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所屬欄目:初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初中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第10課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四川省級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部編版初中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第10課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四川省級優課
課題: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
設計類別 新授課
教學對象 初二年級學生 教材類別
部編版《道德與法治》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使學生尊重勞動、尊重勞動者,培養學生擔負歷史責任的使命感,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學習。
能力目標:通過搜集材料、集體討論和代表發言,提高學生歸納概括的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語言表達的能力。
知識目標:使學生正確認識勞動對幸福生活的重要意義,懂得中國夢的實現需要廣大勞動人民以及青少年學生的共同奮斗。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勞動對幸福生活的意義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中國夢的實現需要每個人的艱苦奮斗則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三、學生學情分析
學習習慣:正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中等的學習成績伴隨的是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所以,認真聽講、做筆記是教師在課堂上無需擔心的。
學習興趣:受互聯網的沖擊,零零后的孩子普遍對可視化的內容更感興趣。這要求教師必須將教材內容可視化,以達到引起學習興趣和提升課堂效果的目的。
個性特征:生在春天里、長在陽光下的成長環境造就了零零后孩子普遍個性鮮明、特點突出,這要求教師對教學材必須料精挑細選,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四、教學法
教法:1.講授法:教師引導,學生逐步深入課堂的學習當中,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得出知識要點,落實知識目標。
2. 直觀展示:通過視頻的展示,讓學生感受中國強大的海軍,培養對祖國的自豪感;通過圖片的展示,讓學生深刻感受勞動者在創造偉大成就中付出的辛勤勞動,培養對勞動者的尊敬之情。
學法:1.情景體驗:學生通過視頻的觀看,感受祖國的強大,自然產生對祖國的自豪感,通過對圖片的研究,感受勞動者在成就取得中所付出的艱苦奮斗,增強對勞動者的尊敬之情。
2.合作探究:在教師的引導下,各小組分工協作,討論在學習生活的各個場景中,作為中學生能夠為國家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做點什么。學生通過討論、分享,逐步明確中學生不僅對于國家發展、社會進步有責任,而且能夠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承擔責任,促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參與到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來。
3.情感升華:學生大聲朗讀《少年中國說》片段,少年智則國智......通過朗讀,學生從內心深處自然產生對偉大祖國的自豪感以及作為中國人在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中的責任感,升華情感。
五、教學時間:一課時
六、教學準備:多媒體、塑料樹及卡片
七、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課程導入 直接導入:孩子們,今天,我們要一起學習第十課《建設美好祖國》第二框題《天下興亡 匹夫有
責》
。近代以來,中華民族一直在追逐一個偉大復興的夢。改革開放三十九年過去了,中國夢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正在實現了從富起來到強起來過程中。我們的大夢已初成。
學生領會
通過言辭的引導,在學生心中初步形成對中國夢的概念并回想中國夢的內容,逐步將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和中國夢聯系起來,將中國夢和自己的夢想聯系起來。
大夢初成 視頻播放:2018年4月12日中國海軍在南海舉行的規模宏大的
海上閱兵儀式;
提出問題:祖國在各個領域取得的偉大成就,你知道哪些?
學生思考祖國在各個領域取得的偉大成就并發言分享。
學生通過觀看視頻,感受中國海軍的實力;通過談論祖國在各個領域取得的偉大成就,進一步明確我們的祖國在很多領域都有了巨大的突破,建立起對祖國深厚的情感。
匠人筑夢
圖片展示:國產航母的建造、高速鐵路的鋪設、宜賓港的運轉、雜交水稻的研究、超級計算機的制造、深海探測器的使用。
提出問題:這些偉大的成就,都是由誰創造的?怎么創造的?
學生思考祖國在各個領域取得的成就都是由誰創造的,怎么創造的。然后談論分享身邊的勞動者。
學生通過觀看圖片,明白偉大的成就都是由勞動者創造的,并進一步總結勞動成就今天。初步形成對勞動者的尊敬之情。學生通過談論,進一步深切感受身邊處處都有勞動者的身影,是他們辛勤的勞動,是他們的艱苦奮斗,是他課堂分享:請同學們列舉我們生活中的勞動者,說說他們的工作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便利。
們的兢兢業業,為我們創造了美好幸福的生活,培養對勞動者的尊敬之情,總結得出勞動值得尊敬和學習。
主席談夢 視頻播放:習近平主席關于我國要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促進國家發展、社會進步要由誰創造,
怎么創造的談話。
提出問題: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由誰來實現?怎么實現?
學生練習主席的談話思考偉大復興的
中國夢要由誰來實現,怎么實現。
通過聆聽習近平主席的聲音,并分析誰來實現中國夢,怎么實現。逐步得
出實干才能創造未來。引導學生深刻明白實干對于美好的未來生活的重要意義。
圓夢計劃 觀點呈現:四位網友關于個人在實現中國夢中責任的觀點。
提出問題:中學生在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是否有責任?應該
怎樣承擔責任?
與師共同辨析網絡上不同學生關于個人在實現中國夢的責任的諸多觀點。圓夢樹上的花蕾要豐滿,方能結出豐碩成果,學生討論個人在學習和生活的每一個場景中,自己怎樣承擔建設美好祖國的責任。
學生通過辨析和思考,明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中學生也不列外。通過討論和發言,明確自己應該用怎樣的行動來承擔相應的責任,落實到自己的學習生活的實際行動中去。
課堂小結: 在教室里。在寢室里、在家里,在學習生活的每一個場景當中,作為中學生,我們都可以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國家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添磚加瓦,請各位同學明確自己的責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參與到社會的發展中來。帶領學生宣誓。
領會,并在老師帶領下宣誓:少年興則中國興,少年強則中國強。
激發高高昂情緒,強化“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意識,緊扣課題。
八、作業布置:記錄自己在每天的學習和生活中,都用什么行動來建設美好祖國了。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