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公民基本權利
所屬欄目:初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道德與法治八下第二單元第三課第一框公民基本權利-安徽省 - 合肥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部編道德與法治八下第二單元第三課第一框公民基本權利-安徽省 - 合肥
5.2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教學設計表
課題 公民基本權利 學科(版本)
道德與法治 人教版
章節 第三課第一框題
學時
第一學時
年級
八年級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公民權利的重要性,懂得珍惜、享受、捍衛自身權利。增強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的自覺性,增強“做國家未來主人翁”的愿望和信心。
知識與能力:理解公民的權利和義務的含義,了解我國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公民基本權利和基本義務,知道自己大致享有哪些權利和必須履行哪些義務。能夠以具體的行動維護權利、擔負責任、履行義務。
解決教學重點難點的措施
重點:公民依法維護權利,自覺履行義務。 難點:培養學生的權利意識和義務意識。
學習者分析
八年級的學生對權利和義務的提法有一定的熟悉度,而且也能偶爾使用這些詞匯,但這并不表明學生已經掌握了這方面的知識,也不表明學生樹立了權利和義務意識。
教學方法 合作探究法、讀書指導法、課堂討論法
教學準備 教師制作課件 學生分組、確定本節課任務,制作好PPT,確定好發言學生和發言稿。 教學思路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地鐵經歷引入課題 教師講述自己坐地鐵兩次不同的經歷,突出指出老師帶著煙花爆竹安檢人員不允許上車。 設問:
1.為什么一開始可以順利乘車?回程時卻不允許上車?
2.這說明了什么?
師:在我國,公民享有廣泛的權利,同時也要遵守規則,履行相應的義務。一起走進今天的新課——5.2 公民的權利和義務 第一課時 公民的基本權利與義務
學生聽、思考、討論、回答。 利用地鐵開通這件大事兒引起學生的興趣,講述自己坐地鐵的經歷引出權利與義務的課題。
第一篇:自主閱讀探新知
請同學們帶著大屏幕上的三個問題閱讀課本第一部分第一段內容。 設問:
1.什么是公民的權利和義務? 2.什么是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
3.兩者有何區別?
學生通過閱讀課本知識找出答案并積極回答問題。 通過閱讀課本,使學生明白公民權利和義務、基本權利和義務的定義,對兩者的區別有較
準確的認識。同時,鍛煉了學生自學和讀書能力。
第二篇:小組合作說權利
教師展示圖片 設問:
這些圖片說明了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權利呢?
教師展示公民五類基本權利 并邀請各組代表對五類權利進行講解。
學生通過自主閱讀課本思考討論老師布置的問題,得出結論并回答。
學生講解公民的五類基本權利,并將自己事先完成的PPT派小組代表進行講解。
展示學生們生活中的經歷圖片,并通過學生們預習的內容判斷出體現了什么基本權利,幫助學生掌握權利的相關知識,實現感性認識。
學生提前分配好小組,在老師的指導下收集有關基本權利方面的材料并制作成PPT,鍛煉了學生收集和整理資料的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
第三篇:積極跟帖談義務 校園論壇: 樓主:合肥市正在積極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作為一名中學生也想做點貢獻,請大家都來為創建文明城市出謀劃策!
設問:同學們跟帖的內容體現了哪些公民的基本義務呢?
教師展示公民三類基本義務 并邀請各組代表對三類基本義務進行講解。
學生思考、討論, 派代表上臺在白板上跟帖。
學生思考、討論、回答。
學生說出公民完整的三類基本義務,并將自己事先完成的PPT派小組代表進行講解。
結合創建文明城市的大形勢,利用跟帖的形式,讓學生開動腦筋積極跟帖,并通過學生們預習的內容判斷出體現了什么基本義務,幫助學生掌握義務的相關知識。
學生提前分配好小組,在老師的指導下收集有關基本義務方面的材料并制作成PPT,鍛煉了學生收集和整理資料的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
第四篇: 感悟升華我踐行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談談你將如何做一個合格公民,共創美麗中國。
學生思考、討論、回答,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打算。
理論聯系實際,在了解公民的權利與義務后,從合格公民的角度去思考自己該如何踐行,落實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課后探究
和爸爸媽媽聊聊家庭權利和家庭義務
向學生下達討論的要求和話題,要求學生做好記錄并要家長下評語。(教師提前和家長溝通,對單親家庭、留守兒童和孤兒妥善處理,保護好這些學生的自尊心。)
1.爸爸在家庭中的權利與義務。 2.媽媽 3.子女
4.這些權利當前享受得怎么樣,義務履行得怎么樣,有改進的必要嗎?
學生課后回家開展討論。完成后做好記錄。 加強學生在家庭生活中的法律意識,增強學生的家庭責任感,增進學生與父母的感情交流,充分開發和利用家庭教育的資源。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