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我對誰負責,誰對我負責
所屬欄目:初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第六課第一框《我對誰負責,誰對我負責》甘肅省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第六課第一框《我對誰負責,誰對我負責》甘肅省優課
人新人教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六課
第一框《誰對我負責 我對誰負責》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理解責任的含義,明確責任的來源;懂得人因不同的社會身份而負有不同的責任;明確自己應該對自己負責。
2.能夠分清某一責任的來源;分清不同身份、角色應該承擔的責任,并主動去承擔相應的責任;認識到對自己負責的重要性,能夠主動對自己負責,也能夠對他人負責。
3.引導學生明確認識責任;激發學生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對國家的責任感;培養學生對他人的付出心存感恩的意識。
教學重點:1.責任的含義及來源 2.角色與責任的關系
教學難點:明確每個人應承擔的社會責任,做到對自己、對他人負責。 教學過程: 一、歌曲導入
多媒體播放歌曲《小小的我》并展示歌詞,學生認真聽歌 ,小組交流談聽歌后的感受。(由學生舉手在全班展示自己聽歌后的感受)
教師點撥并引出課題:我雖然小,也許人們不知道我姓什么、叫什么,但作為一顆小草,就要為大地增添綠色,作為一滴水,就要匯入激流形成江河。那么作為青少年,我們都扮演著那些角色,又要承擔哪些責任呢?(引出課題:誰對我負責 我對誰負責)
二、師生互動 探究新知 (一)我的角色 我的責任
2
活動一:他們有責任嗎?
1.多媒體展示P64—65探究與分享:
一個15歲的少年,在樓前空地上踢足球,把一家商店的玻璃撞碎了,店主說,這塊玻璃是特制的,你得賠。孩子沒有辦法,回家找爸爸。爸爸問:玻璃是你弄碎的嗎?”孩子說:“是。”爸爸說:“那么咱們應當賠償,現在你還小,這次錢我來付。等你長大了,再發生類似的事情......”
2. 由一名學生讀故事,全班聆聽并交流思考:(1)這個少年應該賠錢給店主嗎? (2)爸爸應該為孩子支付賠款嗎?(3)請續寫爸爸最后的話,并說明理由。 (學生小組交流后舉手展示,可放開談自己的看法)
3.教師點撥:少年做錯了事,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這是他應該做的,即他應負的責任。 父親為為未成年孩子支付賠款也是父親應該承擔責任,這是我國婚姻法明確規定的,所以是父親應該做的。同時,父親要讓孩子明確自己應該對自己的的行為負責,并努力做到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小組討論交流:通過對上面故事的分析,你能歸納出責任的含義嗎? 歸納總結責任的含義:責任是一個人分內應該做的事情。
活動二:回顧生活,明確責任來源
1.學生在此回顧15歲少年的例子,想一想:爸爸和孩子為什么要承擔賠償責任呢?(這是道德的要求,爸爸的責任也是法律的規定)
2.教師列舉身邊例子,師:我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這個角色或者身份,我的責任是教書育人,這個責任來源于我國教師法的相關規定,也因為教師這個職業,更有作為人民教師的良心(道德)。你們作為學生,也應該去主動幫助同學,比如你承諾周六給同學補課,就應該兌現承諾,這也是你的責任。
3.小組合作交流:責任都有哪些來源?(鼓勵學生積極展示)
3
4.歸納責任的來源:責任來自對他人的承諾、職業要求、道德規范、法律規定等。 補充講解:學生的責任還來源于公民身份;領導的責任還來源于上級的任命;值日生的責任還來源于分配的任務等。
活動三:眾志成城 抗震救災
1.多媒體展示抗震救災現場相關圖片資料,要求學生觀察圖片,想一想:都有哪些人承擔了責任?他們分別承擔了什么責任?這些責任來源于什么?
(學生舉手互相補充回答) 2.歸納小結,課件展示:
參與者 承擔的責任 責任的來源
消防隊員 滅火 道德原則 職業要求 法律規定 部隊戰士 尋找被困在廢墟中的人 道德原則 職業要求 法律規定 醫生 救治受傷者 道德原則 職業要求 法律規定 民政部門工作人員 運來救援物資,組織募捐 道德原則 法律規定 活動四:什么角色 什么責任
1.教師提出問題:請以上例中的醫生為例,說說他們除了醫生這個職業角色外,他們還扮演著什么角色?分別有承擔什么責任?(學生舉手,踴躍發言)
教師點撥:他(她)還是社會成員、國家公民,可能還是父親、母親、兒子、女兒、乘客、顧客……,相應他(她)還要承擔遵守公共秩序、保護環境、熱愛祖國、奉獻祖國的責任,還可能要承擔撫養教育子女、贍養扶助父母、幫助朋友等責任。 2.請同學們每人找一張小卡片,寫出自己目前扮演的角色,同時寫出對應的責任,并在小組內交流,在全班展示。
(寫出后小組內成員互相交換并交流,選代表在全班展示。)歸納小結: 環境及場所 角色 責任
家庭 子女 孝敬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
學校 學生 認真學習,遵規守紀。 社會 社會成員 遵守公共秩序,保護社會環境。 國家 中華兒女 “位卑未敢忘憂國”,心系祖國。
……
……
……
3.提出問題:請同學們根據剛才的分析,就角色與責任的關系談啟示。 (小組展開熱烈討論,總結結組內討論結果,選代表向全班展示。) 歸納小結: 認清角色與責任:
(1)在社會生活的舞臺上,每個人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
(2)隨著時代發展和所處環境的變化,我們會不斷變換自己的角色,調節角色行為。 (3)每一種角色都意味著承擔相應的責任。
(4)只有人人都認識到自己的角色,承擔相應的責任,才能構建和諧美好的社會 。
(二)責任你我他 活動五:聽故事 明責任
1.多媒體展示東漢少年陳蕃的故事:
東漢有個少年陳蕃,獨居一室,屋內齷齪不堪,當他父親的老朋友薛勤勸告他時,他慨然道:“大丈夫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薛勤反駁道:“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學生自由閱讀,思考:你是如何理解“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這句話的? (學生舉手談自己的理解)
5
2.小結歸納:
作為社會的一員,我們每個人首先要對自己負責。
對自己負責的表現:小到按時完成作業、為自己的一次約定守時,大到終生信守承諾,認真做事,都是對自己負責的表現。
對自己負責的意義:只有對自己負責的人,才有資格、有能力、有信心承擔起時代和國家所賦予的使命。
活動六:學會感恩 勇擔責任
1.多媒體展示幾幅圖片:①戰士守邊防 ②農民種糧食 ③工人紡織做衣服 ④清潔工打掃街道衛生 ⑤醫生治病救人
提出問題:他們的工作跟我們大家有關系嗎?在你的身邊,還有那些人在為你承擔著責任?我們大家應該怎么做呢?(學生暢所欲言)
2.教師點撥:他認為我負責,我為他人負責。
(1)學會感恩,主動關心、幫助和服務他人,在辛苦付出中體驗對他人負責的快樂和幸福。
(2)只有人人具有責任心,自覺履行應盡的責任,我們才能共享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三、課堂小結
看兩個簡單的數學算式: 0.9×0.9 ×0.9 ×0.9 ×……≈0 1×1×1×1×……×0=0 想一想:這幾個算數式告訴我們什么?
小結:我們不僅要主動承擔責任,而且要盡職盡責,以百分之百的努力承擔好自己的責任;不僅要做到對自己負責,更要做到對他人、對社會、對國家負責。
四、課外作業:
搜集“最美教師”、“最美環衛工人”“最美孝心少年”相關資料。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