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我們的情感世界
所屬欄目:初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道德與法治人教版部編七年級下冊第五課第一框《我們的情感世界》福建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七年級下冊第五課第一框 我們的情感世界-福建省福州第二十五中學
《我們的情感世界》教學設計
課題 我們的情感世界 科目 道德與法治 教學對象 七年級學生 課時 1課時 授課教師 李雅瓊 一、教材內容分析
本節課內容屬七年級下學期道德與法治第二單元第二課內容,需1課時完成。情感生活
是初中生青春成長的重要領域,教材基于前一課對情緒的學習,通過對情緒和情感的比較,關注學生已有的情感經驗的基礎和不斷產生的情感需要的基礎上,進一步激發學生對情感生活的自我覺察,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方向性引領與學生基于自身情感發展需求的自我教育相結合,引領學生通過現實生活的諸種關系獲得安全感、歸屬感、信任感、責任感等基礎性情感,進而豐富生命體驗,獲得道德成長。
二、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關注自己的情感,形成通過情感積累逐步涵養情懷、陶冶情操的意識; 感受生活中的美好情感,養成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二)能力目標
提高對自身情感狀態的覺察能力和敏感性; (三)知識目標
知道情緒與情感的聯系與區別,從而形成對情感的基本認知;
通過現實生活的諸種關系獲得安全感、歸屬感、信任感、責任感等基礎性情感體驗; 了解情感對個人成長的價值;
三、學情分析
從身心發展特點來看,該時期學生的情感與思維從兒童期的自我中心解脫出來,同時又具有自我確認的強烈需求;從學生的社會性發展需要看,學生有情感層面的需求,及時引導學生學會識別、描述情感,學會適當表達情感,有助于移情傾向和能力的提升,將青春的創造力與自身的情感經驗、對生活的美好愿望相融合,積極影響身邊環境,傳遞情感正能量。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本著課堂上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以學習團隊為組織單位,由學習團長組織成員對照導學案開展有效的合作。在教師的引導下,各團員圍繞課堂活動的問題性、層次性、互動性、創生性展開深入探究,使課堂教學充滿生命性,針對兩難問題展開討論,激活學生思維。
五、教學環境及資源準備
在教學過程中,將視頻、音頻與教學白板相結合,增強直觀性、感染性;充分利用網絡信息資源,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與實效性。 六、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情感與情緒的關系;情感的作用 (二)教學難點 情感的作用 七、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及資源
準備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第一步:獨學 命題作文:“我的一天” 讓學生回憶并簡述怎樣度過清明小長假的最后一天。 鏡頭轉換:敘利亞的一天
(材料展示:4.4敘利亞化學武器事件、美空襲事件)
指導學生圍繞導學案進行課前預習
學生聯系生活進行闡述,結合敘利亞的一天,引發情感的初步思考。 調動生活感官;創設趣味情境,將我們的“日常”與敘利亞的“反常”形成對比,揭示本節課題,帶領學生走近“情感世界”。
二、正式授課
問題引入、情感
推動
第二步:對學、群學
聚焦問題
分享:鏡頭前的少年
一幅來自敘利亞難民營的圖片瘋傳網絡:圖中的女孩把長焦鏡頭誤認成槍口,舉手投降。 思考:
1.鏡頭前的女童表現出一種怎樣的情緒?
2.面對鏡頭,她們滿是驚恐的舉起了雙手,這難道只是簡單的巧合嗎?
3.從她們的神情與舉動中,我們能體會到怎樣的情感?
團隊初探:
(材料:敘利亞戰爭進入了第七個年頭,有12萬人已經逃離,留下來的難民中有65%已經流離失所。因此,這場戰爭對敘利亞的巴勒斯坦難民而言意味著另一代人在遭受顛沛流離、喪失和極端缺乏安全感帶來的創傷。)
結合圖片與補充材料進行團隊探究:
1.你認為情緒和情感有什么聯系與區別?
深入探究:
(圖片材料:鏡頭前的中國少年與敘利亞少年)
1.是什么原因導致敘利亞少年在鏡頭前驚恐地舉起了雙手? 2.你認為他們缺失了哪些基本的
通過情境創設,引發對情感的初步討論,明確情緒和情感的聯系與區別。
兩難思考
價值選擇 情感體驗?
理論延展: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教師總結:情感是復雜的,安全感、信任感是人的基礎性情感。事實上,如果沒有實現安全需求,就會被負面情感所包圍。更談不上道德感,親情,愛情等正面情感體驗。
兩難抉擇:
話題討論:“安全感”真的是自己給的嗎?
(視頻展示:哈佛女孩許吉如演講《國強則少年強》)
教師總結:我們參與社會事務離不開責任感、勝任感。世界的美好是因為有人承擔了責任,做出了奉獻,我們理當感恩。
(材料展示:干凈的街道、有序的交通、邊境的安定)
教師總結:今天,我們安全感來自他人的奉獻。
青春的選擇:
展示生活中的三個常見的情景: 討論:
在遇到以下情況時,你會用怎樣的方式表達你的情感需要? 圖文展示:
情景一:教室走道上的一張廢紙片;
情景二:被損壞、私自上鎖的共享單車;
情景三:2017年世界杯亞洲區預選賽,中國1比O戰勝韓國
教師總結:情感反映著我們對人和對事的態度、觀念,影響著我們的判斷和選擇,驅使我們做出行動。
明確情感的復雜性和情感的分類(基礎性情感:安全感、信任感)
突出情感的作用之一:在社會生活中,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我們需要最基本的安全感、信任感;我們都渴望得到愛與關懷
利用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現象,引發學生內心的思考與共鳴
突出情感的作用之二:情感反映著我們對人和對事的態度、觀念,影響著我們的判
思考感悟 動人“情”音:
(一)那些年,我們喜愛的周杰倫
教師引導:那些年,你都喜歡周杰倫的哪些歌曲? (材料展示:
《稻香》:還記得你說家是唯一的城堡,隨著稻香河流繼續奔跑。微微笑,小時候的夢我知道。 《聽媽媽的話》聽媽媽的話別讓她受傷,想快快長大,才能保護她。
《爺爺泡的茶》爺爺泡的茶, 有一種味道叫做家
《蝸牛》小小的天,有大大的夢想,重重的殼裹著輕輕的仰望。
《外婆》今天是外婆生日我換上復古西裝,車里放著她的最愛找回屬于是她的年代)
教師啟發:細細品味歌詞,你能從中體會到怎樣的情感?
教師總結:情感與我們的想象力、創造力相關。豐富、深刻的情感有助于我們更全面地觀察事物,探索未知。
情感升華:杰倫的歌曲中散發著他與家人之間濃濃的愛與情感,這也許就是我們喜歡了周杰倫這么多年原因之一吧。
(二)聽媽媽的話
過渡:接下來,我們繼續在杰倫的歌曲中探索情感天地。
(材料展示:《聽媽媽的話》 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問號 為什么別人在那看漫畫 我卻在學畫畫 對著鋼琴說話 別人在玩游戲 斷和選擇,驅使我們做出行動。
通過喚醒學生最喜愛的旋律,突出情感的作用之三:情感與我們的想象力、創造力相關。豐富、深刻的情感有助于我們更全面地觀察事物,探索未知。
情感升華 我卻靠在墻壁背我的 ABC 我說我要一臺大大的飛機 但卻得到一臺舊舊錄音機 為什么要聽媽媽的話
長大后你就會開始懂了這段話長大后我開始明白 為什么我跑得比別人快 飛得比別人高
將來大家看的都是我畫的漫畫 大家唱的都是我寫的歌 媽媽的辛苦不讓你看見 溫暖的食譜在她心里面 有空就得多握握她的手 把手牽著一起夢游 聽媽媽的話別讓她受傷 想快快長大才能保護她)
探究與分享:
1.結合歌詞和自己的生活體驗,“我”對媽媽的情感是一成不變的嗎?
2.對照P45頁的探究與分享,歌詞中情感的變化和書中的哪些階段相對應?
教師解析:對媽媽的情感變化(依賴感不理解媽媽的愛與苦心體味母愛的甜蜜
心疼母親,學會感恩真正領會母愛的偉大)
情感升華:有一天,我也成了你。 母親原來也是個嬌小的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女兒,在家靠父母。但因為對自己子女的愛,她選擇了奉獻,選擇了堅強。
教師總結:情感伴隨著我們的生活經歷不斷積累、發展,這正是我們生命成長的體現。在生活經驗的不斷擴展中,我們的情感才可能更加寬廣、博大。
突出情感的作用之四:情感伴隨著我們的生活經歷不斷積累、發展,這正是我們生命成長的體現。在生活經驗的不斷擴展中,我們的情感才可能更加寬廣、博大。
三、課后拓展
拓展空間
通過反思自己的情感世界,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與大家分享自己的美好情感。
七、板書設計
八、教學反思
學生對情感的了解較為貧乏,為增加學生的理解,靈活運用情景設置的方式,帶領學生共同討論探究,使學生對情感有初步的理解。在本課第二課時的教學中,應當多從日常案例中尋找情感鋪墊,引發學生情感上的共鳴。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