法治 年級
八年級 課題
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
教科書版本及章節
部編版 八上
學習領域/模塊 第四單元 第十課 建設美好祖國
單元教學設計
單元學習主題 維護國家利益
1. 單元教學設計意圖
青少年作為國家的未來,肩負著建設美好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責任,
這就特別需要學生關心國家發展,充分認識到國家的成就與面臨的問題,增強自豪感、緊迫感,堅定發展的信心。現實中,部分學生由于過于重視學習成績,缺乏主人翁精神,對國家發展認識不夠,使命感不強。同時,也有部分學生雖然非常關心國家大事,但是存在片面認識。他看不到國家的巨大變化,只看到現實中的問題,不能認為這是發展中的問題,感受不到國家正在積極解決這些問題。因此,引導學生全面發展看待國家發展取得的成就與存在的問題十分必要。 今天的成就由勞動實現,未來的輝煌更需實干創造,中國夢需要包括青少年在內的所有人通過勞動、實干來實現。但在現實中,很多學生沒有真正接觸勞動,對勞動的意義、價值認識不足,甚至出現輕視勞動等片面思想。因此,引導學生感受勞動、實干的價值與意義、樹立勞動意識,明確自己的歷史重要,十分必要。
全面認識國家發展,從初中升角度認識祖國發展,正視發展中的問題,理解自己與國家的密切關系,關心祖國發展,為將來投身國家建設奠定認識基礎。
2. 單元內容分析
青少年在內的每一位中華兒女都為祖國所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驕傲,同時也應肩負起實現中
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為了祖國的未來,更要發揚實干精神,共同奮斗。
第一框“關心國家發展”。通過視頻、圖片等,幫助學生感受國家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激發學生的自豪感。通過進一步探究,引導學生在活動中一方面認識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的進步,感受國家的發展,另一方面認識到我國在發展中、特別是民生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國家在著力解決這些問題,也取得積極成效,讓我們更有信心。
第二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發展自己對國家發展的看法,思考國家的發展是每個人的責任。幫助學生懂得不同的勞動者都是國家的建設者,都值得我們尊敬,通過“主席談夢”環節,幫助學生認識到發揚實干精神才能創造新的輝煌。青少年要努力學習,積極實踐,擔負起歷史的重任。
通過身體力行,意識上增強愛國熱情,情感上增加政治認同,落實社會主義核心素養。結合課程標準,定義為“以初中生生活為基礎引導和促進其道德水平、法治意識的發展”,遵循中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使學生知道我國基本國情,培養對國家制度的認同感和愛國情。對應核心素
養的要素,即培養有信仰的中國公民,有思想的中國公民、有尊嚴的中國公民、有擔當的中國公民。
3. 學習者分析
學生進入初中階段后,認知能力和思維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能夠開始用聯系的、發展的、
全面的觀點分析國家和社會現象。但是,他們的思想還不成熟,社會經驗比較缺乏,對國家利益的認識存在不少誤區。例如:有人認為,只要愛國,一切行為都是正確的,都應該受到鼓勵;有人認為,國家利益是為個人利益服務的,國家的發展與個人的發展可以割裂來看待,個人利益才是目的。當今世界,各國之間的聯系越來越密切,過于強調國家利益不利于國際交往,不符合世界發展潮流,過于強調個人利益,則產生利己主義的傾向。因此,正確解決青少年的疑惑、樹立愛國意識,提高辨析各種愛國觀念和行為能力,使學生的愛國情感更加理性、深沉,這是本單元乃至本課的目的所在。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在全面認識國家的基礎上,幫助學生全面認識國家發展,思考國家的發展是每個人的責任,理解自己與國家發展的密切關系,懂得不同勞動者都是國家的建設者,都值得我們尊敬。另外,青少年是國家的希望,學生認識到發揚實干精神才能創造輝煌,青少年要通過努力,擔負起歷史重任,為未來投身于國家建設做好準備。
4. 單元學習目標與重點難點
聚焦主題: 關心國家發展、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
揭示矛盾 深入分析
主要觀點:
1、社會生活方方面面的變化,都說明國家取得巨大進步(教學重點)
2、祖國在經濟、政治、文化、科技、民生、國防、綜合國力等方面的成就令世界矚目,讓我們倍感自豪。(教學重點)
3、勞動是財富和幸福的源泉,今天的成就來源于辛勤的勞動;每個崗位的勞動者都是國家的建設者,都值得尊重和學習。(教學重點)
4、只有發揚實干精神,才能創造新的輝煌;青少年要努力學習,積極探索,做學習者、勞動者、奉獻者。(教學難點)
行動能力:
每一個中華兒女,都應該關心國家發展,為自己的祖國感到自豪,正視發展中的問題,對國家未來充滿信心。只有繼續發揚實干精神,才能用我們的勞動創造輝煌。青少年努力學習,積極實踐,擔負起歷史重任。
5.單元整體教學思路(教學結構圖)
含義與關系 作用與含義
認 國家安全
識 人人可為 最高利益 維護
國家利益 維護國家利益 履行法律義務 最根本
堅 投身
持 思想上: 關心 為成就感到自豪 國家發展 對未來充滿信心
思想上: 樹立意識
行動上: 堅決捍衛 勞動 行動上:責任擔當 實干 綻放青春
課時教學設計
課題
課型
新授課□章/單元復習課□專題復習課□ 習題/試卷講評課□學科實踐活動課□其他□
1. 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主要幫助學生認識勞動的價值與意義,明確勞動創造了今天的輝煌,今天我們取得的成
就是每個人奮斗的結果,勞動者值得我們尊敬與學習。青少年要發揚實干精神,承擔歷史責任。 圍繞國家發展是誰的責任,分別提出不同身份的人要承擔不同責任的問題,引發學生討論,明確國家發展是每個人的責任,得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激發學生的責任感,為思想建設打下基礎。分三步曲闡述:匠人筑夢、主席談夢、圓夢計劃。
第一環節:匠人筑夢(勞動成就今天)。這是本框重點。每個崗位的勞動者都是國家的建設者,今天的成就都是辛勤勞動換來的,每位勞動者都值得我們尊敬,以此來闡述勞動的價值與意義: 其一,勞動是財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無論是物質創造財富還是精神上的追求,都要由勞動實現。通過具體實例進行深入分析,幫助學生感悟勞動的作用。
其二,辛勤的勞動創造了今天的成就和輝煌。歷史上每一項燦爛成果都是勞動人民用辛勤汗水澆灌聞名于世。歷史如此,當代也如此,今天國家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廣大人民群眾用勞動創造的。結合一些感人的故事,引導學生深入體會勞動的價值,明確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人民才是歷史的創造者。
其三,每個崗位的勞動者都是國家的建設者,都值得我們尊敬和學習。勞動有體力和腦力勞
動,為滿足人類自己生存與發展的需要,各行各業的勞動者在辛勤付出。教師引導學生認識勞動不分高低貴賤,每個人都是國家的建設者,都值得尊敬。 第二環節:主席談夢 (實干創造未來)
圍繞“中國夢”由誰創造?如何實踐?總結出關鍵詞,形成圖像“實干”,進而幫助學生明確艱苦奮斗成績成就了我們的美好生活,國家發展需要每一個人的努力,每一個人都應該為國家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發揚實干精神,用汗水去創造輝煌,把中國夢變成現實,還需要一代代人的艱苦努力,每個人都要參與,付出更多的辛勤汗水。 第三環節:圓夢計劃(青少年的擔當)
青少年是祖國的希望和未來,時代需要青少年走在前列,貢獻自己的力量,擔負起歷史的重任。教師幫助學生樹立責任意識,明確歷史責任,自覺為國家發展貢獻力量。
2. 學習者分析
學生進入初中階段后,認知能力和思維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能夠開始用聯系的、發展的、全
面的觀點分析國家和社會現象。但是,他們的思想還不成熟,社會經驗比較缺乏,對國家利益的認識存在不少誤區。例如:有人認為,只要愛國,一切行為都是正確的,都應該受到鼓勵;有人認為,國家利益是為個人利益服務的,國家的發展與個人的發展可以割裂來看待,個人利益才是目的。當今世界,各國之間的聯系越來越密切,過于強調國家利益不利于國際交往,不符合世界發展潮流,過于強調個人利益,則產生利己主義的傾向。因此,正確解決青少年的疑惑、樹立愛國意識,提高辨析各種愛國觀念和行為能力,使學生的愛國情感更加理性、深沉,這是本單元乃至本課的目的所在。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在全面認識國家的基礎上,幫助學生全面認識國家發展,思考國家的發展是每個人的責任,理解自己與國家發展的密切關系,懂得不同勞動者都是國家的建設者,都值得我們尊敬。另外,青少年是國家的希望,學生認識到發揚實干精神才能創造輝煌,青少年要通過努力,擔負起歷史重任,為未來投身于國家建設做好準備。
3. 學習目標設計
知識目標: 認識勞動的重要性;樹立正確的勞動觀;掌握實現中國夢的要求。 能力目標:通過學習,有助于提高學生個人的勞動能力和實踐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對勞動的認識,有助于我們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和職業觀;
通過對實現中國夢的認識,有助于我們發揚愛崗敬業、埋頭苦干精神,勇擔歷史使命。
4. 學習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
教學難點:探究理論觀念與社會實踐的關系。
5. 學習評價設計
量化標準:
1、 小組歸類的討論結果;
2、學生根據教師提問,指出相關關鍵詞的概括。 6.學習活動設計 導入新課 環節一: 教師活動1:
勞動鑄造中國夢 視頻:
習近平五一勞動大會上講話 節選 提問: 對總書記的這段話你是如何理解的? 師結:今天,我們國家取得的每一項成就,都是廣大人民用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換來的。國家的發展,與每一位中國人息息相關,一起來學習本課。 學習活動 學生閱讀
講授新課: 環節二: 第一章 匠人筑夢 教師活動2:
觀看視頻:無私奉獻的研究員 袁隆平 思考:1、袁隆平院士為什么令我們如此感動? 2、結合上莊地區“京西稻”數據對比,談你的感受。
3、你還知道哪些“匠人”在某個領域造
福于民的事跡?
學生暢所欲言 設計意圖:通過播放視頻,既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更好地讓學生認識到在某一領域的專家對國家的貢獻,其成果造福于民。 過渡:最高國家科技獎項,我們可以全面認識到各領域的專家學者對國家的貢獻,但是平凡崗位中還有許多默默無聞的普通勞動者也在投身國家建設行列。 如:PPT展示普通職業 教師活動3:
第一步:各小組同學自主搜索、內部交流。 第二步:教師將各小組的答案在大屏幕上展示
學生活動一:
小組活動:剝析身邊令人感動的勞動者事跡,說說他們的工作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便利,
出來,并進行比較、歸類。 第三步:,學生發言、分享感受。
教師活動4:
第一步:教師組織下,學生上臺表演,其他同
學認真觀看。
第二步:表演后,同學們認真思考這些人物的
言行,積極發言。
第三步:大屏幕展示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
教師小結: 1、每個人所處的崗位不同,從事不同勞動,但都在為國家和社會發展做出貢獻。
2、無論腦力勞動還是體力勞動者,都是國家的建設者,都值得我們尊敬和學習。 總結:人世間的美好夢想,都是通過勞動實現的;生命里的一切輝煌,都是通過勞動鑄就的。今天,我們國家所取得的每一項成就,都是廣大勞動人民用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換來的,中國人民用實干精神創造了今天的
輝煌。
并談感受。
學生活動二 :
情景劇表演 (三個不同情境)
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拒絕職業歧視。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搜索各行各業勞動者或某一領域專家的案例,能夠讓學生有所感悟,觸景生情;勞動不分貴賤,無論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都值得尊重和鼓勵。 環節三: 第二章 主席談夢
教師活動5
列出習總書記語錄:
習主席說:“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是真
正的英雄。”…….
提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由誰來實現?怎么實現? 教師小結:
把中國夢實現,需要一代代人埋頭苦干和接力奮斗,需要每個人在各自崗位上辛勤付出。
學生回答, 教師做關鍵詞記錄, 形成“實干”圖形,
更生動、直觀展現“勞動”的重要性。
設計意圖: 通過多種關鍵詞湊成“實干”,形成深入完整地認識,展現“勞動”的重要意義,幫助學生掌握建設國家的應具備重要因素。 環節四:
第三章:圓夢計劃
思考:觀看網友小評論,作為青少年,我們該如何去做?
青少年作為祖國的未來,執著的信念、優良的品德、豐富的知識、過硬的本領,擔當歷史重任、綻放青春光彩。
情感升華:詩朗誦 《少年強則國強》
設計意圖:通過詩朗誦,升華情感,樹立青少年歷史責任擔當意識,激發學生肩上的擔當,為將來投入國家建設奠定認識基礎。
7.板書設計
勞動創造今天 實 勞動者值得尊敬 干 創 造 未 來
8.作業與拓展學習設計 基礎相對差的同學,完成知識點梳理 同步練習 單元內容 分層布置 中等程度同學,完成客觀題與主觀題 程度好的同學,完成辨析題
9.特色學習資源分析、技術手段應用說明(結合教學特色,可選擇撰寫)
希沃白板:智能化、趣味性展示教學內容,增添課堂的活躍性。同時,教師可以及時看到數據匯總以及學生思想動態等方面的展示。 10.教學反思與改進
本課設計“以生為本”,以學生為中心、開放的課堂環境,營造一種尊重學生的觀點、問題的課堂氛圍,高度鼓勵和評價學生的積極參與。通過查閱、交流、辯論、演講等形式來鼓勵學生暢所欲言,最終在同學的互相影響下形成共識,使學生真正從情感態度、從內心深處認識到自己的責任,使教學較好地實現了知、情、意、行的統一。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