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感受生命的意義
所屬欄目:初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道德與法治部編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感受生命的意義》重慶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初中道德與法治部編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感受生命的意義-重慶市楊家坪中學
《感受生命的意義》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感受生命的意義》是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十課的第一框,也是全書的倒數第二個框題。本課主要解決一個問題:怎樣的一生是值得的,并且由此落實到學生身上,要求學生自己感受到自己具體而獨特的生命意義,并且為未來的生命做出新的規劃。本框是對第四單元前兩課《探問生命》和《珍視生命》的更深入探討,也為后一框《活出生命的精彩》做鋪墊,因此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
二、學情分析
初一的孩子幾乎不會去思考生命的意義,衣食無憂的環境讓他們缺少生命的思考,而中國式家庭長輩絕對權威的模式也讓他們沒有時間去思考。而了解生命的意義是一個人能夠在世界上活出精彩的前提,因此這個話題的出現不僅對孩子們現在而且對孩子們的將來都非常有意義。
三、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感受生命意義的豐富和美好,體會生命的價值。 (2)愿意去探索和創造自己生命的意義。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對生命意義的追問活動掌握分析生命意義的方式,在生活在不斷增加生命的意義。
3.知識目標
(1)理解判斷生命是否有價值的判斷標準。
(2)懂得生命是獨特的,生命的意義是具體的,明晰自己生命的意義。
教學重難點:尋找生命的意義
四、教學方法
合作探究法、案例分析法 五、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新課導入
播放新生兒啼哭的聲音,問學生聽
到了什么,這意味什么。
仔細思考,回答問
題
以最直觀的形式展現生命的存
在,激發學生學習
的興趣,引出今天的主題生命
探究新知
一、初探生命的意義
教師提問:(1)人為什么活著? 用黑筆將學生答案記錄在黑板最左側。
認真思考,回答問題,積極分享。
讓學生先說出自己的思考,學生通常會說到自己身邊的意義,而且內容都比較大和空泛,把他們的回答一一寫在黑板上,為后面的追問做鋪墊。
二、追問生命意義
將學生分為四個組,分組完成任務,讓學生高手到生命的意義,用藍色的筆記錄下學生對生命意義的變化。 任務一:用詩歌朗誦的方式感受生命的意義;
任務二:找一首與生命的意義有關的歌曲,小組成員齊唱歌曲并且闡釋歌曲中所表達的生命的意義;
任務三:觀看視頻,從視頻中感受到生命的意義,并且向全班解說視頻; 任務四:講述自己生命中最感動的一件事,借助照片或者漫畫
學生分組合作,完
成自己抽到的任務,并且向全班展示小組任務成果,在活動中概括出對于生命的意義的認識。
以分組合作的方式,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生命的意義,拓寬學生對于生命意義的認識。從看別人的故事——講自己的故事——再看別人的故事,學生對于生命的認識在層層推進,讓學生感受到活出自己的精彩這樣的一生是值得
情感升華:觀看一組各類軍人的微視頻,再一次概括出生命的意義。
三、生命的重塑與分享
回到現實生活中,拋開以前的生活,讓學生寫下怎樣讓接下來的人生更加精彩。
學生先獨立思考,寫出自己對于未來生活的一點規劃。
的,而在實現自己的同時能夠幫助他人,給社會帶來正能量這樣的生命是更加有意義的。
讓學生將本堂課生成的東西與自己的現實生活相結合,創造自己的生命意義,活出精彩,成為更好的自己。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