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所屬欄目:初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第十課第二框《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遼寧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
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人教版教材2011版課標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維護國家利益第十課建設美好祖國第二課時
教材分析:
本課是全書的收尾課,所依據的課程標準的相應部分是“我與國家和社會”中的“積極適應社會的發展”。具體對應的內容標準是:“關注社會發展變化,增進關心社會的興趣和情感”;“了解不同勞動和職業的特點及其獨特價值”;“知道責任的社會基礎,體會承擔責任的意義”。
本課所依據的課程標準的相應部分還有“我與國家和社會”中的“認識國情、愛我中華”。具體對應的內容標準是:“了解我國在科技、教育發展發展方面的現狀”;“努力提高自身素質”。
上好收尾課,既是對教材整體的提升,也是對學生認知的一大洗禮。今天的成就由勞動實現的,未來的輝煌更需要實干創造,中國夢需要包括青少年在內的所有人通過勞動、實干來實現。但在現實生活中,有的學生很少接觸真正的勞動,對勞動的意義、價值認識不足,以至于輕視勞動,有的甚至對某些崗位的勞動有歧視、厭煩等錯誤態度。也有部分學生認為,美好的未來自然會實現,對只有通過辛勤勞動、艱苦付出才能實現夢想認識不足,從而缺乏實干精神,不能腳踏實地、埋頭苦干。所以引導學生感受勞動、實干的價值與意義,樹立尊重勞動的意識,發揚實干精神,明確自己的歷史重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學情分析:
現實生活中,部分學生由于過于重視學習成績、缺乏國家主人翁意識等原因,對國家發展關注不夠,使命感不強。有部分學生不能認識青少年自身的責任,總覺得國家的發展是成人的事情,是未來的事情,很難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所以,引導學生感受勞動、實干的價值與意義,樹立尊重勞動的意識,發揚實干的精神,明確自己的歷史重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課時內容分析:
本課是全書的落腳點。本課是很重要的一課,是關鍵的一課,是較難處理問題的一課,本框內容主要是幫助學生認識勞動的價值與意義,明確勞動創造了今天的輝煌,今天我們取得的成就是每個人奮斗的結果,勞動者值得我們尊敬和學習。青少年要發揚實干精神,承擔歷史重任。從基本態度的引導到行為傾向的確定,是這一框的主要思路。
講述這一部分內容時,方法必須得當,否則會流于形式、變成說教,反而讓處于青春叛逆期的學生反感,達不到預期的教育效果。這就要求深刻認識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了解學生的思想特點、心理品質,與時俱進地進行道德與法治教育,激發學生建設偉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烈愿望。勞動觀教育是道德與法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即通過參與力所能及的勞動和社會實踐,讓初中學生熱愛勞動,感受勞動的快樂,體會勞動的價值,樹立正確的勞動觀。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崇尚勞動,感受歷史進步、國家發展是勞動者創造的,
尊重勞動者。
積極發揚實干的精神,主動承擔歷史重任。
能力目標:學會結合具體事例思考、認識勞動的價值和發揚實干精神的重要
意義。
提高傳承辛勤勞動、發揚實干精神的能力,增強接力奮斗的行動力。
知識目標:明確歷史的發展、國家的成就是人民用勞動創造的,懂得勞動者
值得我們尊敬和學習。
懂得發揚實干精神才能創造新的輝煌,明確青少年要擔負起歷史的重任。
教學重點:
勞動成就今天。深刻理解勞動的意義,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是財富的源泉、是幸福的源泉,能實現人世間的美好,能實現生命里的一切輝煌,能讓我們國家取得一項由一項成就。
實干創造未來。
教學難點:青少年與國家發展的關系。懂得少年興則國家興,少年強則國家強。 教學方法:
教師教法:講授法、情境創設法、討論法、總結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學生學法:自主交流學習法、總結提升法、探究式學習法
教學準備:
知識拓展:勞動的有關資料 教具器械:課件、音樂選取、下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 (一)情境
師:開場白:今年全國二卷高考的作文題目引起了我的注意和思考,給大家展示一下,有請一位同學給大家朗讀
1919年,民族危亡之際,中國青年學生掀起了一場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1949年,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新中國青年投身于祖國建設的新征程。1979年,“科學的春天”生機勃勃,莘莘學子胸懷報國之志,匯入改革開放的時代洪流。2019年,青春中國凱歌前行,新時代青年奮勇接棒,宣誓“強國有我”。2049年,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中國青年接續奮斗…… 請從下列任務中任選一個,以青年學生當事人的身份完成寫作-------
今天我拿來引用它不是從寫作的角度思考,而是作為一個公民被文字里面描述的事實而深思,我想問問同學,我們國家從1919年民族危亡到1949年,中國人從此站立到1979年,我們的祖國 “科學的春天”到2019年,青春中國凱歌前行,國家發展到今天未來還要發展,國家的發展是誰的事情?
生:思考、討論、說原因----- (二)揭題
師:點評學生的發言,表明態度,同意國家的發展是每個人的事這種觀點
,如果用一個詞來概括就是(出示標題)寫板書: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 【設計意圖】:從真實事例入手,從熱點問題入手,引起學生高度的注意, 讓學生七嘴八舌話發展,提高有意注意,激發學生聽課的的學習興趣,很自然的導入課題。
師:今天,老師和同學們一起走進《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一課。 出示幻燈片:課題和教學流程
二、解讀標題 突破重點
師:這八個字就是第四單元維護國家利益第十課建設美好家園的第2課時所講述的內容。
生:按自己的理解解釋課題
基本解釋:國家的興盛或衰亡,每個普通人都有一份責任。
師:明清之際的著名思想家顧炎武在《日知錄》有這樣一段描述,——誰愿意給大家朗讀。
師:我們現在統一了思想,國家的發展靠每個人的共同努力,每個人靠什么來完成這份使命? 師生:勞動。
對勞動的認識,每個人的認識是不一樣的,“民生在勤,勤則不匱”,“ 夙興夜寐,灑掃庭內”兩句話出現在今年的2019年高考全國一卷作文里,請看材料:“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勞動是財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興夜寐,灑掃庭內”,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綿延至今。可是現實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學不理解勞動,不愿意勞動。有的說:“我們學習這么忙,勞動太占時間了!”有的說:“科技進步這么快,勞動的事,以后可以交給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說:“勞動這么苦,這么累,干嗎非得自己干?花點錢讓別人去做好了!”此外,我們身邊也還有著一些不尊重勞動的現象。請結合材料內容,面向本校(統稱“復興中學”)同學寫一篇演講稿,倡議大家“熱愛勞動,從我做起”,體現你的認識與思考,并提出希望與建議。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設疑:“民生在勤,勤則不匱”,“ 夙興夜寐,灑掃庭內”這兩句話什么意思?
生:研討,說出想法
師:解讀意思 “民生在勤,勤則不匱”,人民的生計在于勤勞,勤勞就不會缺少衣食。作為格言警句,教育青少年養成勤勞...
播放兩段視頻:勞動的美好和勞動創造價值 讓學生總結:勞動到底有什么作用?有什么意義? 師:歸類整理 勞動的意義、勞動的作用
【設計意圖】: 從課題入手,讓學生抓住重點詞語,明確詞語的含義,做到心中有數,腦里有判斷,今天的成就由勞動實現的,引導學生感受勞動、價值與意義,樹立尊重勞動的意識,發揚實干精神,明確自己的歷史重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提升對概念的理解,從學生生活中搜索素材,有真實感受,有直接體驗,有利于交流中感受要探究的內容。從而突破了教學重點,
三、探究與分享 深化重點
1、出示圖片:欣賞生活中最美勞動者的身影 學生讀
師:提煉,偉大祖國取得輝煌成就,書寫壯麗畫卷,靠的是億萬人民的艱苦奮斗,用一雙雙勤勞之手鑄就歷史功勛。學生齊讀提煉總結內容共2頁
2、討論相反話題,不勞動會怎樣?(進一步思考)
1).作為中學生不勞動會怎樣? 2).作為家長不勞動,會怎樣? 3).作為人類不勞動,會怎樣?
學生討論:
1).如果人人都不勞動,那么荒地就沒有人去開墾,土地沒有人去播種,生產車間沒.-----.如果這樣,土地將荒蕪,工廠將倒閉,空氣將被污染,國家將衰敗,人人都會沒... 勞動能夠促進人生理、心理和品德的發展。
2).如果家長不勞動,家里衣食住行保證不了-----
3).如果人類不勞動,社會不會進步,會倒退,會毀滅,是勞動促成了從猿到人的轉化,最終使人與動物區別開來。
師:升華 勞動是光榮的,是美德,人世間的一切美好都是勞動創造的, 勞動者是最美的人
【設計意圖】:(正反理解,突破了重難點,有深度)勞動觀教育是道德與法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即通過參與力所能及的勞動和社會實踐,讓初中學生熱愛勞動,感受勞動的快樂,體會勞動的價值,樹立正確的勞動觀。
四、閱讀與感悟 突破難點
出示【每日一習話】空談誤國,實干興邦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這句話源于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顧炎武的《日知錄》,意思是,只泛泛而談地討論國家大事、不聯系實際解決問題,會耽誤國家的發展,只有腳踏實地、真抓實干,才能使國家興旺發達。 生:讀文字
師:過渡語:今天,國家建設展現出光輝燦爛的前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越來越接近現實。把中國夢變成現實,創造未來美好的生活,需要我們怎樣做到實干?指導學生閱讀教材109上:
師:展示答案:需要一代代人埋頭苦干和接力奮斗,需要每個人在各自崗位上付出更多的辛勤和汗水。只有繼續發揚實干精神,才能用我們的勞動創造新的輝煌。
出示閱讀材料書109頁下段。
問題:1、由材料中的數據,你由一絲、分秒、二十多萬個、十萬個、上百萬條、幾千家、人人能想到什么?
2、一次次的成功發射、安全飛行靠的是什么?
3、我國航天事業邁向夢想的每一步,銘刻著怎樣的足跡? 4、我國航天事業邁向夢想的每一步,無不銘刻著航天人腳踏實地、艱苦奮斗的深深足跡,在這個過程中,學習書本知識和實踐哪個重要?
師:點撥提升,哪個都重要,學習書本知識是基礎,是地基,實踐是應用,是對學習書本知識的再提升,兩條腿走路,兩手都要硬。
探究:青少年與國家發展的關系?青少年怎樣做才能讓“少年興則國家興,少年強則國家強”
學生:交流研討
公布答案:我們是祖國的未來,一定要接過歷史的接力棒,努力學習,積極探索,勇做在時代前列的學習者、勞動者、奉獻著,以執著的信念、優良的品德、豐富的知識、過硬的本領,擔負起歷史的重任,讓青春綻放出絢麗的光彩。
師:播放視頻《中國建設者》
設疑:哪些人屬于建設者?我們對待勞動者的正確態度是什么? 【設計意圖】:積極發揚實干的精神,主動承擔歷史重任。提高傳承辛勤勞動、發揚實干精神的能力,增強接力奮斗的行動力。
五、發出倡議與重溫
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棵棵栽種,汗滴田間;工人揮錘一下又一下,瓦片磚頭一片又一片,副副肉身筑起鋼筋鐵骨;教師手沾白灰的一筆一劃,夜燈下批改作業一頁一頁;醫生高度集中精神做手術,長時間高強度,累到倒地睡;春秋冬夏,雨雪風霜,不變的是凌晨三四點身著橙衣的清潔工的身影,車塵間撿起煙頭,道路旁修建草木……看看你我身邊平凡的勞動者,我們的美好生活離不開他們的創造與付出,勞動者是最美的人!無論是官員還是職員,是精英還是民工,只有分工的不同,絕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有崗位的差異,絕沒有地位和人格之別,誠實辛勤的勞動者都值得尊重,配得崇高的敬意。
【設計意圖】:崇尚勞動,感受歷史進步、國家發展是勞動者創造的,尊重勞動者。積極
發揚實干的精神,主動承擔歷史重任。
六、談收獲:本節課學到了什么?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學會歸納的能力,培養學生讀懂板書的能力,培養學生主動思考的能力。
七、檢測與鞏固
【設計意圖】:通過檢測,鞏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堂清。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